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怎么学最有效?

近年来,随着艺考热潮和素质教育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开始学习民族乐器,学习古筝的人数居各类民族乐器之首。这对古筝的繁荣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也让我们民乐的普及感到很欣慰。一、良好的学习兴趣是学好古筝的基本兴趣,是人主动探索事物的认知倾向。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指出:“知者不如知者,知者不如乐者。”意思是:对于知识,知道的人不如喜欢的人,喜欢的人不如沉迷其中并以此为乐的人。推而广之,学琴也是一样。兴趣是青少年学习的主要动力,而学习古筝的关键是培养孩子弹钢琴的兴趣。一般孩子刚开始学的时候,觉得新鲜,古筝的音色也很美,兴趣很容易培养。但时间长了,总会练一些练习曲,再加上左手按弦的疼痛,开始退缩。如何把孩子的短期兴趣培养成稳定的兴趣?我的做法是在教学中加入一些耳熟能详的曲调,比如《小燕子》、《南泥湾》,让孩子学会后回去弹给父母听,满足他们表达的欲望。另外,我会在课堂上放一些儿童古筝比赛和演奏的视频,让他们观看同龄孩子的精彩演奏,通过榜样示范培养孩子的兴趣,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二、掌握正确的方法是学好古筝的关键。任何学科要想进步都需要技术。学习古筝也不例外。对于初学者来说,掌握正确的方法非常重要。如果是错误的演奏方法,一旦成为习惯,就会严重影响训练和演奏水平的提高。一般来说,初学者应该知道正确的姿势、手型、手指方向和弹奏方法。姿势多为坐姿,一般坐在钢琴右侧,身体中心与一号琴码对齐,腰部与面板同高。身体离侧板大概一拳的距离。双腿分开成“放松”的形状。手形是半握拳形,是休息姿势,就像婴儿睡觉时的手形。演奏时,手指的方向与筝的平面平行,要求甲的正面接触琴弦。每个手指的弹奏方向基本与筝弦平面垂直,发力点在远端指关节处。笔者现在教学的初级课程是赵老师编写的《古筝实用教程》。在本书的实践中,赵老师将科学的运动学原理与人类的自然生理特点相结合。在勾持、抹持练习中加入了重力弹奏、展开折叠、转腰等技巧,解决了初学者的很多通病,让很多天赋差的孩子也能学好古筝,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三、丰富的表现力是学好古筝的必要条件。演奏者的音乐表现力具有决定性的意义。优秀的古筝演奏家往往能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使人身临其境,情景交融,塑造生动的艺术形象。如何提高音乐的表现力?笔者认为,首先要有正确的古筝演奏技法,音准和节奏的正确把握,左手揉、滑、按、颤技巧的运用。尤其是传统音乐,每个流派都有不同的风格。如果你想细腻地展现每个流派的特点,就必须用左手按弦。这就要求演奏者有较高的音乐感受能力和听辨能力。在此基础上,还要加上演奏者对音乐的理解、时代背景以及音乐所表达的内容,这就要求演奏者有较高的文化素养。所以我建议学钢琴的孩子一定要多读一些人文艺术方面的书,开阔眼界。如果有可能,最好学习舞蹈、绘画等相关学科,做到内外兼修。再者,丰富的表现力还要求演奏者有丰富的肢体语言,让所有的手势都给人美感,因为古筝演奏是一门视听艺术,观众不仅要有听觉享受,还要有视觉美感。作者有幸欣赏了王中山先生的现场表演。他帅气的台风,深情的情怀,大气的表演,都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就是一个优秀表演者的魅力。四、合理安排钢琴练习时间是学习古筝的重要保证。一般要求初学者每天练琴两小时以上,但有的孩子一周能练到不到两小时。玩的质量可想而知。现在孩子课业负担重是一个现实问题。但笔者认为,孩子学琴慢与家长没有很好的监督有很大关系。家长要给孩子一个科学的练琴时间,做到学琴和学琴兼顾。1,定点定时:小学阶段的孩子可塑性很强,良好习惯的养成可以让他们受益终身。在这个时期,家长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孩子的学习时间,让孩子养成专心、定时的好习惯,避免用锤子互相敲打;什么时候学语文,什么时候学数学,什么时候弹钢琴,都要有详细的计划,并严格执行。如果孩子不能按时完成,看电视、玩游戏就无从谈起,以此来强化孩子的时间观念。2.坚持:坚持上课和练习是保持学习热情的唯一途径。如果孩子因为各种原因中断学习一段时间后再练习,需要对所学内容进行复习和训练,才能重新进入状态。这样的学习只能浪费很多时间,大大降低古筝的学习效果。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学习古筝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学琴者不仅要有浓厚的兴趣和坚持不懈的练习,还要有正确的方法和丰富的音乐表现力。这些必须相辅相成。只要做到以上几点,并且能够合理安排练习时间,我相信每一位学员都能够弹好古筝,让古筝这一民族乐器发挥出应有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