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意义是什么?人们通常在这一天做什么?

民俗活动

重阳节是汉族的传统节日,融合了各种民俗。庆祝重阳节一般会包括旅游赏景、登高望远、观赏菊花、遍插山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重阳节,因为与“长久”谐音,而九又是数字中最大的数字,有长命百岁的意思。而且秋天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节影响深远。人们对这个节日一直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许多祝贺重阳节和咏菊花的优秀诗篇。

攀登高峰

首先,重阳节有爬山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在这个季节,爬山远眺,可以达到放松身心、健身祛病的目的。

吃重阳糕

吃重阳糕的习俗与爬山有关。高河饼谐音。作为一种节日食品,它最初是为了庆祝秋粮丰收和品尝新粮。之后民间就有了登高吃饼,步步登高的吉祥寓意。

欣赏美丽的菊花

重阳节,历来有赏菊的习俗,所以自古以来就叫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花月,逢年过节开菊花会,全城的人都去开会赏菊。自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吟诗成为时尚。在汉族的古老习俗中,菊花象征着长寿。

喝菊花酒

在重阳节,中国有喝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视为重阳必饮的消灾祈福的“吉祥酒”。

菊花酒在汉代就有了。魏时,曹丕曾在重阳向钟繇献菊花,祝其长命百岁。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载,河南南阳山有一户人家,因为喝了开满菊花的甘谷水,所以长寿。在梁的《采菊》中有“采菊东篱下,采珠互诉,朝露湿”之说,也是采菊酿酒之举。直到明清时期,菊花酒仍很流行,明代郜琏的《尊生八记》中仍有记载。这是一种受欢迎的健身饮料。

裴山茱萸

古代流行插吴茱萸的习俗,故又称山茱萸节。山茱萸作为一种药物,可以酿酒强身祛病。吴茱萸和菊花在唐代非常常见。山茱萸香气浓郁,具有驱虫除湿、祛风、消食化积、治疗寒热的作用。人们认为九月初九也是灾难的一天,所以人们喜欢在重阳节佩戴山茱萸辟邪,寻求好运。因此,山茱萸也被称为“邪灵”。[2]

当地风俗

9月9日在河北省香河县,有公婆的家庭会互赠礼物,这被称为“追节”。永平府未来的晴天雨天都是重阳天气占的。如果重阳节下雨,这几天也会下雨。周颠县没有山,县内的人比重阳节爬楼的人还多。

山东昌邑北部的人们在重阳节吃辣萝卜汤。有句谚语:“喝了萝卜汤,全家不苦。”鄄城人把重阳节称为财神的生日,家家户户都烤糕点祭祀财神。邹平在重阳祭范仲淹。旧时染坊、酒厂也在9月9日祭奠坦克之神。滕州的女儿,结婚不到三年,避免回父母家过节。有句话叫“回家重阳,必杀婆婆。”

陕西省西乡县重阳节,亲朋好友赠送菊花、菊花糕。士子互赠诗酒据说这一天女人们可以从山茱萸口中得知,可以治愈她们的苦恼。陕北的重阳节在晚上,一天就是一整天的收割脱粒。晚上,在树梢上,人们喜欢吃荞麦面和涮羊肉。晚饭后,人们三三两两地走出家门,爬上附近的小山,点上火,无话不谈,直到鸡叫才回家。晚上爬山的时候,很多人会摘一些野菊花,放在家里女儿头上辟邪。

重阳节,江苏南京人把五色纸凿成斜面,甚至装饰成旗,插在宫廷里。在长洲县重阳节吃一种叫做“骆驼蹄子”的面食。巫溪县重阳节吃重阳糕,九品汤。

上海豫园重阳节举办菊花会,以新颖、高贵、稀有三个等级来评判。

浙江绍兴重阳节互访,亲友有丧事才在灵前哭。桐庐县在九月初九为祖先准备猪羊,称为秋祭。同时,粽子在重阳节被扎起来互相赠送,这就是所谓的重阳粽子。古代江浙一带,重阳有登高的民俗,所以重阳节也叫“登高节”。相传这一习俗始于东汉。唐代文人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七律《登高》是一篇关于崇阳爬山的名篇。爬山没有统一的规则,一般都是爬山,爬塔。

九月初九,江西省德兴县正在收割晚稻。

安徽省铜陵县以重阳为龙烛节,迎接山神。砍竹砍马取乐,据说可以驱除瘟疫。

湖北省五常县在重阳节酿造葡萄酒。据说这里酿造的酒是最清澈的,时间久了也不会坏。应城县的重阳节是许愿日,甚至家家户户都在这一天祭拜芳舍天祖之神。

在福建省长汀县,毛豆节被称为毛豆节。在海城县的重阳节放风筝是一个游戏,它被称为“风Chak”。蒲县人在重阳祭祖多于清明,所以有三月小清明,九月大清明的说法。由于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妈祖升天纪念日。村民们经常去妈祖庙或梅州的天后宫和宫庙祈福。

在广东连川、崇阳,所有的少男少女都聚集在城外对歌,州民观看。南雄在九月初九邀请茅山道士成立太后会,所有想生孩子的年轻女子都会前来参加。阳江市重阳节放一只纸风筝,上面系一个藤弓,在半空中十分响亮。临高县的人们在重阳节早早起床,大家齐声高喊“抓山猫”,这是和平繁荣的好兆头。

在广西怀集县,重阳被视为元帝开悟的日子。男女老幼都从城里出来了,他们都用大炮和上帝比赛。在隆安县,牛羊在九月初九被允许自行采食。俗话说“九月九日,牛羊自会守食”。

四川省南溪县的学者们习惯在这一天聚集在龙腾山的岑山楼,以纪念诗人岑参,这被称为“岑会馆”。按照老民俗,重阳前后要用糯米蒸酒,做醪糟。俗话说:“重阳节蒸酒甜好喝”。

山西南部自古以来就有九月初九爬山的传统习惯。赏大好河山,赏名胜古迹,已成为节日的一大盛事。时至今日,“干坤必胜,我们这一代人共攀高峰”“东风留不住,冉冉从巅峰崛起”“九月新喜,三农庆秋”等名言仍在民间传诵。

从1983开始,河南开封每年都会在中国开封举办菊花会。清丰县的孩子们在重阳节玩纸风筝。

重阳故里

2005年6月4日65438+2月4日,该县被中国民间作家协会命名为“中国重阳文化之乡”。2006年3月,上蔡重阳习俗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1 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

国际习惯

韩国

吃炒花,和菜花玩炒游戏,放风筝。

日本

吃茄子栗子饭祭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