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迷游戏的孩子会怎么样?

沉迷游戏的孩子会怎么样?

沉迷游戏的孩子最后会怎么样?孩子的教育要重视。问题说明孩子的成长还有提升的空间。父母应该多鼓励孩子。孩子的世界很纯净,分享一下沉迷游戏的孩子最后会怎么样。

沉迷游戏的孩子会怎么样?1父母看到孩子打游戏,很焦虑。有时候,很多家长会阻止蛇和蝎子之类的游戏。但其实游戏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游戏对孩子的操纵。很多家长可能看到孩子经常玩一些手机吃鸡,王者荣耀之类的东西,整天玩,不仅浪费时间,还会造成一些问题,比如视力不好,在大多数孩子眼里。很多家长都很担心。

我们需要知道一个基本问题,那就是孩子为什么喜欢玩游戏。很多时候,孩子喜欢玩游戏并不是自发的,因为这些孩子没有其他的娱乐形式,他们还需要一个很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友情。如果父母不和孩子交流,孩子就会找到一个小天地,放纵自己。有时候这种情况会发生在一些单亲家庭或者父母家庭。这是一种比较频繁的情况,除了这种情况,还有一种情况发生的非常频繁。

有些学生每天整天沉迷于网络聊天和网络游戏,不仅耽误了学习,还会在考试中闯红灯、留级甚至退学。他们浪费了他们的研究。长期沉浸在网络世界,也会导致青少年产生情感障碍和社会适应困难。心理上,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和坚持,记忆力下降,对其他活动缺乏兴趣,时间不够,情绪低落。

这些都导致了学习成绩的下降。沉迷于虚拟世界,容易诱发谎言,隐瞒上网的情况和程度,偷钱或盗用他人账号上网。很多沉迷于虚拟世界的患者会逃课,不惜一切代价撒谎上网。严重者可出现行为障碍,可能导致孩子逃学、不与人交往、暴力以及攻击性等异常行为。有些人甚至会滑向犯罪的深渊。

沉迷游戏的孩子会怎么样?2 01.游戏不是“洪水猛兽”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游戏方式、社交方式和理解世界的方式。

起初,人们玩纸牌、扑克、捉迷藏和扔手帕。

随着网络的发展,逐渐演变为手机游戏和电脑游戏。

去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小学生网络游戏认知态度行为研究报告》指出,

76.3%的学生从小学开始接触网络游戏。超过90%的学生认为网络游戏使他们的业余生活更加愉快,大约70%的学生认为网络游戏为幸福的生活带来了能量。

孩子想玩游戏,其实是他们正常的心理需求。

在BBC地平线系列纪录片《电子游戏真的有害吗?西蒙·库恩博士做了一个实验。

她将48名志愿者随机分成两组,一组安排玩《超级玛丽64》,另一组什么都不玩。

库恩博士发现,玩《超级马里奥64》的志愿者大脑中有三个区域的活动增加了。

这三个区域的活动被神经科学家称为大脑可塑性。

简单来说,就是通过玩电子游戏,增强玩家的大脑可塑性。

库恩博士还提到,电子游戏不仅能锻炼人的反应能力,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人的导航能力。

可见,网络游戏不仅能给玩家带来快感,还有很多潜在的好处。

相信很多人都玩过《我的世界》这款游戏,被称为“网络版乐高”。国外很多学校也把这个游戏引入课堂教学。

这款游戏之所以引人入胜,是因为基于其独特的创意,玩家可以通过里面的物品和方块创造出任何自己喜欢的场景。

玩家在《我的世界》中还原的大海场景

网游本身并不是“猛兽”。高质量的网络游戏还可以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父母讨厌网络游戏。第一,他们担心游戏会占用孩子的学习时间,孩子玩游戏会交到坏朋友。

另一方面,一些暴力、色情游戏充斥网络世界,容易把孩子引入歧途。

比如游戏中的杀戮和暴力,会让孩子混淆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

曾经看过一个新闻,一个13岁的男孩沉迷于“吃鸡”的游戏,模仿游戏中“跳楼”的桥段,半夜从自家阳台坠楼身亡,真是令人心痛!

但往往当这些悲剧发生时,家长只会先谴责游戏。

事实上,父母应该多想想:

为什么有的孩子玩游戏不影响学习和生活?

有的孩子通宵打游戏刷你的钱买装备?

甚至因为游戏丢了性命?

02.为什么你的孩子会沉迷游戏?

一款网游,打磨了很久才出来。

为了让玩家“上瘾”,游戏公司在设计游戏的时候充分揣摩了人性的弱点。

面对擅长操纵人心的游戏公司,成年人可能承受不了,更不用说的孩子们。

网络游戏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满足玩家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价值需求。

游戏设计的升级会让玩家在玩游戏的过程中逐渐获得成就感和肯定。

即使通关失败,游戏也会对玩家的挫败感进行管理,给出明确的方法,引导玩家继续完成挑战。

在现实生活中,孩子也容易出现失败和挫折,但不一定能得到及时的引导和心理疏导。

一项调查显示,近50%沉迷于网络的未成年学生认为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失败者。

所以有人会说,游戏是孩子逃避失败的最好方式。

但我认为,除了孩子在游戏中的成就感,游戏带来的及时反馈和积极鼓励才是“游戏成瘾”的关键。

在学习上,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通过努力成为最优秀的,但在游戏中可以做到。

在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敢于表达自己,但在游戏中,他们可以畅所欲言,完全做自己。

即使孩子有表达的需求,也不一定能得到正确的回应。

在《老师请回答》节目中,有一个男生叫浩浩。

浩浩进入高一后,说要成为一名电竞选手,辍学在家打游戏,每天至少玩16个小时。

起初,他的父母没收了他的电脑,切断了网络,却遭到了巨大而强烈的反抗,砸烂了电脑和电视。

父母只想断绝他玩游戏的念头,却从没想过郝好为什么要成为一名电竞选手。

专家深入了解后发现,浩浩的内心其实很孤独。

郝好的父母从小关系就不好。他上小学的时候,父母离婚了,后来又复婚了,但是家里的气氛一直很冷。

不仅如此,郝好的父亲也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他很少和郝好聊天。聊天时,他说教和责骂郝好。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浩浩成了一个很没有安全感的人。他从未体验过家的温暖。

他沉迷游戏只是因为他能在游戏中找到归属感和满足感。

换句话说,孩子会沉迷游戏,但游戏比你更了解孩子。

03.懂得和孩子谈论游戏。

去改变孩子。

很多家长都在看孩子打游戏,要么说教,要么放任。

事实上,当孩子沉迷于游戏时,教育他们的最后一种方式就是责骂。

父母这种激进的态度只会加深孩子对父母的敌意和不信任,拉大他们之间的距离。

这时候家长要换个角度思考。

既然孩子对游戏感兴趣,家长不妨先和孩子聊聊这个感兴趣的话题。

先走进孩子的游戏世界,了解孩子在玩什么游戏,或者和他们一起玩。

当孩子觉得被接纳了,自然会敞开心扉。

其实孩子也很渴望和父母建立情感联系,但是每次玩游戏一般都会受到父母的批评和指责,孩子也会封闭自己的内心。

但是,当孩子愿意和你分享他们的游戏世界时,家长不要急于告诉孩子玩游戏不好,不要经常玩游戏。

尽量通过游戏引导孩子探索自己的兴趣爱好。

我有个朋友是设计师,她儿子很喜欢玩我的世界。

每当她有空的时候,她就和她的孩子们玩游戏。

在她的指导下,孩子创造了一个漂亮的房子,房子里的每一个装饰都有设计感。

她说,从那以后,儿子对设计和画画特别感兴趣,还提出要学画画。

游戏有两面性,关键看家长如何看待孩子玩游戏。

当父母把游戏当成一个纽带,游戏也会产生正确的力量。

04,不让网游。

为问题家长“背锅”

曾经在知乎上看到一个话题:你认识的沉迷游戏的人后来怎么样了?

网友@张天行讲述了表弟从沉迷游戏到进精神病院的人生。

在张天行的描述中,表弟是一个没有求生欲望,完全丧失社交能力的人。

但张天行觉得,表哥并没有被网游毁掉。

相反,在他表哥几十年的生活中,网游是唯一给过他快乐的东西。

那是谁造成了他表妹的悲剧?

他的表哥从小就跟着做生意的父母到处旅游。因为频繁的调动,他在12岁之前几乎没有交到什么朋友。

初中的时候,表弟开始玩游戏,发现可以在游戏里交朋友,于是爱上了游戏,但是学习跟不上。

这个时候他表哥的父母的教育方式就是打打闹闹而已。

被打得太多,表弟的心理受到很大影响,逐渐失去了应对学习和生活的能力。最后,他不得不辍学在家。

不是说家是孩子温暖的港湾吗?

但张天行的表哥似乎从来没有感受到家的温暖,从来没有得到父母的爱和关注,反而有了淤青。

这个例子可能有点极端,但是每当问题孩子出现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背后有多少不合格的家长?

当父母一味声讨孩子沉迷游戏,经常玩手机的时候,你自己玩手机的时间不是很少吗?工作忙,自己刷视频打游戏的比比皆是。

你有没有想过,你花在手机上的时间越多,你和孩子的交流只会越少。

当孩子看到父母玩手机而忽略自己时,孩子会模仿玩手机。

很多时候,网游只是问题家长的“背锅人”。

当孩子沉迷游戏的时候,父母让你思考你是否尽到父母的责任。

父母的爱决定了家庭教育的质量。

充满爱的教育能带来幸运,但没有爱的教育只会导致不幸。

真正的祸害从来都不是外来物。

一个冷漠的家庭,一对失败的父母,才是真正毁灭孩子的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