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入流行病学方法的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突发公***卫生事件预警的意义1.部门层面:通过了解、掌握突发公***卫生事件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建立及完善预测、预警技术与方法,及时侦测突发公***卫生事件发生、发展的异常动态,有助于卫生部门及时采取科学应对措施,预防和减少危害,提高卫生部门处置突发公***卫生事件的综合能力.2.公众层面:公众的配合是突发公***卫生事件处理工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科学、全面的预警信息,将有助于公众正确对待突发公***卫生事件,恰当地采取自我防护措施,自觉配合专业机构实施预防控制工作.3.社会层面:突发公***卫生事件预警系统是社会危机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的建立与有效运转有助于在危机时期稳定社会心理,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提高政府危机管理水平和在国际社会中的威信.二、突发公***卫生事件预警的分类突发公***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突发公***卫生事件预警是指收集、整理、分析突发公***卫生事件相关信息资料,评估事件发展趋势与危害程度,在事件发生之前或早期发出警报,以便相关责任部门及事件影响目标人群及时做出反应,预防或减少事件的危害.部分突发公***卫生事件在发生之前即可出现征兆;而有些突发公***卫生事件则很难发现征兆,控制工作只能在事件发生初期启动.因此,突发公***卫生事件预警可分为突发公***卫生事件征兆预警和早期预警.(一)突发公***卫生事件征兆预警1.公***卫生状况预警:公***卫生状况的恶化,可引起急性和慢性人群健康损害.水质恶化、食品安全与卫生指标不合格、大气污染及有害作业环境等为常见的影响健康的因素.水环境污染预警:水环境污染已引起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目前,我国不少水系长期、潜在的严重污染没有得到根治,突发性水环境污染事件时有发生.水体污染不仅引起急性中毒,还可导致长期的遗传毒性.加强对水环境污染的监测和通报,是突发公***卫生事件征兆预警的重要内容.食品污染预警:食品受到病原微生物、有毒有害化学品的意外污染而造成的急性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经常发生,食物中残留农药、抗生素造成的慢性健康危害也十分严重.当发现食品中某种有毒有害物质超过国家卫生标准限量时,应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甚至发出相关的突发公***卫生事件征兆预警.例如,2005年有关部门在对调味品、腌制品等食品监测时发现有毒化学品“苏丹红一号”,及时对社会发出了预警,要求相关部门加强监测并提醒民众注意.大气污染预警:1952年发生的“伦敦烟雾事件”,导致短短4d内大伦敦地区死亡4000多人.究其原因,冬季取暖燃煤和工业排放的烟雾为事件根源,逆温层现象则是促进因素.2001年,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因空气污染及精神紧张等因素,纽约市民哮喘发病率明显增高.目前,为了应对空气污染对公众健康的影响,美国及欧洲等国建立了相似的大气污染预警系统.2.传染病流行因素预警:(1)病媒生物及宿主动物预警:传播疾病的生物媒介与病原宿主的变化可直接影响特定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宿主动物与病媒密度明显增加、宿主动物病原携带率增高、宿主动物大量异常死亡及宿主动物检出罕见病原微生物等情况,都可以作为相关传染病可能流行的征兆而发出预警.(2)病原体演变预警:病原体发生演变,出现毒力增强、对人类适应力提高或因抗原性变异而致人群原有免疫屏障无效等情况时,极可能引起传染病的爆发与流行.当前在备受全球关注的流感大流行准备工作中,毒株变异监测为其重点内容.优势菌群监测、菌群耐药性监测等也可为传染病流行提供预警信息.多年来我国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脑)流行的优势菌群主要是A群,如监测到某地C群流脑球菌成为流行优势菌群,则应及时发出流脑可能发生流行的预警,并考虑组织目标人群接种“A+C”流脑疫苗.(3)人群易感性预警:人群易感性水平是直接影响传染病流行的重要因素.例如,监测发现某区域儿童麻疹抗体水平普遍较低,则需发出麻疹爆发疫情的预警,以便及时补种麻疹疫苗.3.次生突发公***卫生事件预警:突发公***卫生事件与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相互交织、相互演化;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等经常次生出突发公***卫生事件.气候异常与自然灾害次生突发公***卫生事件预警:常见而影响巨大的气候异常有“厄尔尼诺”及“拉尼娜”现象等.气候异常对虫媒及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水源性传染病的爆发与流行均有重要影响.国内外学者利用气象、水文等资料开展传染病流行的预测预报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证明气候异常预警是突发公***卫生事件预警的重要内容与手段.目前,许多国家设立了异常气候监测与预告中心,其预警信息的发布对于传染病预防控制意义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常与气候异常有关.人类汲取历史教训,在类似灾害之后发出疫情警报,采取措施预防传染病爆发流行和中毒事件的发生.1998年我国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同时发生了特大洪涝灾害,有关部门及时发出防病警报,采取了保障生活饮用水与食品卫生安全、控制病媒和动物宿主、妥善处理垃圾粪便、保持环境卫生等公***卫生措施,成功地预防了大灾之后的大疫.2004年底印度洋海啸发生之后,WHO和有关国家相继发出传染病可能爆发流行的预警,并与泰国、印度、斯里兰卡、印度尼西亚、马尔代夫等国合作,建立了疟疾、腹泻病、麻疹及登革热等传染病的早期监测预警系统,对尽可能发现传染病病例,及时检测爆发疫情,控制传染病在灾区的发生、流行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