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现在很少有人提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了

时间回到2014年夏天,李克强总理达沃斯论坛讲话上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概念。总理指出,要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

一是根据国际形势,当时人民币升值,这样下去势必会引起人力与一些制造业向国外迁移,会造成部分人失业,解决的办法就是创业创造就业机会;另外,是结构性改革的延续,持续推进简政放权与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等系列的改革,从而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创业创新热情,创业参与者多样化。

首先,国家将“双创”纳入国家战略,相继提出“互联网+”且提升为国家战略。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且阐释这些关键词,《报告中》表述说: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可以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 社会 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让人们在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更好的实现精神追求和自身价值。

其次,国家出台政策扶持创业。据不完全统计,国家至少出台22份相关文件促进创业创新。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等,各省市也出台相应的政策支持。媒体举办相应的主题活动,落实中央精神,“双创”活动热情空前高涨。

浮躁 是全民创业时代最大的阻碍。

从投资人的话语中可以看出,太多的创业者没有经过理性思考,造成了一股创业热潮。创业热成为公务员热、考研热、出国热之后的又一热,导致热血青年“前赴后继”,在北京中关村出现“21岁现象”。

众多的创业者选择互联网行业。互联网是创造神话的地方。国家政策一出,热钱就一股脑的涌入。各种咖啡馆、各种路演、各种Ider,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成功者,将会是下一个风向标、行业的引领者。一路过来,VC、PE参与投资的企业过千家,但是最后上市的企业屈指可数。

浮躁是创业者失败的第一阻力,在90后中表现更明显。过度包装自己,编造假学历,把10万说成1亿,300万的投资说成3000万,把单位“人民币”改成“美元”或者“欧元”,夸海口说“将会拿出一亿元利润分给自己的员工”,最后做不到,低头道歉。 3W咖啡就是典型的失败案例。曾经风靡一时,让人觉得成功尽在眼前,演绎的却是昙花一现。

狂热后的寂静

疯狂的时候,是寂静的开始,大起必大落。 每个城市都有创客空间、创业街、创业咖啡馆。上海、深圳、广州、北京、成都等城市被《财富》杂志评为十大创业城市。双创成为新的“大跃进”,在一些城市,“双创”被定指标,在一定时间内,必须培养多少“创业明星”。疯狂的“双创”带动了不少周边产业,如企业辅导类、税费咨询类、会计做账类、工商注册类。只要你有想法,成立公司不是问题,至于能不能存活那是你的造化,如果能发大财,那可能碰巧遇上风口,要不就是祖上积德。

疯狂的成立之后是前赴后继地倒下。许多创业企业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关闭:死在资金、死在情怀、死在内耗、死在产品、死在认知、死在巨头围堵等,一系列五花八门的死法,一个个鲜活的失败案例。

疯狂的一波过去了,万籁俱静,留下了脚踏实地还在折腾的实干家。

寂静的夜晚还留下谁,明天的太阳就照着谁

国家其实一直鼓励创业。只要满足政策扶植的条件,政策上都会帮扶创业者。一个创业者可以缓解就业压力,也可以增加员工收入。但是“双创”政策的提出并不是对大家希望大家盲目创业,更不是盲目辞职创业。

我在做咨询项目时,认识一个总经理,自己白手起家创业10年之久。从一个小职员做到现在成为一个公司的老总,任何时候都没有丝毫的懈怠,反而更加多了危机感。经常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总经理说成功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公司的员工、家里的孩子,父母都逼着他不得不努力。自己经常出差学习,不断穿梭酒会与应酬间,刚出生的孩子都没有办法陪伴。真正的创业者就是这样的。

盲目跟风创业的人,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都失败告终,让不少人对创业“敬而远之”。久而久之,基本无人再提双创。但并不是说创业真的很可怕,这中间大部分是人的原因。“双创”只是顺潮流的一个提法,本身没有是非对错。存在问题的是创业人缺少冷静的思考,缺少对 社会 、对市场缺乏深入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