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捉迷藏只藏头不藏脚?背后有什么“秘密”?

幼仔是一个神奇的物种,有时候能让你疯狂,有时候又能让你抓狂。比如那些玩捉迷藏的神奇操作,只把头和脚藏起来,让父母可爱的心都在颤抖!

为了配合宝宝的捉迷藏,多少家长被逼成了“玩主”!

“我应该配合你的表演。

尽你最大的努力去表演。"

捉迷藏一直是孩子们喜欢的游戏。游戏一开始,孩子们就会躲到窗帘后面,然后急切地喊着“妈妈,到我这里来!”"

而父母,却是戏精,着急地喊:“喂,什么人?”宝宝去哪了?妈妈找不到宝宝了!"

这时候宝宝会骄傲地拉开窗帘,“我在这里!”"

哇,宝宝很会藏!

(来源:网络)

其实藏头是一种尊重的游戏。有的宝宝更“敷衍”,只是捂着眼睛喊“妈妈,来我这里!”

不明所以的家长可能会觉得这个孩子“傻”?

其实孩子的这种行为和他们的心理发展认知有关!

为什么宝宝总是藏着头而不是脚?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一个术语——对象持久性。物体永恒性的概念最早是由教育家皮亚杰提出的,意思是物体作为独立的实体存在,即使个体无法感知物体的存在,但物体依然存在。

)

简单来说,不管你看不看,Ta都在。

但是,小婴儿的心理发育水平是有限的。他们觉得只有看得见的才存在,看不见的都没了。

这也是为什么几个月大的宝宝在玩捉迷藏的时候看到父母捂脸会哭的原因,因为他们以为父母不见了。

但是,只要家长多玩几次,孩子就会被这个小游戏迷住。通常是大人用手捂住脸,然后突然移开盖子,在宝宝面前出现夸张的动作或声音,可以让宝宝咯咯地笑。

在纪录片《北鼻的奇幻世界》中,心理学家设置了五种亲子互动游戏,发现宝宝最喜欢的游戏是捉迷藏,超过70%的宝宝会被游戏逗乐!

之所以让孩子笑,是因为在一次次捉迷藏的游戏中,他们开始明白“消失”的父母会带着笑脸回来。当他们的预测与事情的发展相吻合时,宝宝会感到高兴。“看,我就知道你在这里!”

捉迷藏和捉迷藏其实是一类游戏,都是藏和找。这种游戏其实就是孩子对“物体永久性”的认识过程。

虽然宝宝从12到18个月获得了物体的永久性,明白了物体即使看不见也依然存在,但是他们的思维还是极其有限的,不能站在别人的角度看问题。

2-6岁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他们认为自己看不到的东西别人也看不到,所以玩捉迷藏的时候只把头遮住,但是看不到父母,也就是说父母看不到自己。

这大概就是现代版的“偷钟”或者“此地无银三百两”吧~

如何更好地玩捉迷藏?

作为经久不衰的游戏,捉迷藏和捉迷藏各有各的魅力。

家长和宝宝玩捉迷藏,不仅能收获快乐,还能促进宝宝心理认知的发展!但是,在玩游戏的时候,也要提醒你以下几点:

1,全员参与

谁是家长不是作秀的?在捉迷藏游戏中,父母可以一个个“玩”,但凡事都有例外。

有的家长可能在孩子躲着的时候玩手机,忽略了和孩子的沟通,找人的时候敷衍了事。其实你的游戏态度是可以被孩子清晰感知的,这样的捉迷藏并不能给孩子带来很大的乐趣。

既然加入了游戏,请各位家长像“影帝”一样贡献自己的演技,与孩子共度美好时光!

2、多玩花样

捉迷藏不仅限于藏人,玩具也是,尤其是捉迷藏不能调动宝宝积极性的时候,就要玩点新的了。

比如给玩具盖上东西,然后引导宝宝自己去找,会给宝宝带来很大的惊喜感和成就感。

比如变魔术,不经意间在宝宝身上藏了东西,然后用你的奥斯卡演技“变回来”。

3、注意安全

玩捉迷藏的时候,孩子只关心躲起来,没有意识到危险,比如紧闭的柜子,窗台。

所以在家里玩捉迷藏的时候,小康君建议家长消除危险,窗户玻璃要关紧。最好给孩子划分范围,比如哪个房间能藏,哪个房间不能藏,比如厨房,孩子藏不了,各种刀,煤气罐都不安全。

同时也要告诫孩子不要在外面玩捉迷藏,不然爸爸妈妈找不到会伤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