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海子三个小时写了七个字:抗拒打孩子的父母,都是折翼的天使

文/马熊

“就几个新单词。我早上写了三个小时。我也想控制自己。我不想骂他,也不想打他……”

这是马熊之前在Tik Tok看到的视频。听着这个妈妈哭着指责自己的孩子,她觉得很心疼,就像看到了她的无助一样。

毕竟,孩子混日子,而我对马熊也有深刻的理解。

送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遇到一个送孙女的老奶奶,把孩子放在一个大推车里,边走边说:你这种混日子的性格像谁啊?

送走孩子后,我有意和老奶奶聊了几句,问她为什么孩子都五岁了还用这种婴儿车。她说,我起不了大早,随便洗了把脸又不刷牙,就放在婴儿车里推了。

马熊意识到,世界上的孩子总是混日子,起不了床,吃不完饭,写不完作业,睡不着觉,孩子总是慢好几倍,让人抓狂。

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听到最多的就是“等一会儿”“马上”,或者就是不闻不问。

讲真,孩子不愧是打乱父母生活节奏的高手。

说起小孩子混日子,有一件事让我印象深刻。

记得那是孩子刚上幼儿园的一个下雪天,我因为担心路上有雪,准备早点出门。

谁知,熊海子醒来,不但起床不利索,还唧唧歪歪,磨磨蹭蹭。不想穿衣服,觉得黑蓝色的校服裤不好看,还说“睁不开眼”。

看着他的能量,我有点生气。有什么我不会说好的吗?缠绵痛哭,那一瞬间,分分钟想爆炸。

当时我用威胁的语气叫他快点,不然就要挨打。他仍然坐在床上。

我绝望的拍了他屁股两下,他立刻开始大声哭了起来。

他哭的时候,我给他穿好衣服,随便洗了洗,带他出去了。其实打了他之后,我就开始后悔了。我真的被愤怒冲昏了头脑。

在成年人的世界里,早起的每一分钟都是宝贵的。虽然迟到了,但是会被罚款,老板总会回头的。

孩子混日子,上学迟到,吃不上早饭。他担心自己会饿,会错过重要的知识点。

但是我们忘了,给孩子讲效率就是对牛弹琴。在他们的世界里,只有好玩不好玩,想不想做,其余的都只是浮云。

除了要早起上学,更让人心痛的是帮孩子写作业。

十一五期间,老师布置了几篇论文。本来我以为一个小时就能搞定这三篇论文。结果找了一篇论文,用了1个小时,弄得我口干舌燥。

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他去拿一支铅笔、一块橡皮和一张白纸。反正他在找各种理由逃离办公桌,他可以跑一会儿。

虽然我当时忍住了,但我的心里充满了马奔腾。我真的觉得如果我长时间这样辅导他,用不了多久我就会被送进医院...

淘宝上“尺子”的搜索数据有了很大的提升,瞬间想起古代君子拿尺子惩罚学生的画面,有吗?

但这个时候,拿尺子的不是老师,而是家长。

作为一个孩子的妈妈,我能理解家长想买把尺子的心情。毕竟心里恨,太难摆脱了。

但如果你做了,事后你会被内疚包裹。当了妈妈之后,我真的学会了忍,忍不了就去洗手间冷静一会。

人只有真正平和,才能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要解决孩子磨蹭的问题,就要知道孩子为什么磨蹭,对症下药才会更有效。

孩子们好奇心很强,很难集中精力做一件事。

孩子充满好奇的细胞,哪怕是一片看起来有点不一样的叶子,也能研究很久。

另外,早上起来要经历很多事情,比如穿衣服,为什么会有静电?刷牙的时候,水管里的水为什么能有大有小,能有热有冷?洗脸的时候放上水,放毛巾,把毛巾拧干,然后分别擦脸和擦耳朵。

对于孩子来说,起床、吃饭、做作业都是复杂的动作组合。在这个过程中,他们的注意力会不自觉地被其他有趣的东西吸引。

之前,同事发了一条朋友圈。下雨天,我去学校接孩子。本来是10分钟的路程。她和女儿走了一个小时,看了一会路上的石头,然后蹲下来观察慢慢蠕动的蚯蚓。即使看到了略有不同的木棍,也要拿起来观察。

这个功能就是跟孩子讲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

孩子很难预测未来,更多的是活在当下。

作为成年人,我们知道我们会因为迟到而被罚款,或者错过一些重要的事情,早起不吃饭,然后我们会饿,没有精力工作或学习。

但是孩子们很难预测这些结果。他们其实是活在“当下”,不在乎也没有能力去思考后果。

儿童很难理解抽象的时间概念。

我们经常告诉孩子,快点,马上,还有10分钟或者20分钟,或者马上就8点了,但是孩子对抽象的时间概念不是那么清楚。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来自搜狐教育):

就算一般孩子对时间的认知如此,也有特殊情况。我见过一个8岁的孩子,早上下午还是很笨。

看了这些,我明白了,我对孩子的那一巴掌是错的。那时候他还不到4岁,所以10分钟我说他要出去的时候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但即便如此,也不代表面对孩子的“磨蹭”我们无能为力。父母作为孩子的脚手架,要帮助孩子面对成长中的各种考验。

还记得去年《爸爸去哪儿》里硕阳在催儿子吗?虽然孩子最后还是按照他的要求做了,但是被催促的孩子看起来是那么的可怜无助。

其实想解决孩子动作慢的问题,可以试试这个:

首先,降低期望值,把空闲时间留给紧急任务。

和孩子一起做事,要多留些时间,不然很容易崩溃。

起床需要3分钟,所以需要10分钟准备,万一有的孩子起床了。吃饭本来是10分钟,所以要准备15分钟。写作业计划需要1个小时,无论如何都要留1.5个小时。

不要用我们的时间标准来要求孩子,毕竟孩子还小,他们的自控能力,也就是前额叶皮层还没有发育完全。

降低期望值,留点空余时间,可以避免少生气,也可以让冲动后的行为后悔。

其次,帮助孩子分解任务,不需要复杂的动作指令。

尤其是幼儿园的孩子,非常需要分解任务,不是简单的吃饭,而是从沙发上挪开,拿起勺子,我们开始吃饭。

如果孩子吃饭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与其催他,不如快点吃,不然你吃饭就迟到了。而是问她在想什么。妈妈先给他写下来,吃完饭我们再一起想。

对于小学的孩子来说,作业好像是一回事。其实作业是分不同科目不同项目的,也是需要拆解的。

当孩子们执行一项复杂的任务时,他们的注意力很可能会分散。这时候他们不去责怪,而是把注意力拉回来,从而达到目的。

第三,和孩子一起感受时间,逐渐建立时间观念。

虽然孩子不知道几分钟有多长,但他们能感受到时间的存在,比如一个3/5分钟的沙漏。

当然,他们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动画片告诉他。比如《小猪佩奇》一集差不多6分钟,10分钟大概和《超级闪电侠》一集一样长,孩子很容易理解。

当孩子有了一定的时间观念后,可以利用一些空余时间和孩子一起做家务,比如五分钟洗菜或者三分钟扫地。

引导孩子在合理的时间内完成自己应该做的事情,比如按时写作业,在规定的时间起床等等。

在孩子越来越明白规则的过程中,给孩子适当的“奖励”,不一定是物质上的,可以是和TA一起去看一场艺术展,或者看一部新上映的电影,等等。

最后,让孩子承担自然后果,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当然,孩子当然能承担后果。如果你说孩子迟到导致你迟到,要求孩子赔偿你的迟到显然是不合适的。

以孩子不想做作业为例。经过反复的引导和对可能后果的分析,孩子还是不想做作业(我真的不排除这样的情况)。

然后让孩子带着没做完的作业去上学。至于会不会在学校被处罚,或者名字被写在黑板上,或者要补上才能回家。这些后果将由孩子们来承担。

老师的教育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家长也要介入这个。比如原来需要1个小时的作业,写了1.5个小时,TA玩玩具或者出去玩的时间就减少了半个小时。

让孩子承担后果,不要嘲讽他们,因为他们会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如果我们再批评他,他们可能会停止思考。

其实混日子是孩子的“天性”。他们没有刻意反对我们,也没有必要让我们生气。他们只是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

所以,尊重孩子的混日子,在慢节奏中,孩子能找到真正有趣的东西,灵魂也能得到快乐。

承认吧,其实我们也不希望孩子这么快成为高效的成年人。毕竟童年只有一次,一旦错过就无法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