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是怎么形成的?
恐龙是已经灭绝的爬行动物,类似于蜥蜴,已经进化了数亿年。
在距今约5.7亿年至2.48亿年前的远古时代,柔软无骨的生物首先进化成有内部骨骼的鱼,鱼又进化成在陆地上行走的两栖动物,再进化成爬行动物。
爬行动物产卵,人们过去认为恐龙也产卵。然而,直到20世纪20年代,一支美国探险队前往蒙古寻找恐龙化石,才获得了第一个证据。
科学家不仅发现了恐龙骨骼,还发现了它们留下的巢穴和蛋。这些恐龙都是小型角鼻龙-原角龙。活着的时候,它和现代的羊一样大。其卵呈椭圆形,宽约75厘米,长15厘米,卵多达30枚,卵尖向内,呈螺旋状排列在巢内。
扩展数据
恐龙灭绝的原因:
陨石撞击理论
1980年,美国科学家阿弗雷特父子在6500万年前的地层中发现了高浓度的铱,其含量比正常含量高出几十倍甚至上百倍。这种浓度的铱可以在陨石中找到,因此科学家将其与恐龙灭绝联系起来。根据铱的含量,还推算出撞击物体是一颗直径约10公里的小行星。如此大的陨石对地球的冲击是无与伦比的打击。按地震烈度计算,约为里氏10级。
撞击产生的陨石坑直径将超过100公里。科学家们用了10年,终于得出了初步结果。他们在中美洲和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的地层中发现了这个大坑。估计这个坑的直径在180-300 km之间。2000年,科学家们还在对这个大坑做进一步的研究。
现在发现了这个陨石坑,科学家也掌握了一些相关证据,恐龙灭绝之谜似乎可以尘埃落定了。
百度百科-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