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的找平需要注意哪些地方?请详细说明。
1.字数相等,内容相关。
2.词类对等,结构相称。
3.节奏对应,均匀,平缓。
平仄和,也叫平仄和,狭义上是指对联在声调上的两大要求:平仄对立和平仄交替。广义来说,还包括句尾的调平安排等其他调平问题。平仄,是指上下联的台阶与各从句的脚之间,音要平仄,即上联平仄,下联平仄,反之亦然。有一种说法,台阶的排列是“135不管,246分明”,因为实际上整个台阶不一定要求是平的、相对的,但在台阶位置上可以是平的、相对的。所谓步位,就是每一步的最后一个字,是决定整步性质的关键音。由于绝大多数汉字都是二字步,所以步位一般是指每句的第二、第四、第六个字。所以有“135不管,246明了”的说法。比如:
心——有外——实范——有;空中-看不见-空无一物。
○○○○○○○○○○○○○○○○○○○○○○○○○○○○○967 )
这幅对联,前35个字不一定是平仄,后46个字是平仄。但并不是所有的台阶都在246的位置,主要是因为对联的句式,除了律诗中的对仗句式,还有词、歌、赋、骈文甚至散文等句式,以及标题、专有名词的使用。比如:
建造——曼陀罗祭坛——修法;
在-阿朗罗的地方-禅修。
直心——是——万物之本;
贪婪是一切痛苦的根源。
深心——勤学——口头禅——教义;
全力以赴-推广-大手印-实践。
以上环节的步骤不一定在246的位置。
平仄词的交替,相对于平仄词而言,其实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也就是说平仄词要在上下连接的句子和自己的音步(或音位)之间交替使用。只有在每个子句的脚和前一个步骤之间,才可以忽略交替。比如:
真身已过凡间;小费是小智听了都受不了的。
○○○○○○○○○○○○○○○○○○○○○○○○○○○○○967
开始的时候相信有佛;深刻理解没有魔力。
△○△△○△○○○○○○○○○○○○○○○○○○○○○○○○○○○
调平与调平协调的要求不是绝对的。有时为了不损害法的意思,有些地方会出现整平与整平错位或整平与整平错位,也可以通融。在运用排比、押韵、引用等特殊修辞手法,运用成语、典故等固定句式的情况下,可以适当放宽平仄的格律要求。
此外,还有六个比较重要的禁忌,即六种应该尽量避免的情况。现简述如下:
1.避免同时到达
这是就上下分句的基脚之间的关系而言。严格来说,马蹄韵可以作为多分句组成的对联的句尾横线排列的规则。所谓马蹄韵,是指双脚平放,排列如马步,后脚跟随前面脚印的句子。其平摊格式为:平摊平摊平摊平摊平摊平摊平摊平摊平摊平摊平摊平摊平摊平摊平摊平摊。但笔者认为,从楹联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出发,考虑到“楹联无定句,句无定词”的特点和楹联句式的复杂性,对句脚平排的格律要求也可以是“无同时止”作为规则。准确的说,这个规则有两个要求:(1),每边两到三个条款,要求所有条款不能同时结算。(2)每边有四个以上分句的,要求每个分句不能有三个连续句(上下分句连在一起,可以用中间分句段的情况除外)或三个以上句同时结算。这种规则在理论上简洁明了,应用灵活,既体现了原理与理论的结合,又容纳了在水平基脚问题上的几种主要的不同意见。以每边五分之一的长对联为例。按照“马蹄韵”的规律,正字法只有两种,即偶而平,偶而平(在中间分句),还有一种变体,* *。按照“不同时留”的规律,那么,就是平齐,平齐(中段),平齐,平齐。
2.避免同时结束
这是根据上关节脚和下关节脚之间的关系。准确地说,这个规则也有两个要求:(1)不管一副对联有多长,有多少个分句,都要求对联的最后一个字要无声;底线要求平尾。一般不能以平淡的声音结束,以吱吱的声音结束。(2)上下联不能同时结尾,即上下联的最后一个字不能同音或同音。
3.避免三条平尾或三条窄尾
意思是一句话的最后三个字要尽量避免。比如“坐莲台因渊”,如果把“坐”改成“登”,就变成三级尾了。再比如“依法修行才能入道”,如果把“能”改成“能”,那就是三尾了。三个平尾或者三个平尾的单调没有区别。为了体现理论上的一致性,两者都应该是禁忌,而不是只有三个平尾没有三个平尾。
4.避免孤独或寂寞
意思是在五言或六言的句子中,要尽量避免全句只有一个平音字或只有一个含糊的音字。比如“一切顺利”,如果改成“一切顺利”,就是孤独;又比如:“菩提现已熟”,如果改成“菩提现已圆”,那就是孤独了。这里,笔者就简单讨论一下孤独的问题。在作者看来,对联法不必完全遵循传统的诗法。从对联律的角度来说,定义“如果五言或六言的句子只有一个平声”更简洁合理。因为:第一,这个定义对水准的要求普遍有点宽松,符合对联律的发展趋势。其次,按照传统的诗法,所谓的独处应该是在句脚之外,但是对联和现代诗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对尾字(句脚)的平仄要求不同,不要求押韵,所以在对联中,尾字(句脚)不必单独画。第三,从字面上看,孤独是一种。如果孤独的字面意义和实际意义完全一致,将有利于理解和操作。传统诗歌韵律的孤立性是:在五字同层七字同层的句式中,如果句中除韵外只有一个字是平仄字,则犯“孤立”之罪。这个定义,实际上已经用一两个句式把孤独搞死了(具体来说,就是把“平且平”这五个字改成了“平且平”,七个字改成了“平且平”,所以,“顾平”这个词必须辅以解释,这样人们才能实际理解和操作它。第四,五言联方面,如果只有“偶平”是平的,那么我们来看看“偶平”,对比一下这两种格式。从平与平的死板与单调来看,是什么?第五,现代诗以五七言为主。所以,在六字联中,无法解释传统诗词韵律中的孤独概念,在六字联中,也可能有孤独。
另外,平淡或者孤独,和平淡单调没什么区别。其实古今诗词楹联的作者,不管是孤独的还是寂寞的,如果可以,都是可以避免的。因此,将二者同时作为禁忌,既体现了理论上的一致性,也源于现实。顺带一提,根据作者的上述定义,平或孤的现象其实只存在于五言六句中,因为在七言以上的句子中,如果遵守平与孤交替的基本要求,就不会有平或孤。
5.避免同音异义和异位同音异义
对联中允许重叠或叠字,这是对联中常见的修辞手法,但重叠时要注意保持上下对联一致。比如“事多”对“红尘滚滚”,其中“事多”对“滚滚”是重叠词的反义词;另一个例子是:
修行是修心,心的空虚是涅槃的彼岸;
见因如见果,果苦如地狱。
其中,“修”与“见”相对,“实”与“如”相对,“信”与“过”相对。但对联中要尽量避免同音异义。同音异义是指同一个字出现在上下两部分的同一位置,如“法界”对“世”,“悟”对“魔”。但是,有些虚词是允许的(即使太好了等等。),如:
漏网之鱼,世上有时有;
天空中没有鸟。
异位词是指同一个词出现在上下两部分的不同位置。比如:
产业不能流动就不要贪;
不要因为命运相同而讨厌人。
如果把最下面一行的“莫”字改成“不”,就和最上面一行的“不”字不一样了。
同音异义是对联的禁忌。但是,有一种特殊的异位倒易格式是允许的,例如:
没有满月就没有月亮,它跟着你;
虽然有盛开的花,你让它落下。
对联中的“它”是“你”,即异位、互重。
6.避免同义对立
同义对立,又称双手交叉。所谓禁忌同义相对,是指上联和下联相对陈述,其含义应尽量避免相同。比如《旭日东升》对《旭日东升》,《历史》对《历史》,《中华千古秀》对《赤县长春图》都是一手。当然也有一些非中心词(尤其是虚词)双手交叉,或者在对联中双手交叉的比例很小,无伤大雅。有些意思相近的句子是相对的也不错。
纵观对联基本格律的六要素六忌,笔者认为现代文学的主流是散文(或自由体),其总的趋势是进一步向散文文化方向发展。时代潮流中的对联也摆脱不了这种影响。因此,对联的基本格律虽然不能人为地废除和否定,但它确实有松散、灵活、变通的必要和客观趋势,特别是在其平仄上。但是,无论如何,语言的语气是不可避免的客观现象。所以,虽然可以放宽,但没有必要也不可能人为取消。同时,由于楹联的平级要求是在继承传统诗法的基础上发展和适应的,目前对楹联的看法仍不一致,更有必要对其进行适当的讨论和界定。
资源/问题/358777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