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一数”大班数学教案
数一数数学教案1活动的设计背景。
这个学期,大班的孩子已经开始学习10以内的数的除法和加法。针对幼儿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情况,我把数学内容的学习融入到故事、图片、游戏等活动中,希望幼儿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完成教学目标。
活动目标
1,熟练计算10以内的加减公式,加深对加减关系的理解。
2、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幼儿能够正确、快速地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提高计算能力。
3.逐步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能力、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4.培养孩子的观察、判断和动手操作能力。
5.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自主学习10的加减法。
教学难点:就是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要准备的活动
1,一张背景图
2,小鸭子,小鱼,苹果,花等卡片。
活动过程
第一,进口
1,游戏:老师带领孩子玩手指游戏,引入话题。
老师:刚才,我们换了很多小动物。今天,所有的小动物都来到森林里玩耍。看,哪些小动物来了…
2.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背景图片。
第二,老师展示背景图片
1.引导孩子看图答题。
五只小鸭子先在池塘里游泳,然后两只小鸭子来了。现在,池塘里有多少只小鸭子?
2.启发孩子说出是用什么方法计算出来的?
3.让孩子们口头说出公式。
4.老师出示公式卡,全班齐声朗读公式。
5.问题:如果先有两只小鸭子在池塘里游泳,然后有五只小鸭子游进来,公式应该怎么说?
6.让孩子说出相关的公式。
第三,教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老师:池塘里的七只小鸭子有两只玩累了,就先回家了。池塘里现在有多少只小鸭子?
2.指定小朋友回答,说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3.让孩子们口头说出公式。
4.老师出示公式卡,全班齐声朗读公式。
四、同理,请幼儿看图,说出相关公式。
老师:天上有六只鸟,又来了两只。有多少?
让孩子讨论并回答。
老师:树上有10个苹果。其中两个被鸟抓住了。还剩多少?
让一些孩子用同样的方法说出公式。
动词 (verb的缩写)活动结束:
游戏邮差
通过“寄信”让幼儿大声说出信封上的数学公式,让幼儿在快乐的游戏中巩固1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反思
应用题教学一直是我们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孩子做应用题主要是看图。但要注意孩子对数学信息的发现和组织。如果能在这些看似图片的习题中加入数学语言,组织解题,会增加趣味性,为进一步的应用学习打下基础。
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觉得应用题的教学应该融入到每一节课中,降低解题难度,让孩子接受解题方法,比只教应用题要好得多。
“数一数”大班数学教案2活动目标:
学习分组计数的各种方法
让孩子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让孩子学习简单的数学问题。
活动准备:
教具:课件、车卡、停车卡。
学习工具:每人一张停车卡,12车卡。
活动流程:
第一,手指游戏,激发孩子的兴趣。
第二,讲故事,引出群号的方法。
猴子在森林里开了一个停车场,每天他的三个员工轮流清点汽车。第一天小猪用了30分钟一辆一辆数12辆,第二天小狗用了15分钟数12辆。猴子老板想知道他是怎么数的。
三、学习两个数的方法。
1,回想一下小狗的计数方法,为什么比猪快?用小狗的方式让孩子数数自己的车。
2.让一个孩子用两个‘二数’的方法演示,大家就学会了他的计数方法。
3.让孩子再试试两个数的方法,发现比一个一个数快。
第四,学习五个数的方法。
1,继续讲故事,引出五个数。
第二天,五只小狗和12辆车,一共花了1分钟。猴老板更惊讶了。他是怎么数的?
2.请孩子尝试操作。分享一下如何分辨五个数字?
五、分享其他群体的方法
让孩子们思考其他的组数方法:比如三个数三,四个数四,十个数十...
六、各种群号共享的方法
1.让孩子们帮助猴子老板数各种组号的硬币,并用圆圈画出自己不同的组号。
2.说说自己的组号方法。
活动反映:
这个活动的目标是“学习多种分组计数的方法”,目标是学习分组数的方法。组号的方法有很多。我截取两个2数和五个5数作为切入点,帮助孩子理解组数的方法,从而扩展到其他组数方法。为孩子创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孩子在不断的动手操作和讨论中自己掌握知识,初步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先让孩子听故事猜动物数的快速方法,引导孩子学习2个数的两种方法,然后比较找出5个数的5种方法,最后扩展到其他组数方法,学会举一反三。在数硬币的最后一部分测试孩子学习的效果,循序渐进的练习,巩固组数法的学习。
在指导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我尽量打破以前孩子数学学习以看和听为主,大部分操作都是验证老师教的知识;让孩子面对真理,接触真理,探索问题,解决问题,通过手和脑真正接触数学知识。在孩子探索和尝试的过程中,我们试图通过真实的问题情景,让孩子更需要运用数学解决问题,自己去实践、发现、学习数学。孩子们在活动中的积极性很高,在非常生活化的情境中反复体验了群号的乐趣和意义。让孩子反复摸索运算,发现组数规律,掌握组数方法并运用到实际运算中。老师总是作为指导者帮助孩子提高。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对孩子的关注还是不够全面,有些孩子的发展被忽视,需要我关注和改进。有的孩子偶尔出现走神,或者老师引导不到位,值得反复推敲。
“数一数”大班数学教案3活动目标:
1,感知玉米的排列,学会用适当的方法标记,正确数出玉米的行数。大班数学:计数。
2.探索玉米行数为偶数的规律。
3.激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孩子积极关注身边事物的情感态度。
活动准备:
1,一串糖葫芦,一个完整的玉米,几块玉米(三倍的孩子,三分之一的行数一样;另外三分之二的玉米分别贴上红绿点或安全图钉)和托盘。
2、每组安全图钉、圆点标记、小塑料片。
3、佛珠各一串,勾线笔、记录纸各一张。
4、统计表,若干红绿点。
5.一台物理投影仪。
活动流程:
先观察糖葫芦和玉米排列的主要特点。
二、学会用适当的方法做标记,正确数玉米的行数,幼儿教案《大班数学:数数》。
1,引导孩子猜玉米的行数。
2.引导孩子试着数玉米的行数。
3.引导幼儿交流讨论数玉米行的方法。
4.展示珠子,引导孩子发现标记的作用。
第三,数数,找出玉米行数的规律。
1,孩子可以自由数红点玉米和绿点玉米并记录下来。
2.集体交流,数玉米的行数,找出其规律。
活动扩展:
“通过大表,我们发现创意都在偶数以下。今天大家数的玉米行数,其实是双排。不知道人生会不会出现单行玉米?下次妈妈买玉米的时候,你要数一数,看看有没有单一系列的玉米。如果有,一定要告诉老师和孩子。”
“数一数”大班数学教案四的编写
建造了6栋房子(简单:3栋一模一样的房子;困难:3个不同的房子)
孩子每人三张统计表(分别代表房子1,2,3),笔,大黑板架,磁铁。
目标
正确计数15重叠块和累加计数策略。
试着记录计数的结果。
过程
首先,计算并了解计算重叠的不同方法。
1.桌子上有什么?(3栋一模一样的房子。)
2.数一数每栋房子里有多少块积木。尝试几种不同的计数方法。(孩子自由探索,老师巡回指导。)
3.总结:重叠块的原始编号有不同的摆放方式:一个块号,一个层号,一个列号,一个行号。
第二,尝试记录和体验不同的计算重叠的方法。
1.小房子变成了三个不同的房子。请用记录表来统计每栋房子用了多少块。
2.(出示记录表格)问题:记录表格上的数字和文字是什么意思?(1号、2号、3号房用不同颜色的纸记录,表中数字表示记录步骤。“量”是指每次积木的数量,“总”是指这个房子用了多少积木。)
3.让孩子试着用不同的方法数三栋房子(65438号+0号,2号,3号)用了多少块。教师注意重叠物体的不同计数方法(按块号、按楼层号、按列号、按行号等。).
4.尝试用记录表记录操作结果。
第三,交换验证,积累重叠对象的不同方法
1.问题:房子X用了多少积木?你是怎么算的?(鼓励孩子分享不同的计数方法,并引导他们找出错误的原因,一起讨论改正。)
2.总结:在统计重叠积木时,可以按照层数或列数来统计,也可以先统计可见的,再统计隐藏的。仔细数一下,就能知道每栋房子用了多少积木。
四。推广活动
当角落活跃时,孩子们可以试着数一数重叠和覆盖更多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