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习俗

满族人孝敬长辈,讲究礼仪,路上遇到长辈要侧身鞠躬,双手鞠躬,等待长辈经过;不仅晚辈要问候长辈,晚辈也要问候长辈。亲戚朋友见面,除了握手打招呼,有的人还会腰打招呼。春节期间,每两年要拜一次,三十日晚拜一次,辞旧岁,大年初一拜一次,称为迎新年。

满族传统民居一般分为西、中、东三间,大门朝南。西房在西边叫上房,中房叫厅堂,东房在东边叫下房。西有三康,即南、西、北。西康贵,北康大,南康小。来客住西炕,长辈住北炕,晚辈住南炕。

禁忌:室内西康不准随意坐卧、堆放杂物;忌打、杀、吃狗肉;不要戴狗皮帽,不要铺狗皮床垫,避免客人戴狗皮帽或狗皮袖。

婚俗

满族婚礼不仅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还融入了汉族的许多习俗和礼仪。一般来说,它要经过以下几个程序:订婚:满族青年男女之间的订婚有两种形式。第一,青年男女的父母是熟人或者朋友。两人相知甚深,有意结婚,便请媒人答应孩子一辈子。有些男人向女人求婚,有些女人向男人求婚。另一种是男女互不相识,委托媒人为子女订婚,媒人会交给双方的“门户贴”,出具他们的旗帜、履历、姓氏、三代。此外,我们应该互相测试生日。

释放:立即送礼物。有放大和放大两种。放小丁走,就是未来媳妇去拜访男方家的亲戚,比如姑姑、哥哥、嫂子,得到财物。放大一点叫“大礼”,俗称“大菜”,就是选个黄道吉日,男方会把彩礼送到女方家。婚礼前一天,送别家人的人要喝“迎风酒”。新娘离家入住男方借的好公寓,俗称“打下来”。第二天早上,女子用花车为她送行,由她的哥哥护送。花车到了新郎家,洞房前的地上有一个火盆,俗称“过犹不及辟邪”。为了赶走或杀死随轿子而来的鬼魂,新郎要向轿子门射三箭;也有实拍的,不过一般都是在轿子底下拍,以免伤到新娘。然后,新娘被搀扶出轿子来到天地,与新郎一起朝北磕头三次,俗称“拜北斗”。祭拜北斗后,举行举世闻名的“离灯”仪式。也就是戴着红色盖头的新郎新娘脸朝南,跪在院子里的神桌前。桌子上,有一只猪肘,三小杯酒,一把尖刀。萨满一条腿跪在桌子前,一边用满语念咒,一边用尖刀把肉切成块扔到空中,一边拿着小杯酒扔在地上。主要目的是祈求上帝保佑新婚夫妇,让他们的子孙满堂,白头偕老。这些仪式结束后,新娘由全科医生(即父母和孩子都在的人)带入洞房。新娘跨门槛时,门槛上有个马鞍,新娘必须跨过去。新房子的床必须是所有修行人铺的。新房铺好后,要在房间里放音乐,这叫“响室”。新娘进洞房时,一个小女孩拿着两面铜镜给新娘拍照,然后把铜镜挂在新娘的胸前和背上。接着,另一个小女孩递过来两个铁罐,里面装着大米、钱等。新娘要么把它们抱在怀里,要么放在腋下,俗称“抱抱瓶”或“抱抱媒锅”。当新娘稳稳地坐在床上时,新郎用秤砣将覆盖在新娘头上的红布揭下,称为“揭开面纱”。接下来,夫妻二人干杯,吃开心面、长寿面或儿童蛋糕。

饮食习俗

满族人在农忙时吃三餐,在农闲时吃两餐。主食多为小米和高粱米、粳米和干大米。我喜欢在米饭中加入红小豆或烘豆,如高粱米豆干米饭。在一些地区,玉米是主食,玉米粉发酵制成“酸汤”。东北大部分地区的满族人也有吃白饭的习惯,就是将高粱米或玉米痱子煮好后,用清水洗净,用清水浸泡,吃的时候捞出来,放入碗中,清凉可口。这种吃法多在夏天。

满族的糕点历史悠久,在清代成为宫廷主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御膳“栗子面窝窝头”,又名小窝头。满族点心萨其玛也成为中国著名的糕点。比较有名的是清东陵的饼,也叫清东陵大饼,北京小吃的饼,河北承德小吃的饼,湖北荆州小吃猪油的饼。

北方冬天天气冷,没有新鲜蔬菜。满族人秋冬季常以酸菜(泡菜)为主食。据说腌制保存蔬菜的方法始于清朝顺治时期。酸菜煮白肉粉条是满族人入冬后的常见菜。

满族人爱吃猪肉,经常用白煮。辽宁省沈阳市的满族餐厅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它经营的白肉血肠,号称正宗满族风味。

典型食物:满族人居住分散,在各地都有代表性,主要有:①白肉、血肠。②火锅。传统满族菜肴。3酸汤。辽宁岫岩满族特色美食。④清东陵糕点。又称东清墓。

假日和节日

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中秋节。传统体育活动如“珍珠球”、跳马、跳骆驼和滑冰一般在节日期间举行。?

黄金节:是满族“国庆”的日子。1635农历+10年3月3日,皇太极颁布上谕,正式将姓氏“女真”改为“满洲”,这标志着新的民族身份的形成。1989 10,在丹东首届满族文化研讨会上,一年一度的12.3被正式定为“黄金节”。?

上元节:正月十五,俗称“元宵节”。满族和汉族一样,也有挂灯笼、吃元宵的习俗。哎?远离一切疾病:满族女性的节日。通常在第一个月的第十六天。那一夜,三五成群的女子远行,或走沙卷冰,或寻欢作乐,被称为“百病同行”。

2月2日:俗称“龙抬头日”。当日早晨,满族人将厨房骨灰撒在院中,灰道弯曲如龙,故称“招龙”。然后在院子里举行仪式,祈求风调雨顺。全家人会吃“龙须面”和“龙麟饼”。这一天女人不能做针线活。

清明节:上坟祭祖时,不是汉族人做好纸钱后在坟顶上压钱,而是在坟里插一朵“佛花”。“佛多”是满语,翻译成汉语是“柳树”或“柳枝”。按照满族的信仰,柳树是人的祖先,人是柳树的后代。为了表示后继有人,坟墓里要插柳树。?

端午节:满族人在端午节吃粽子,划龙舟,习俗与汉族相同。?

中秋节:满族人以7月15日为中秋节,也被视为给死者翻身的“鬼节”。届时,全国各地的寺庙都会设置道场,燃灯念经,举行各种超度仪式。?

中秋节:满族家庭也在中秋节吃“团圆饭”。另外,月亮升起的时候,会有月亮。即在庭院东面西侧放置木屏风,屏风上挂鸡冠花、黄豆枝、鲜莲藕,供月兔使用。屏幕前有一张方桌,上面放着一个大月饼。祭祀时,女先拜,男后拜。?

腊八节:满族人在腊月初八要泡“腊八醋”,煮“腊八肉”。除了全家人的食物,还要分给亲戚朋友。

小年:满族人有和汉族人一样的小年习俗。腊月二十三是“小年”。那时,家家户户都会祭祀灶神,俗称“送灶神”

连衣裙

满族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其服饰典雅华丽,在中国民族服饰文化中独树一帜,对中国服饰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由于寒冷的生活环境和狩猎生活的需要,满族人过去不分男女,都穿“马蹄袖”袍。努尔哈赤建立八旗制度后,“旗手”的服装变成了“旗袍”(满语称为“衣界面”)。

清初旗袍的款式一般为无领、宽胸、束腰、左开衩、四开衩。穿着不仅合身,还有利于骑射。打猎的时候,也可以把干粮放到前面。这种旗袍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无领。努尔哈赤为了统一衣冠,曾定下衣冠制度,规定“朝服一律用披肩、衣领,平服只用长袍。”即制服不能领子,只有入朝时穿的皇家礼服才能加形似披肩的大领;二、还有一种窄袖口处上长下短的半月形袖头,形似马蹄形,俗称“马蹄袖”。又叫“箭袖”(满语叫“哇哈”),是因为冬天打猎或打仗时放下来遮住手背,既起到手套一样的保暖作用,又不影响射箭。满族入主中原后,“放开哇哈”成为清朝礼仪中的规定动作。官员入朝见皇帝或其他王公大臣,都要先弹开马蹄袖,然后双手放在膝盖上跪拜。

旗袍外面也习惯穿短款长衫,圆领,身长及脐,袖长及肘长。因为这种短夹克原本是骑射时穿的,既方便骑行,又能御寒,所以取名“夹克”。清朝初期,马褂是八旗士兵的“军装”,后来开始在民间流行,带有正装、常服的性质,款式、面料也更加多样。满族人也喜欢在旗袍外面穿马甲。马甲为了保暖,一般分为棉质、夹式和皮质。款式很多,比如双翻领,琵琶翻领,麻花翻领。

作为清朝的一种“时尚”,满族女子旗袍发展起来了。当初在北京等地,盛行“十八嵌”的做法,即镶十八个下摆,好看,款式就变成了宽袍大袖;辛亥革命后,旗袍的款式由胖变瘦。30年代初,受西方短裙影响,长度缩短,接近膝盖,袖口收窄。30年代中期加长,两边高开叉,突出曲线美;20世纪40年代又被缩短,出现了短袖或无袖旗袍,外观呈流线型。之后将衣片分开,包括肩缝和有袖旗袍裙。用料广泛,棉、毛、丝、麻及各种化纤服装材料均可。旗袍除了长袖和短袖外,还分为皮、棉、单、夹,方便不同季节穿着。经过不断的改进,旗袍的大致样式如下:直领、窄袖、右开大胸、扣绊、束腰、长度在膝盖以下、两边开叉;讲究做工和配色,领口、袖口、下摆大多绣有各种图案的蕾丝。这样既衬托了女性的身材之美,又显得优雅大方。具有东方色彩的旗袍现在已经成为中国妇女流行的中式服装。

旗袍和“旗头”、“旗鞋”一起构成了满族女性典型的传统服饰。

“旗头”指的是一种发型,也称发冠。呈扇形,以铁丝或竹藤为帽框,以绿缎、绿绒或绿纱为面,包裹在长约30厘米、宽约10厘米的扇形冠内。穿的时候可以固定在发髻上。常绣有图案,镶嵌珠宝或用各种花卉装饰,用长流苏装饰。“旗头”多为满族上层女性所用,一般女性出嫁时都会想到。戴上这种又宽又长的发冠,限制了脖子的扭动,使身体挺直,看起来特别端庄稳重,适合隆重场合。

“旗鞋”风格独特,是一种高木底绣花鞋,又称“高帮鞋”、“花盆底鞋”、“马蹄底鞋”。其木鞋跟一般高约5-10 cm,有的可达14-16 cm,最高可达25 cm左右。一般用白布包裹,然后嵌在脚底中间。鞋跟底通常有两种形状,一种是顶部开口,底部收敛,呈倒梯形花盆形状。另一种是上细下宽,前平后圆,外观和落地痕迹像马蹄铁。“花盆底”和“马蹄底”鞋就是以此命名的。除了鞋面上有蝉蝶之类的刺绣图案或装饰件外,木材无法跟地的部分,往往还会有刺绣或珠饰。有些鞋尖上还装饰有用丝线织成的耳朵,有地面那么长。这种鞋的高跟木质鞋底极其坚固,往往鞋面断裂,而鞋底还完好无损,可以重复使用。高档旗鞋多为十三四岁以上的贵族中青年女性穿着。你穿着这双厚底鞋走路很优雅。老年妇女的旗鞋多以扁木制成,称为“平底鞋”。旗鞋的前端略微裁剪,方便行走。

满族的帽子种类很多,主要分为凉帽和保暖帽。过去,满族人经常戴一种叫“瓜皮帽”的小帽子。瓜皮帽又称“帽头”,上尖下宽,由六片花瓣拼接而成。底边镶嵌一个3厘米左右宽的小檐,有的甚至没有檐,只用一块锦缎包裹。冬春季节一般用黑色素缎做面,夏秋季节用黑色实纱做面。帽顶饰以绒结,有黑红之别,俗称“珠心结”帽檐下方中间钉有一“签”,称“帽正”。有珍珠,玛瑙,小银片和玻璃。相传这种帽子最早始于明朝初年。因为是六瓣缝合,取“六合”之意,即天地四方“合一”,所以流行。满族入关后,受中原文化影响,也取“六合统一”之意,开始戴这种帽子,颇为流行。现在,在有关清朝和民国的电视和电视剧中,我们仍能经常看到它的影子。

早期满族男子穿一种叫“大笨鞋”的双脊便鞋。鞋面多为绿布绿缎。鞋正面镶嵌双或单根黑色丁字裤。鞋头外凸上翘,侧视如船。除了“旗鞋”和平底鞋(平底鞋鞋面绣有花卉图案,鞋正面绣有“云头”),还有一种“千层鞋”。“千层鞋”因采用多层鞋作为鞋底而得名。鞋面多为布料,一般不绣花等图案,多在劳动中穿着。

还有一种很有特色的鞋,叫Ura(简陋)鞋,多是满族人冬天穿的。用牛皮或猪皮缝制,以草为絮,轻便保暖,适合冬季狩猎和冰上跑步。

住房和交通

早期满族依山傍水,以方便和适应他们的生产生活习惯。满族农宅的主要房间一般都是三五间,朝南方便采光,且都是东端、南开,形似口袋,俗称“口袋房”,方便聚暖。东、西各有自己的厢房,配有门房,构成通常所说的四合院。大部分房屋都是脊砖房,俗称“海清屋”。立柱插地,门朝南,高大宽敞。房间对面是一个厅堂,也叫外屋,有厨房的灶台、锅和水缸,灶台与西房间的火炕相连,满语叫“瓦”。从大厅西墙开门就是后屋,南、北、西三面形成一个“万字行”或“满之康”。满清还是对的,西墙是给祖宗牌位的。西炕是窄炕,不能住人,从烟道穿过。康对面南北。铺炕席,或糊炕纸刷油。炕头放一个衣柜,里面放着衣服,柜子上叠着被褥和洗漱用品。晚上长辈们住在西屋的南炕,北炕和他们兄弟儿女隔着。睡觉时头朝炕外,脚靠墙,相当适合防寒和呼吸新鲜空气。墙上有许多纸画。北方为了御寒,有的建了火场。屋外西山的墙上有一个圆形烟囱(满语叫呼兰),比屋檐高几尺。烟囱底部有一个风窝,可以挡住逆风。南北两面墙上都有窗户,窗棂外贴了足够的纸,多为“朝鲜纸”,纸上涂上油或盐水,避免因雨雪淋湿脱落。窗棂和门上的亮子窗棂形成各种图案,美观牢固。窗户分为上下两个窗户,上面的窗户可以用木棒通风。房梁上总挂着婴儿车,婴儿车里放着婴儿。炕上有一张长方形的炕桌。吃饭时绕桌盘腿而坐,既温馨又方便。桌子的左右两边铺着供客人使用的毛毡床垫。在房间,椽子和建筑物里有许多雕刻的画。厢房有磨坊和仓库(满语叫Hash)。这所房子被一堵墙包围着。庭院东南有一根“索伦杆”,杆下放着一个铁皮桶和三块石头,称为“圣石”。电线杆后面是砖墙,墙头有雨水。

过去,城市里的富人住在四合院里。院门多为三间房式建筑,有三至五间正房和三至五间东、西厢房,四周有砖墙,门房两侧有石墩,称为上马石。有些四合院分前后屋。这些满族民居风格大多保存在东北满族聚居区。然而,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除了少数人还保留着传统的建筑方式外,大部分都被建成了更加宽敞明亮的现代住宅。

为了适应山区和雪域森林的生活环境,满族聚居区的传统交通工具主要有马车、雪橇、独木舟和桦木船等。雪橇(满语叫法拉)是雪上交通工具。将两根树干用火烘烤后,弯成拱形,上端倾斜,触地部分宽约1.5米。它是铺好的或者做成箱子,牛马驱动,载人载物都很轻。目前只是在较冷的北方山区偶尔使用。满族最早的水上交通工具是独木舟(满语叫胡伟),由粗大的圆木挖空,可容纳数人。还有一种桦树皮船,做起来比较麻烦。先做龙骨,内外贴桦树皮,一个人扛。相当轻。现在已经很少见了,已经被现代化的船取代了。

规矩

满族是一个非常注重礼仪的民族。满族人在会见或拜访客人时有各种礼仪,包括千手礼、摸太阳穴、牵手、牵手、下跪、磕头等等。其中,成千上万的礼物、拥抱、磕头主要是男性使用,其他的则是女性使用。晚辈用来对待长官的长辈和下属。形式是弹箭袖,左膝向前弯曲,右腿微微弯曲,左手放在左膝上,右手下垂,打招呼。拥抱礼是给同辈的,晚辈也可以给长辈,但晚辈要抱着长辈的腰,长辈要爱抚晚辈的背,以此类推。现在,一些复杂的礼仪已经简化了。

满族尊老传统更明显。晚辈每天早晚都要问候父辈祖宗,途中要给长辈让路。吃饭时,长辈要先坐,先吃饭。满族重情重义,待人接物真诚,设宴待客,言出必行。

满族传统的结婚仪式比较复杂,一般要经过媒、放、抽签、传箱、迎亲、拜堂、祭祖、分大小、回门等程序。

通过媒体,男方家请媒人向女方家提亲。双方家人同意后,会做一个小决定,就是男方家送如意或者发夹作为礼物。然后就是订婚,也就是选个吉日。婆家亲戚问女方家名字,女方家设宴招待。男方父母发言求婚,女方家反复推谢。婆家坚持求婚,女方家同意才定的婚。这时候男方要拜女方家,拜女方长辈。也是结婚送礼的好日子,送衣服绸缎羊鹅之类的。男方家也会给银子。这个时候就应该约定婚期了。进入婚宴阶段,新娘家会在婚礼前一天陪送嫁妆,俗称“传箱”,新郎会对娘家表示感谢。婚礼仪式中,新郎在迎亲队伍的陪同下,当两辆车在途中发生错误时,新娘的哥哥载着新娘上新郎的花车,俗称“跳车”(由于不同地区满族习俗不同,也有新郎和迎亲队伍直接到新娘家庆祝婚礼。还有的地方有“旗风俗不迎亲”的说法。新娘到了新郎家,就换车坐轿子。轿子落地,新郎会白射三箭。新娘披着红盖头下了轿子,和新郎一起站在事先摆放在院子里的天地桌前,朝北三鞠躬,俗称拜北斗,即拜天地。拜完之后,新娘退到天地桌前,进入临时搭建的帐篷,这叫坐帐。坐在账单上的时候“开脸”,换个头。新娘坐帐后,跨过马鞍,进入洞房。新郎用秤摘下盖头,扔在屋檐上。夫妻敬酒,吃开心面和儿童蛋糕,大家闹洞房。在婚礼当天的晚上,新娘和新郎会祭拜他们的祖先。婚后第一天,新娘给婆家亲戚敬烟敬茶,拜宗亲,认代,称为大小。一般结婚三天后,夫妻二人一起回女方家拜见父母,祭祖。婚后一个月,新娘回娘家住一个月,叫住月。这时候,婚礼已经结束了。

这些复杂的婚姻手续在今天的满族聚居区得到了简化,与现代形式融为一体。比如上车演变成青年男女骑着自行车或摩托车,在免费婚礼队伍的陪同下,从自己家出发,半路相遇就交换自行车或摩托车,一起去新郎家。还有祖先,有的地方演变成新人祭拜父母。虽然变了,但还是有很强的民族特色。此外,满族的结婚仪式因居住地区不同而略有变化,但主要程序大致相同。

满族的育儿习俗比较特殊。男生在门左边挂弓箭,女生在门右边挂彩布条,父母送休闲车。生完孩子三天,亲戚朋友送礼物,俗称“送奶”。并举行洗礼,名为“洗三”。满月时,请客人“做满月”,取下弓箭或布条挂在“子孙绳”上。一百天要用各家的彩布条织一把锁,叫挂锁。一岁时,要举行更隆重的仪式,让孩子“赶周”。一般16岁,男生剃头,女生盘发髻。时至今日,东北满族聚居区仍保留着“给奶”、“洗三盘”、“做满月”、“抓周”等传统习俗。

丧葬习俗

土葬和火葬是满族丧葬的主要形式,历史悠久。满族入关前以火葬为主,主要是因为他们迁徙频繁。再加上清初八旗士兵死亡,不方便将尸骨送回老家,所以采用火葬。满族入关后,逐渐发生变化,从火葬土葬到土葬。葬礼仪式是死者生前穿寿衣,多为长袍马褂,单一。精神停留在房子里,通常在7天之内。用木板做一张灵床,头朝西,脚朝东。棺材由大约3英尺长的红布制成,用黑色的尖刺装饰,挂在院子里的一根高杆上。满族人使用的棺材形状特殊,上翘,上宽下窄,称为“旗料”。

哀悼期间,家人默哀,举行追悼会。下葬时,棺材里放金银,穷人用金银箔锭代替,口中含铜钱或玉器,灵具放在院内的彭羚里。农历丧礼有16杠、32杠、64杠。葬礼结束后,感谢帮忙的人,并请他们吃饭。下葬后,每隔7天在坟前烧纸,连续烧7次。烧百日,烧周年。满族烧纸是把纸折成口袋,俗称烧口袋。清明节想上坟,烧口袋插佛。近30年来,满族的葬礼改为火葬。但是,在祭奠亲人的仪式中,仍然保留着许多古老的传统,比如清明节烧口袋、插佛供养、烧七天、烧百天、烧周年等等。

禁忌

满族人禁忌比较多。亵渎神灵和祖先是不允许的。比如满族的西贵,祖先的箱子放在西炕上,不许住人和杂物,不能有任何不敬。禁止打狗,禁止杀狗、吃狗肉、戴狗皮帽,不允许外国人戴狗皮帽进家门。传说努尔哈赤曾经对他的人民说“山里的野生动物多得很,可以吃多少吃多少,但是以后不许吃狗肉,不许穿狗皮。狗死了,你要把它埋了,因为它是一只正直的狗。”从此,爱狗敬狗成为满族人的习惯。此外,满族人不仅不吃乌鸦的肉,还喂乌鸦,祭祀乌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