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人物分析之鲁达

大智若愚 ?侠义无双

——鲁智深解读

鲁达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心地厚实,体格阔大。论粗卤处,他也有些粗卤;论精细处,他亦甚是精细。然不知何故,看来便有不及武松处。想鲁达已是人中绝顶,若武松直是天神,有大段及不得处。

《水浒传》只是写人粗卤处,便有许多写法。如鲁达粗卤是性急,史进粗卤是少年任气,李逵粗卤是蛮,武松粗卤是豪杰不受羁靮,阮小七粗卤是悲愤无说处,焦挺粗卤是气质不好。

这是金圣叹评点鲁达以及梁山几个关键人物的话,他说鲁达是“上上人物”,“人中绝顶”。可见金圣叹是非常喜欢鲁达的,在小说中仅次于武松。他们两个人的死,一个最后“圆寂”,一个最后终享天年,两个人的死比起其他的梁山英雄好汉,可以说非常圆满了。细读《水浒传》,个人觉得作者施耐庵对于鲁智深也是特别喜爱,开头的几回就写到鲁智深,与九纹龙史进,豹子头林冲,打虎将李忠以及青面兽杨志等合起来写,其中鲁智深的形象可谓最为鲜明生动。作者在塑造这个人物中,把他的神都写出来了,而且很好的融入了对佛家的一些理解,从他的名字当中就蕴涵着佛家的思想:鲁达,粗鲁通达,鲁智深,看似粗卤,有大智慧,也即佛教所说的般若智慧,比一般人通透,比一般俗人有彻悟能力。外表看起来憨直粗卤,其内心却智慧深厚,任性自然,天真通透。

从一开始出场“头里芝麻罗万字顶头巾;脑后两个太原府扭丝金环;上穿一领鹦哥绿纻丝战袍;腰系一条文武双股鸦青绦;足穿一双鹰爪皮四缝干黄靴;生得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貉腮胡须,身长八尺,腰阔十围。”就给人感觉不同凡响,前面是关于装饰打扮,长相特别怪异,与众不同,威严有气势。而且刚和史进碰上,就英雄相惜。仿佛有一种天生的力量,能够一眼识出英雄,又天生一股慈悲悯人之心,虽然外表粗卤,讲话看似粗豪其内在还是相当精细。遇事敢作敢当,粗糙爽利用直,乃真豪杰也!在他的一生中主要由这些事情构成:搭救金翠莲,拳打镇关西,做和尚,醉打山门,命犯桃花,大闹桃花村,火烧瓦官寺,相国寺菜头,遇到林教头,二龙山称大王,独闯虎穴,大圆满。

鲁智深与其他梁山好汉有几个不同点:一是他不是由于被人陷害,被逼上梁山,而是自己主动的抉择。二是他没有当官的欲望,任性而为,不受约束。三是最后圆寂,有佛性,人生圆满。四是他基本上不乱杀人,他杀的那些人可以说都是坏人,有一颗慈悲悯人之心。“心地厚实,体格阔大”可以作为他的标志。他给人的第一眼就感觉像个“莽汉子”,文本中这几个字多次出现在他人的眼中,可见众人眼中对他的第一印象都觉得这个人很粗卤,这也是他在世人眼里呈现出来的“相”,可是“相”往往不可信,谁知道这么粗卤的外表下有如此一颗善良慈悲之心,金翠莲妇女跟他素不相识,就因为他见不得别人的“恶”,就挺生而出,对他们两人做了周到的安排,不管是金钱还是其他方面可以说非常周到。不仅仅帮他们教训恶霸,还把后面的事情都帮他们解决了。疾恶如仇,侠义心肠,这确实是鲁智深留给他人的总印象。小时候读水浒,感觉有些血腥,现在读来,其实鲁智深从来不乱来的。即使打死镇关西,也可以说是意外,原先他只是想好好教训一下这个“郑屠”,让他不敢再欺压他人,受点教训。可是由于他的拳头太重,没有控制好,把镇关西给打死了。之后只带了几样随身之物,到处流落,他从来就没有后悔自己原先的做法。后来只能做了和尚,他也是没有什么特别的犹疑不决,直爽利落。在五台山,世外生活过于单调无味,如此生气勃勃的人,如何能够忍受人生的寂寞,喝酒打架都是他自身正常的生命宣泄,可以说和尚的生活的不仁道,作者在一定程度上恰恰对佛教的寺院生活做了一种批判,青灯古佛,如何安放一颗跳动充满生机的心灵。在酒的刺激下现出本相,闹得五台山没法再让他待下去,智真长老只好给他另作安排。

路宿桃花庄,他还是英雄不改本色,见到小霸王周通强抢民女做压寨夫人,又站了出来,在房间里脱得“赤条条”,很有喜剧感,但却需要非凡的勇气,可见他虽然没有家室,却“命犯桃花”,多次因女人引起他的好打不平,给自己惹来大患,还好这次竟然见到了熟人,和平解决了抢婚事件。接下来,跟林冲结识,遇到高衙内调戏林夫人,他又出来呈强扶弱,不管自己落到什么下场,只有人间有不平之事,鲁智深就管定了。当林冲遭遇陷害,被流放,他竟然一路尾随,在野猪林突然冒出,救了林冲一命,后来去救史进,在俗人眼里觉得他有点“鲁莽傻”,可是他眼里只有兄弟之情兄弟之义。他的许多行为看似粗卤,但是如果我们细看,就会发现,鲁智深有大智慧大忠勇大仁义,外貌长相只是皮相,我们要通过皮相,看到一颗“通透心”。

关于鲁智深的一生,智真长老给了他两首偈子,第一首“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水而兴,遇洪而止”。遇林而起,指后文的“大脑野猪林”而声名鹊起;遇山而富,指后面鲁智深与曹正等人夺得二龙山,三山聚义大战呼延灼后,同上梁山;遇水而兴,指上水泊梁山而达到兴盛;遇洪而止应该是遇江而止,指后来跟随了宋江。与此句对应的还有梁山归顺朝庭平定辽国后,鲁智深重上五台山谒见智真长老问询前途,智真长老曰: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之后,在回京途中,在杭州恰逢钱塘江潮信大至,鲁智深想起长老之言,问明“圆寂”之意,沐浴更衣,焚香打座,圆寂而逝。这两首偈子很好的概括了鲁智深的一生,他的一生在《水浒传》中描述可以说是最完整的,也是最完满的,“华枝春满,天心月圆。”生命圆满具足,可见在作者的思想里有一种宗教情怀,可谓大智慧大解脱,好人还是有好报。鲁智深的道场不在深山寺院,而在于江湖,在于人世间,佛法不一定是出世的,佛法在红尘中,历尽千千劫,才能功德圆满,侠义无双,乃是真人物真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