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语言发育缓慢,家长该怎么办?
★导致宝宝说话晚的原因有哪些?★
1.解决这个问题
这是最常见的原因。父母通常认为宝宝还小,不哭不闹就好,跟他说话也听不懂,就各行其是。或者年轻父母忙着刷朋友圈,无暇顾及宝宝。在这样一个无声的环境中,没有良好语言环境的刺激,宝宝自然会慢慢学习。
2.孤独症
自闭症宝宝会有不正常的言语和交流。如果宝宝有疑似自闭症的倾向,家长最好及时去医院。
3.智力迟钝
智障宝宝往往不能理解和表达文字的意思,模仿能力差,所以呈现给父母的是一种不会说话的状态。
4.除了这些原因,遗传、听力障碍、脑残、监护人口音太多等。也会导致宝宝说话晚。
★父母能做什么?★
那么,如果宝宝真的有语言障碍,除了及时就医,家长在家还能做什么呢?
改善和调整宝宝的家庭养育环境。
1.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全面发展,千万不要忽视语言的发展;
2.当孩子被确诊为语言障碍时,家长要积极面对,让宝宝生活在温暖健康的家庭环境中;
3.如果孩子在多语言环境中长大,尽量用同一种语言交流,统一语言环境;
4.日常交流中,家人说话不要太快,给孩子足够的反应时间;
5.创造良好的沟通环境,增加孩子主动沟通的意愿,建立适当的沟通方式,如使用手语或口语。
家庭言语训练
1.注意力训练
让宝宝听不同的声音来训练他寻找声源的能力和反应速度。父母可以不断改变声音的方向和强度。如:拨浪鼓,敲玩具鼓,使用各种有声音的玩具。
2、不同事物理解训练
家长可以通过不同的玩具和物品,如纸巾、茶壶、毛巾等,让宝宝了解身边生活用品的名称、用途和属性。
3.多和宝宝说话
这是开发宝宝智力和语言的最好方法,也是最经济最好的实施方式。和宝宝说话时,语调要稍高,语速要慢,同时要配合明显的表情或相应的动作和物体。这样容易吸引宝宝的注意力,也容易让宝宝理解。吸引宝宝的注意力很重要。如果宝宝的注意力在其他方面,虽然你在不断地和他说话,但是对于宝宝来说,你的说话是无效的,不能引起他的反应。
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一切,都是通过清晰、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给孩子的。比如吃饭的时候可以说“哇,多好吃的饭啊,宝宝闻到了”和“好吃吗?”,并配合听觉、嗅觉、味觉、视觉等感官刺激,促进宝宝的体验。
学习儿歌
每天安排一些时间听儿歌,和孩子一起唱。在唱歌的过程中,可以配合相应的手势和舞蹈,帮助孩子理解歌词的含义。
5.多和孩子一起做户外活动。
带孩子去公园、动物园、游乐园,不仅能促进与其他同龄孩子的交流,还能激发他们的知识潜能,拓宽他们的知识面。
口腔功能锻炼
1.提供食物多样性,慢慢改变食物的特性,锻炼咀嚼能力;
2.在游戏活动中练习口语动作:
呼吸游戏
呼吸练习对宝宝的发音很重要。让宝宝学会用吸管喝水,吹泡泡,是经典的语言训练游戏。但家长在操作时要注意转化的方式。比如吹泡泡可以转化成吹纸,吹蒲公英,吹在脸上。
嘴唇和舌头游戏
嘴唇和舌头的运动对宝宝的发音也很有帮助。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唇舌游戏,比如舔嘴游戏。当你吸嘴的时候,你可以发出很多不同的声音,比如“巴,不”。让宝宝模仿嘴,发出不同的声音。还有抓舌头的声音,比如我们喂小鸡小狗时发出的声音。这些声音一般是连续的、响亮的,孩子更感兴趣。
我们也可以用食物来引导宝宝做各个方向的舌头运动,促进舌头的灵活性。比如将海藻或小米(选择宝宝已经添加的食物)粘在嘴唇两侧或上下,让宝宝伸出舌头去舔。或者像玩游戏一样,在宝宝面前表演嘴唇和舌头的活动,让宝宝模仿。
健身运动
给宝宝设置一些体能相关的游戏,如爬行、翻滚等,可以增强宝宝的运动能力,提高宝宝的肺活量,对宝宝的发音也有帮助。而且宝宝在物理游戏中更容易兴奋,兴奋的时候往往最容易发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