儿童中学科学区观察记录:有趣的沙漏
有一次,我从一家精品店买了一个彩色沙漏,带到幼儿园给孩子们看。没想到这些小可爱们都很喜欢。看着彩色的沙子慢慢地漏进另一根管子里很有趣。一个孩子说,老师,我们自己可以吗?“这句话惊醒了我,为什么不满足这些小人物呢?让他们自己做,自己探索?为此,在科学区放了一个矿泉水瓶,供他们自己制作,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目标
1,激发孩子的探索欲望,培养孩子的比较、观察、判断能力。
2.通过观察对比,探索沙漏速度与漏点大小、出砂量、出砂厚度的关系。
3.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
要准备的活动
不同尺寸的饮料瓶、胶带、粗砂、细砂等。,记录表。
活动过程
首先,让孩子们观察沙漏并猜一猜。
“这是两个瓶子粘在一起,里面有沙子。请猜猜如果我把瓶子倒过来会发生什么。”
"沙子会从一个瓶子流到另一个瓶子."
“你桌上有这样的瓶子。请尝试它们,玩得开心。”
二、儿童操作
“沙子是从哪里漏出来的?你为什么这么想?”
"我斜着看,发现上面有一个洞。"
老师总结:原来沙子是从洞里流下来的。这是沙漏。(老师打开瓶子让孩子观察瓶盖上是否真的有洞,引起孩子的探究兴趣。)
第三,孩子们做沙漏
“你有没有办法让一个沙漏比原来的流得更快?请写下设计方法。孩子在记录纸上记录。”
“请介绍一下自己的方法,听听别人方法的可行性。"
(老师展示孩子的记录)
“老师给你提供了沙子、勺子、空瓶子和有洞的瓶盖。请做实验,实验结束后别忘了记录结果。”
孩子选择材料做实验,老师观察孩子的实验,比如孩子是否按照自己的设计做实验,做出来的沙漏是否和原来的比较。然后问孩子为什么采用这种方法,对比两种方法后有什么想法。
第四,交流实验结果
“你是怎么做到的?告诉大家你的实验结果。那为什么沙少了就快了?”
“为什么洞大了,洞多了沙子流得快?”
活动扩展:
把材料放入科学区,探索:有没有办法做出一个原创的沙漏,慢慢漏?(引发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