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法师与大师有区别没,是怎样的区别

二者用来称呼的人群类型范围不同,职责也不同。

一,法师只能是用来称呼出家僧人,而大师是用来称呼佛法精深的人群,可以是出家僧人,但也可以是未出家的名人大家。

二,法师要通达佛法,需为人讲说。而大师通晓佛教教义且有盛德,却不一定要去讲说,可以隐世潜心修行。

扩展资料:

佛教称谓:

三藏法师:指精通经律论三藏,能为人讲说的僧人。如唐代玄奘法师就是一位三藏法师。

经师:指善于诵读经文或精通经藏的僧人。

律师:对善于记诵或讲解律藏的僧人的敬称。

论师:指精通论藏、善于讲解经义的僧人。

禅师:指通达禅理、善修禅定的僧人。

上师:为藏语“仁波切”的汉译,一般指具有一定学位、能为人传法灌顶的阿奢黎。又称金刚上师。藏传佛教特别重视师承,要求学法者除皈依三宝外,还须皈依学法之师,并将其尊之为上师。

活佛:蒙藏佛教对修行有成就、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而转世的人称为“朱古”(藏语)或“呼毕勒罕”(蒙语),意思是“转世者”或“化身”,而汉族人习惯将他们称为“活佛”。

长老:指年龄长而法腊高、智德俱优之大比丘。又称上座、上首、首座、耆年、耆宿、耆旧等。禅寺常用以指“住持”。

上人:指内有智德、外有胜行的僧人,以喻其出类拔萃,在人之上,故有此称。后泛用作对德行兼备之僧的尊称,亦用于对一般僧人的敬称。

大德:梵语婆坛陀,指有大德行的僧人,后泛指高僧。近代以来,使用范围扩大,凡对有德行之人,不论其出家在家,都以“大德”一词来尊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