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中熊气球的分类

设计意图:

“分类”是数学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用到。比如超市的商品摆放,图书馆的书籍摆放,家里的房间布置,都要用到相关的分类知识。新《纲要》指出,要让孩子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和重要性。为了把枯燥的、逻辑性强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易懂,融入到孩子们感兴趣的运算活动中,我设计了这个活动。整个活动以孩子们熟悉的火车为背景,“为货运火车装货”的游戏贯穿始终。在活动中,让孩子主动探索、尝试操作,在玩、试、思、做、议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在分类中获得经验。从而培养孩子的合作、谈判和操作能力,让孩子充分体验数学的重要性和趣味性。

活动目标:

1,鼓励孩子尝试探索“整理物品”的方法。

2.培养孩子的合作、谈判和倾听能力。

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分享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活动准备:

1,知识准备:孩子对火车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

2.材料准备:65,438+06列车底板(65,438+05小件,65,438+0大件),各种货卡,各种图文片;一张盘。

活动流程:

一、创设活动情境,激发孩子的活动兴趣。

1,看CD,让孩子观察并理解火车分为旅客列车和货物列车。

“看,孩子们,我们到哪里了?”2.“劳动节刚过,发货的大叔们又开始忙碌了。他们想找我们的孩子帮忙,一起发货。”第二,业务活动。

1.小朋友分组合作,第一次尝试出货。(给一辆马车火车装货)(1)要求幼儿观察和认识各种物品,对“分类”有初步的感性认识。

(2)让孩子试着装运货物,并为车厢设计标记。

活动要求:将幼儿分成四组,并分配角色。组长和手术结果报告人通过协商和讨论选出。(要求每组所有幼儿完成任务,重点引导能力弱的幼儿完成任务,体验成功的喜悦)(3)汇报操作结果。

2.第二次尝试装运货物。(为二节或三节车厢的火车装货)(1)孩子们试着为每节车厢装货并设计标志。

活动要求:首先完成两节车厢的运行任务,经检查批准后将列车放回货场,从而运行三节车厢。两驾马车的运行是为了满足能力中等的孩子的需求,三驾马车的运行是为了给能力强的孩子提供提高能力的机会。)(2)请告诉个别孩子:你是怎么安排的?

3.孩子们集体合作运送货物。(用抽象的图形卡代替具体的物理操作卡)(1)显示大火车列表。

“现在,我们要把这些原木分别交给三位客人。第一个客人,他要红木;第二个客人想要圆木;第三个客人,他想要大木。请想一想这些木头怎么放?”(2)要求孩子检验自己的“劳动成果”,体验成功的喜悦和幸福。

第三,活动的延伸。

1,总结集体作业,发现交集分类现象,为下一次活动打下基础。

2.孩子把火车开出活动室,结束活动。

活动反映:这些图形是孩子平时经常接触的图形,孩子很熟悉。要求幼儿通过比较来区分和归类每组图形的不同之处。总的来说,孩子的表现是比较好的,孩子分类没有难度。只有少数孩子不会自己标记图形。活动结束后,我们都觉得可以在此基础上适当增加难度,让孩子根据自己的两个特点对物体进行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