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游戏中构建大班幼儿数学教育

儿童对数学的学习依赖于他们对生活中具体事物的反复自由探索和亲身体验。只有通过与环境的互动,儿童才能逐渐内化自己的数学经验,并为发展而建立自己。当孩子在生活中发现问题,逐渐学会运用自己掌握的数学概念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数学自然就产生了。同时,这种科学客观的思维方法也就自然而然地建立起来了。一、引导孩子从生活中发现数学,激发兴趣。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我们周围的各种事物都可以为我们提供大量的数学信息。例如,孩子们发现轮子是圆的,许多房子的屋顶是倾斜的。回家的路上可以找到各种数学信息(几辆车,几个行人,几朵花)和幼儿园里的各种数学信息(几扇窗户,几张桌子,几把椅子,几个孩子)。还可以了解物体的形状、大小、颜色、上下、前后、左右等物理和空间方位,得到时间与事件序列的关系(如什么时间起床、吃饭、上幼儿园、上学、睡觉等。)以及做操时如何按身高排队。这些数学信息或散或藏,但都真实地存在于我们身边,只是需要我们引导孩子去关注和体验。生活中的体验过程也是从熟悉的生活场景中唤起孩子的生活体验和感受的过程。孩子在潜移默化发展的同时,也发现了身边的各种数学。因此,应从儿童生活中熟悉的数学问题和有趣的数学现象入手,融入到儿童探索周围现象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儿童感知量与量、数与量的关系,理解物体的空间和图形的知识,探索事件的发展与时间的关系,引导儿童在现实生活中尝试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游戏中的一些简单问题,体验数学的重要性和乐趣。第二,为孩子在生活中学习、运用、做数学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皮亚杰认为,3-6岁的儿童属于前计算期,思维以自我为中心,比较直观,抽象思维刚刚萌芽。所以,孩子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只有通过反复的操作和多次的亲身体验才能内化,才能获得数值经验。也就是说,儿童对数学知识的掌握不是来自于被操纵的对象,而是来自于儿童在操作过程中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行为和活动,从而发现和建构数学关系。因此,教师要创造适合儿童的环境,提供有意义的操作材料和机会,鼓励儿童发现和交流,丰富儿童的数学经验,促进儿童逻辑思维的发展。1,已有的生活经验是孩子理解数学知识的基础,是孩子接受新知识、形成亲和力的知识准备。只有当他们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正确的体验,才能找到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的结合点。因此,在现实生活中,要注意创设与教育目标和内容相关的物质环境,引导孩子积累相关的生活经验。比如,为了让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包含更多的数学知识,我们把孩子的学号统一放在孩子生活用品、学习用品、门禁卡、晨检包的插卡位置上,让孩子像熟悉自己和别人的学号一样熟悉自己的名字。在学习相邻数之前,让每个孩子找到自己学号的邻居,手拉手告诉大家,你学号的邻居是谁?在学习奇数和偶数之前,让孩子拿到和他们学号一样多的雪花,并把它们两两放在一起。他们最后发现了什么秘密?比如,在学习分类之前,我让孩子根据“篮子”的标记整理桌面玩具,这些篮子有时是不同的颜色,有时是不同的形状。实践证明,这种教育方法是可行的,是孩子学习和运用数学的好方法。2.环境应提供各种操作材料。数学活动区是儿童观察、操作、探索、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的最佳场所,也是训练儿童听、看、想、做、用、收数学活动的智力技能的最佳教育活动。因此,我非常重视数学领域的材料交付。我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投放一些能激发幼儿主动探索的有意义的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自由选择活动的材料,自己决定活动的内容和方式,观察操作的材料,用自己的感官感知和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比如打扑克,是大人小孩都喜欢玩的一种娱乐。孩子们可以通过玩扑克游戏获得很多数学知识,比如孩子通过传牌练习分类,通过排队牌练习规则排序,比较大小,找到正确的,数字的加减等。扑克游戏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游戏活动,也是对孩子进行数学教育的好方法。下围棋也是孩子喜欢的娱乐方式,它的骰子包含了一些数学知识,但是和单个孩子玩久了相比会比较枯燥,所以我会采取自己换骰子的方法。比如,当孩子在学习4以内的数字之间的关系时,我会把骰子做成六边形,用不同的图案和颜色画出来。如果有的孩子画了三颗红星和一颗绿星,可以数一数下棋要走多少步,让孩子学会互相一致的点数,知道1是4。玩一段时间后,我会根据教育的内容进行学习。它是学、做、用数学的综合活动。在数学区环境的营造上,我非常重视挂图上图片的展示,用生动大方的图片展示数学知识、数学故事、数学童谣。比如我在学习5的作文时,在数学区展示了这样一个数学故事图,有5只鸟,其中2只鸟在飞,3只鸟站在树上;有4只鸟的头在右边,1只鸟的头在左边。三只鸟红两只鸟绿,让孩子通过观察、探究、学习,不仅掌握了一定的数学技能,还发展了口头表达能力。第三,将数学应用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主动学习。10个家庭中有10个孩子希望将教育渗透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发挥整体的教育功能。这是大家一致认同的教育观点,数学教育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也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建立数学概念的过程,其实就是孩子学会用新的视角看待和描述周围世界的过程。数学很抽象。比如1可以指一个人,一棵树,一朵花。数学本身没有实际意义,但当它与客观事物相结合时,就有了全新的意义。在孩子眼里,数学概念一旦建立,他们以前看到的具体的东西,比如树、房子、汽车,就可能变成两棵树、三栋房子、四辆汽车,他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东西突然有了新的含义,从而可以用新的视角去理解和描述周围的世界。当数学融入了他们的头脑,就成为了别人观察和思考的基本方式。孩子是在这种观察-发现的方式中感受数学的,这本身就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过程。2.在游戏中积累数学经验。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和生动活泼的游戏结合起来,可以让孩子自发地应用数学,获得有用的经验。例如,积木游戏包括空间关系。在搭建的过程中,孩子可以在游戏体验中获得数字和形状的经验和知识。玩沙子和水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孩子们通过在各种形状的容器中盛沙子和水来感受容量守恒。沙和水混合后,还可以建成各种立体模型,让孩子感受不同的空间形态。在各种角色游戏中,有大量学习数学的机会。例如,在商店游戏中,孩子可以对商店进行分类,并在买卖的过程中学习加减数字。其他的,比如抢椅子,也可以让孩子比较10以内数字的个数和大小,学习数字的构成、加减和序数。在游戏中,随着愉快的情感体验,获得了数字和形状的经验和知识,形成了最初的数字概念。3.欣赏数学故事和数学儿歌。为了丰富数学活动的形式,激发孩子们对数学的兴趣,我们有意识地收集整理了许多生活化的数学故事、数学童谣、包含各种数学关系的数学游戏,将相关的数学知识渗透到孩子们的生活中。比如,通过欣赏数学故事《骄傲的0》、《快乐的明天》,让孩子理解9和10的关系,正确理解时间概念。你可以通过欣赏“猪八戒分西瓜”来理解等分;通过欣赏数学童谣数数歌和拍手歌来学习1-10的数字。除此之外,朗朗上口的数学童谣如《开汽车》、《青蛙》都包含了不同的数学知识。4.我还在班里设立了一个“小统计师”,是每天早操前值日学生的汇报记录活动。目的是培养孩子的任务感,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帮助孩子理解、应用和迁移一些相关的数学知识。这个活动的做法是,值日生在早操前记录本班孩子的出勤情况,当天多少男生多少女生,并在天气卡上指出今天的天气。我觉得这个活动很有意义。孩子们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养成关心他人的良好性格。比如录班级出勤的时候,孩子发现有个孩子没来幼儿园,就会打电话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