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用国产deepin吗?与其他Linux版本相比有什么优缺点?

1)开启自动登录后,dock完全从桌面消失,重启多次也没有改善,dash里也找不到dock的启动选项。

2)使用Firefox、GIMP等从Deepin软件源下载的软件是断断续续的屏幕显示。这个问题从2013版本就有了。

3)无法启动Deepin Talk。

4)使用深度影院时多次死机。

接下来是我对Deepin 2014的看法。

注:我的主OS是elementary OS 0.2 Luna,也用过Linux薄荷17 Cinnamon,Fedora 20 gnome,Manjaro 0.8.10 XFCE,Crunchbang 11(open box)。净跑者14 (KDE),查克拉OS 2014.05 (KDE),安特戈斯2014.05.26侏儒和高斯2014.06 (KDE)。

优势:

1)Deepin的安装程序是我用过最好的一个(华丽的外观,非常简单的步骤)。

2)控制中心的概念好,实用,美观。

3)大部分3)Deepin的原生软件(除了少数深度影院)都相当优秀。

4)预装软件的选择相当明智,不多不少,既满足了日常需求,又减少了用户自己选择安装软件的麻烦。

缺点:

1)被匆忙发布,导致很多漏洞没有被填补,导致系统不稳定。

从系统的稳定性来说,发布的Deepin 2014最多只能算是测试版,但是Deepin团队发布的是稳定版。抛开其他系统漏洞不谈,就拿发布声明中提到的Nvidia闭源驱动来说吧。既然是Deepin开发的游戏中心,那就说明开发团队还是更看重Deepin的游戏体验。在这种情况下,开发团队应该知道,很多Linux Gamer使用的都是Nvidia显卡,而由于其开源驱动Nouveau的性能不佳,大部分都会选择安装闭源驱动Nvidia。安装闭源驱动会导致系统重要组件无法启动,这种严重的问题应该会出现在“稳定”版本中。还有Deepin Talk的问题。我不相信开发团队不会知道这个软件无法启动。甚至据我所知,这个软件还在开发初期,但是你想在系统中预装这个未完成的软件做什么?在这两个问题解决之前,开发团队真的不应该仓促发布稳定版。

我真的不明白开发团队为什么这么急着发布Deepin 2014。与Ubuntu不同,Deepin并不要求在固定的月份(4月和10)发布新版本,那么为什么不多测试几个月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呢?在这方面,我觉得开发团队可以参考elementary OS的做法。Elementary OS根本没有规定新版本的发布日期,只有实现了所有计划的新功能,填补了所有已知的系统漏洞,才会发布新版本。如果你访问了elementary OS的Google+社区,你会看到用户急于发布新版本(其实只是beta 1),而开发团队就是不发布,坚持要等到所有已知的漏洞都被填满。这种方式既保证了质量,又减轻了开发团队的压力(elementary OS的开发团队没有专职开发人员,都是利用空闲时间进行开发)。还有就是赏金源的使用。赏金源的概念是用户因为想增加一个新的功能或者解决一些棘手的漏洞而向特定项目捐款,以帮助有开发意愿的开发者尽快完成这些项目。

2)系统稍慢。

系统的流畅度是用户体验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如上所述,Deepin 2014在开机时间和资源占用方面表现不错,但系统的流畅度并不受这两方面的影响。Elementary OS占用的资源比Deepin 2014多,但流畅度和反应速度都高很多。当然,这恐怕是因为使用了以拖慢系统著称的Compiz作为Deepin 2014的窗口管理器。不过,由于开发团队已经计划开发一个新的窗口管理器,而不是Compiz,所以这个问题不是太大。

3)(个人不喜欢突然喷)图标主题简单。

个人觉得Deepin的图标主题很简单。GNOME、KDE等较大的项目似乎都有一个习惯(或者说傲慢),就是只要被纳入项目,不管专业与否,都要自己设计/开发。比如图标主题,GNOME的Adwaita主题(我觉得很简单)用了多少年了?KDE的Oxgen主题相当受欢迎,但KDE决定将KDE 5的图标主题留给陆丹蓝项目,一个专业的图标主题开发团队。我觉得开发团队应该把时间花在系统开发上,而不是设计图标,把图标设计留给专业团队,比如Numix (Numix被选为Antergos和Evolve OS的图标主题)、Nitrux、陆丹蓝、Pacifica等我相信他们会很乐意帮忙的。此外,我曾经看到西班牙设计师伊万·马蒂亚斯·苏亚雷斯在Google+社区分享了一个他自己的Deepin图标主题的截屏。他设计的图标主题相当漂亮,开发团队可能会尝试联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