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生活设计成游戏?
姑娘们,请回想一下下班后的那个晚上。当你深情地看着你的男朋友/老公,想和他聊聊你看到了什么,吃过什么苦或者求教,得到的却是千篇一律的礼貌语气“嗯嗯”(其实他根本不知道你说了什么),他绝对沉浸在魔兽世界、dota、王者荣耀、“吃鸡”等各种游戏中,不知疲倦地想打通!是什么吸引游戏迷投身虚拟世界?
《游戏改变世界》道出了其中的道理:“玩家运用大脑和体力劳动,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在团队合作的情况下执行具有挑战性和风险性的任务,每一分钟的劳动都有实时反馈。以创造性的方式争取胜利,它能产生‘流动’(指的是人在能力极限下工作时达到的投入状态,无论失败还是胜利,都愿意长久停留,并感到满足)。”
回忆一下你玩过的游戏。大部分赛制的评判标准本质上是一种让人更有成就感的评分制度。但是应试教育和绩效考核都是扣分制。这应该是很多暂时“掉队”的人,在“屡战屡败”“越做越错”之后,最终选择“破罐子破摔”“躺着不动”的原因。
因为私人时间被工作无可奈何地挤压,需要找娱乐时间来消解,这样情绪才能得到抵抗甚至报复。活得太认真未必是好事。游戏带来的快乐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多见。
人生如戏(游戏)不易,不然怎么会有抱怨和厌世,怎么会有人借助游戏世界逃避现实?很难把生活设计成一个让人对生活上瘾、上瘾的游戏。
但当我们想到个人生活是为数不多的我们这些非设计师可以展示设计才华的地方时,就觉得“把生活设计成游戏”是一个值得深思的命题。毕竟再有野心,还是要从精益做起,改善生活。例如,停止沉溺于抑郁和抱怨。你知道“微笑抑郁症”吗?
游戏四要素:可量化的目标、清晰的规则、及时的反馈和自愿参与。我觉得“把生活设计成游戏”的关键是要得到及时的反馈。比如我喜欢并能坚持写文章,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外部阅读、好评、评论、稿费等。给了我反馈。及时的反馈可能是促使我们大多数人深入挖掘自己的兴趣和技能的外因。我的很多失败,比如想学摄影,一直停留在网络视频教学阶段,也是因为反馈机制的缺失。
推而广之,当你需要完成那些自己一个人做不到但又不感兴趣的目标时,比如过程中打卡,一定程度上奖励自己,就需要建立反馈机制。
回到《游戏改变世界》这本书,国外这类方法论书籍往往是散漫的,不好读。有兴趣可以看看这个知乎回答。
/问题/28389624/答案/41498680
有没有把生活设计成游戏(让生活有趣充实)的想法?请留言让我知道。
—结束—
欢迎扫码订阅我的微信官方账号:小城市的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