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小说《隔膜》简介

《隔膜》作为叶圣陶的早期作品,不同于他后期的作品。众所周知,作为“文学研究会”的创始人之一,叶圣陶的小说带有浓厚的“为人生”的色彩。我们来看看他的几部成名作,比如《倪焕之》、《麻烦中的潘先生》、《滥打三五斗》、《饭》,都表现出对社会的强烈关注。叶圣陶和鲁迅、沈雁冰、王统照等文学研究会的其他成员一样,把文学作为真实的作品,密切关注社会问题,被吸收到早期“社会问题小说”的创作队伍中,成为“成熟最快、最有代表性的一批”

隔膜之于叶圣陶,犹如野草之于鲁迅。都是“独白”,穿越社会,穿越人物,穿越自己明显的风格,退入隐秘的内心,不求回应,不求歌唱,不求为人所知。他们只是想简单地记录下困扰他们的纠结思绪,让它们从笔中滴落,留在纸上,作为曾经拥有的回忆。

在阅读《隔膜》时,除了“音乐存储片”、“你的儿子”、“鞠躬”等略带时代特色的词语,我们看不出它所描述的情境离我们有多远。相反,我们似乎可以很容易地走进作家的内心,深入了解他的心情和他想表达的感情。我们和他之间同样的感觉并没有因为漫长的创作时代而消失。因为类似的感同身受的苦恼和困惑,也曾经纠缠过我们每个人。隔膜的感觉和我们是连在一起的,这也是它在80多年后依然能打动读者的深层原因。文章不长,几乎全部由叙述者叙述。只是在环境的概括中,简单勾勒出三个场景来支撑短篇故事的框架。至于具体情节,波澜未起,没有联系,也没有副题。作者

开篇自述奠定了整篇文章的基调和主题。所以这是一本看起来不像小说的小说,可以归为散文。因为如果把文章中的三个场景粗略地拿出来或者替换,把涉及的人物和对话都拿出来,文章的主题和基调一点都不会受到影响,仍然成立,但那样就变成了名副其实的散文,离小说体裁就太远了。这样古怪的小说,不仅在20世纪20年代,而且在整个现代文学中都是罕见的。

作者截取的三个场景是“见面”——亲戚的书房,“喝酒”——朋友的饭厅,“休闲聚会”——喧闹的茶馆,从复杂的社会网络体系中提炼出三种基本的社会关系:一是自己无法控制和选择的血缘关系,二是生活中可以互相照顾的熟悉关系,三是彼此无关的陌生人关系。三种关系是天意给的,自选的,难以称之为关系的。它们可以包含世界上几乎所有的通信。虽然他们有各自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浓淡,不能绝对的相提并论,但却给讲述者一种异常相似的感觉,那就是隔膜。你们是怎么认识的?只是你要如期回答我,礼貌的问候是程式化的但不能省略。找一些无关紧要的问题来掩饰尴尬,填补沉默,但说话人只是说了一句,好像已经尽了卸下责任的义务,所以并没有专心听答辩人的回应,充耳不闻,答辩人也是漠然无味。交流在尴尬中受阻,就像一条中间筑起了大坝的河流,波涛只在自己的小范围内盘旋。宴会怎么办?和不认识的人举杯聊天,就算推杯换盏,也只是一种言不由衷的应酬,所以各有各的心,言不由衷。拥挤嘈杂的公共场合,互相打招呼,大声说话,仿佛交情很深,一拍即合,但又互相关心,没有也不会有人发现,多了也不会有人惊讶,大家都是暖暖的无聊。三个场景概括起来就是无处不在的隔膜和无处不在的孤独,真的让人受不了。

《隔膜》描述了人类的荒谬处境,以及日常生活中一种无奈的存在方式。隔膜也是人无法摆脱的无奈处境。虽然我们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但我们彼此不认识,彼此关心,彼此关心,彼此都没有意义。其他人,和别人眼中的自己一样,只是沦为一个无足轻重、单调空洞的行动符号。人就是这样与自己绝缘的群居孤独无助的动物。这种近在咫尺却远在天边的疏离感,令人恐惧。人们不得不面对麻烦和困难,避免与群体接触。不就是绝境中的绝境,斗争中的斗争吗?

隔膜是人与人之间的墙,人为了自卫而筑起的墙,成了不可逾越的隔膜。人们成为世界上彼此的障碍、累赘或危险品。大家都在防范危险,但在保持彼此的距离上却有着高度的默契,自觉自愿地加深和拉长原有的差距。

《隔膜》中的叙述者被那些无聊而无意义的交流,那些“储乐片”式的对话和交流,以及自己无法摆脱的尴尬处境所困扰。在与亲人的回忆中,“我就像漂流在一个无人的小岛上,我就像陷入了一场孤独而永恒的劫难,那种孤独和彷徨的感觉多于痛苦,渗透到我心灵的每一个细胞,让我迷茫和困惑。在一个来访的朋友家里,“我觉得他们各有各的心事。他们为什么要深藏不露,用音乐存储片独家说话?“这是不可解的。”“我没有别的希望,只希望时间快走,熬过这两点。”在拥挤的茶馆里,“我想探究他们每天聚集在这里的原因,却得不到。”他们想认识什么人吗?没有,因为我没有看到两个人在那里尽情地交谈。他们想讨论什么吗?不会,因为我听他们的对话,不需要明辨是非,不需要任何答案,没有什么是他们的结果。“这是心与心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人和刺猬一样,冬天想互相依偎取暖,但倒挂的荆棘让他们难以靠近,只能处于若即若离的状态,沉闷的心情永远无法改变。

在个人与他人的问题上,每个人都想把别人当成物与物,同时又想摆脱被别人当成物的地位,让人感到压抑,所以人不得不处于一种紧张甚至冲突的关系中。“别人是我的地狱”,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别人的眼皮底下,处于从属的地位。这才是《隔膜》想要表达的深意。

作为一个1920年代的现实主义作家,一个以文学介入生活为宗旨的知识分子,叶圣陶的《隔膜》是一个意外的收获。没有恼人的社会问题,没有底层民众的悲凉,没有铿锵有力的抨击和批判血换墨,却是缓慢而持久的隐痛。不是为了展示什么,不是为了教育谁,只是单纯的记录自我感受。这是作家真实和文学真实的成就,在原生态中以其强大的生命力打动了读者。通过文本,我们理解80年前的作者,80年前那种喘不过气来的空虚和骨髓的孤独,并不为此感到惊心动魄。也许,喧嚣中的孤独,孤独中的陶然是一个人类永远无法解开的谜!

叶圣陶(1894 ~ 1988)现代作家、儿童文学作家、教育家、编辑出版家;原名邵云,字圣陶,江苏苏州人。他是继鲁迅之后新文学运动初期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他也是近代著名的教育家。1914年出版文言小说10余部。1919年加入新潮社,1921年参与成立文学研究会。叶圣陶从1921开始在上海、杭州、北京的中学和大学任教。从1923开始从事编辑出版工作。曾任商务印书馆、明凯书店主编,主编《文学周刊》、《小说月报》、《中学生》等多种重要刊物,发现、培养、推荐巴金、丁玲、戴望舒等作家。他还出版了许多诗歌、评论和作品,主编了几十部中小学语文教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致力于文化教育的领导工作,历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副部长、中央文史馆馆长、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叶圣陶的文章:

(一)创作经验

1.20世纪20年代,先后出版短篇小说集《隔膜》、《火》、《线下》、《在城里》、《百看不厌》和长篇小说《倪焕之》。他的《隔膜》,出版于1922年3月,是新文学史上第二本短篇小说集(第一本是郁达夫的《沉沦》)。他早期的小说多描写知识分子和普通市民的灰色生活,代表作有《麻烦中的潘先生》等。后来转而吸收与时代斗争有关的重大题材,如《夜》、《倪焕之》等,深刻反映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前后的社会现实。他的小说呈现出一种简单而冷静的艺术风格。从1925到20世纪20年代末,叶圣陶的创作取得了全面的丰收。叶圣陶这一时期的创作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全新特征。最了不起的是迅速而直接地描绘了革命斗争的英雄画卷,以饱满而强烈的政治热情歌颂了群众运动的宏大场面。这使得他这一时期的作品充满了强烈的时代感和战斗精神。被茅盾誉为“三足鼎立”的《倪焕之》是新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革命现实主义代表作。

“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参加爱国抗日活动,发表了《滥打三十五仗》等著名短篇小说,技艺日臻纯熟。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移居四川工作生活,以散文和文学评论为主。主要散文集有《脚步集》、《活不累》、《西川集》、《十记》等。他的散文感情朴实,意义隽永,语言干净,大部分都有扎实的社会内容。《莲藕与荠菜》、《五月三十日的一场骤雨》、《牵牛花》、《春联》等等都是各具特色的散文名篇。

2.叶圣陶也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先驱。《稻草人》这本童话集,表现了劳动人民的疾苦,但有时气氛低沉悲伤。《古代英雄石像》是后来的童话集,集中展现了人民团结起来反抗暴力的集体力量。他的童话构思新颖独特,描写细腻写实,现实内容丰富。鲁迅说,叶圣陶的《稻草人》为中国的童话开辟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创作之路”(表译者的话)。

(二)创作主题和风格

1.谈及自己对小说的态度,盛涛常常喜欢说:我只是如实写罢了。这是作者的自白,我们应该相信。但是,在他早期的创作中,除了“如实地”取材、描绘之外,还有别的东西,我们称之为理想。这个理想还是挺符合的,逃不过细心读者的眼睛。后来有了更多的经验,更强的想法,更高明的手法,才创作出真正“如实写”的作品。好像有人说法国现实主义在俄罗斯变味了,就是加了一种理想色彩。如果这句话没错的话,圣陶早期的风格可以说是接近俄罗斯,后期可以说是接近法国。因为是“如实写的”,所以是客观的。他的小说很少取材于他自己和他的家庭,他也不怎么用他的第一套衣服,他的写作风格也不经常感情用事。但他有他的理想,这些理想经常出现在人物的对话和作者对人物或事件的解释中,尤其是在他的早期作品中。爱和自由的理想是他早期小说的两大基石。这是新文化运动初期的思潮;但是,如果他能在艺术上表现自己,他会比一般人走得更深。

2.自由的一面是解放,另一面是尊重个性。圣陶特别关注妇女和儿童。他写了被压迫妇女的悲伤,如农妇、童养媳、歌手和妓女。《隔膜》第一部《人生》讲的是一个农妇。他也对中产家庭主妇的顺从和辛酸有所怜悯。《春游》(在《隔膜》)中已经透露了一些反抗的消息;在两封信中,更明确了女性不是“笼子里的画眉,花盆里的兰花”,也不是“超人”;她“只是一个与所有人类平等的人”。后来他还在《永不厌倦集》中写了两部小说(遗腹子和小妹妹),描写了重男轻女的传统对女性的压迫。盛涛当小学老师已经很多年了。他最了解孩子,最关心孩子。他认为孩子不是让我们玩耍娱乐的,也不是让我们防老的。他们应该有自己的地位。他们有他们的权利和生活,我们不应该嫌弃他们,也不应该把他们当成我们的具体。《哭》(在《火》中)是以女婴的口吻激烈抗议;在圣陶的作品中,这是一段只有看到的激情文字。他向往“艺术生活”,自由自在,发展个性;但是现在我们的生活被困在某些模式或方式中。盛涛讨厌这些模式或方式;在这些方面,他“只觉得一个虚幻的自我被一个广大的幻象所包围”(参见《隔膜》中的不快乐感)。

3.圣陶小说的另一面是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圣陶后期作品(大概是从《线下》后半段开始)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写实的完成。盛涛的生活和时代都在变化。他的目光从村镇转向城市,从儿童和妇女转向战争和革命的一面。胜涛写得最快,但绝不马虎。他在《倪焕之》的《自录》中说:“掂量文字的习惯越来越深”,我们可以知道他平日的态度。他最擅长的是结尾,他的作品几乎没有不优雅的结尾。他自己曾经吹嘘过;钱杏邨先生还说,他的小说“常常在收藏的地方,让人感到无忧无虑。”

4.1921年初,文学研究会在北京成立。叶圣陶是创始人之一,后来成为其骨干成员和创作有成就的代表作家。他强调文学必须反映生活,关心人民疾苦,同情受压迫受损害的人;他的创作体现了文学研究会“为人生”和“血泪”的文学宗旨。叶圣陶长期从事小学教育,对旧中国的教育领域非常熟悉。在他写的近百篇短篇小说中,超过三分之二与教育有关。这就构成了叶圣陶创作的一个独特领域——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教育文学。叶圣陶教育文学的民主性在于他对封建教育的清醒透彻的认识和对腐朽的旧教育的大胆否定。叶圣陶教育文学的民主性还表现在儿童形象的生动性上,表现了封建社会儿童悲惨、不幸的遭遇及其身心受到的压迫和痛苦。喊出了被封建教育束缚和禁锢的孩子们的心声和愿望,要求全社会尊重、关爱、同情和理解儿童,让他们获得发展天性的自由。这是叶圣陶民主教育文学的又一重要表现。他的作品表达了中国人民对自由、民主、解放和平等的要求,这与五四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运动是一致的,对推动革命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总的来说,叶圣陶五四前后的作品属于批判现实主义。(朱自清、叶圣陶)

(3)语言艺术风格:

1.在中国新文学史上,叶圣陶是一位风格独特的作家。近距离的观察,客观的现实主义,庄庄和谐的笔触,简洁凝练的文学语言,都构成了叶圣陶现实主义创作的艺术个性。叶圣陶艺术风格最突出的特点是客观冷静地看待生活,细致准确地观察生活,真实地按生活本来面目再现生活。他非常重视细节的描写,这在他的创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些生动的细节离不开作者对现实生活和自然现象的反复深入的观察和思考。叶圣陶丰富的生活经历为他的细节描写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庄重、严肃、轻松以及幽默的结合,能使它们和谐地交融在一起,并熔铸在自己的作品中,这是叶圣陶艺术手法的又一特色。

2.叶圣陶是一位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他“一向注重语言”(叶圣陶文选自述),以平实、朴素、简洁、精练的文学语言著称。他的语言朴实无华。他很少使用丰富浮华的词语。即使在五四前后的“全盘西化”浪潮中,也很难在他的作品中找到又长又别扭的欧化句子。他特别注重锤字炼句,自称有“斟酌用词的习惯”。在遣词造句上,他始终做到短小精悍,准确恰当,精炼纯粹,达到了以少胜多的极富表现力的局面。

三、叶圣陶的兴趣:

(1)写童话的原因:他大力提倡白话文,是我国语文教材改革的先驱,主持编写了新中国第一套通用教材——全国中学和师范学校语文教材。叶先生是我国语文教育的前辈,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叶圣陶热爱学生,热爱教学,学生的童心、童真幻想、童心时刻感染着他。这时候他读了鲁迅的《二十四孝图》,说童年的一个小伙伴,因为只会读《人生之始,性本善》,觉得人生无趣,缺乏生机和希望,甚至死去。于是,为孩子写作的愿望萌发了。他拿起一支笔,成为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第一人!

(2)酒:叶圣陶(1894-1988),著名教育家,酷爱酒,嗜酒如命,一生留下了大量的酒词。这篇文章介绍了几个他喝酒的趣闻。

文友鸡尾酒会

20世纪30年代,叶圣陶在上海明凯书店主编《中学生杂志》时,他的同事中有许多好酒客。叶圣陶和丰子恺等友人发起成立了文学友人招待会,由叶圣陶任会长,规定只有一顿饭能喝5斤以上黄酒的人才能申请入会,每周末举行入会晚会。当时,钱君匋也是明凯书店的编辑,他想加入这个俱乐部,但他只有三磅半的酒精,他不确定他是否能被批准加入这个俱乐部。有一次他问已经是鸡尾酒会成员的丰子恺,是否可以加入俱乐部。丰子恺觉得没有把握,说要请校长叶圣陶做决定。当丰子恺向叶圣陶汇报此事时,叶圣陶幽默地说,陶俊喝酒应该打七折,即使他是预备党员。事后,叶圣陶和鲁豫钱君匋幽默地对他说,“你也是酒会的一员。你要锻炼自己的酒量,努力改掉晨报上的‘准备’二字!”

醉酒经历

叶圣陶一生酒量很好,但自制力很强,醉酒记录很少。据叶圣陶的儿子叶志成说,从他记事起,叶圣陶只醉过两次。一次是1946 165438+10月30日,朱德总司令六十大寿。当时住在上海的叶圣陶应邀出席朱总司令的生日午宴。因为过于激动,被中国上海办事处的两名工作人员灌醉后护送回家。

还有一次抗战时期我在武汉大学,武汉大学的一位英国教授雷纳听说叶圣陶很会喝酒,想和他比试一下。他特意邀请叶圣陶去他的公寓喝一杯,叶圣陶欣然前往。当时也是中午,不清楚他们是怎么喝的。下午太阳落山时,叶圣陶跌跌撞撞地回家了。叶志成上前扶起,笑道:“我在说话(吴是‘没关系’的意思)。”躺在后面的卧室里睡着了。事后,叶志成得知,雷纳教授是先喝醉的,但他在自己的公寓里,叶圣陶走了很远的路。

海棠雅居

新中国成立后,叶圣陶任出版总署副署长、教育部副部长。他在北京的公寓院子里有一棵海棠树。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叶圣陶总是在每年海棠花盛开的4月19日,邀请朱光潜、俞平伯、王等至亲好友小聚。这个时候,俞平伯总是带一瓶桂花酒,朱光潜则带一瓶白兰地。在准备好的开胃菜里,主人一定要有叶圣陶做的酱鸭。他们赏花饮酒,交心畅谈,花香酒香沁人心脾。这个场景是喝酒的最佳环境,超过任何星级酒店和餐厅。“十年内乱”期间,叶圣陶、俞平伯等人受到迫害,“海棠雅集”自然举步维艰。

叶圣陶去世,享年94岁,可谓高寿。除了心胸开阔,善待生活,适度饮酒也是他长寿的原因之一。叶圣陶虽然能喝5斤以上的黄酒,但大多数时候只是多喝一两白酒解瘾,可见他自制力很强。叶圣陶晚年是幸福的。他喜欢每天晚饭时喝一杯绍兴黄酒或葡萄酒,他爱酒爱到生命的尽头。

(3)叶圣陶和朱自清

叶圣陶和朱自清相识于1921的秋天。叶圣陶和朱自清志趣相投,都是文学研究会会员,很快就成了好朋友。叶圣陶隐居上海,朱自清居北平,一南一北,但鱼鹅不尽。8月1948,朱自清不幸因病去世。8月30日,叶圣陶、陈望道等人联合清华校友会为朱自清举行追悼会,并在会上致辞,哀叹失去了一位文坛领袖和挚友。打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