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访吸血鬼的角色形象

路易接受了良好的人类教育,拥有善良的天性和崇高的自我理想,在忍受不了生活的痛苦寻求死亡时被变成了吸血鬼。他仍然保留了强烈的人类感情,他对人类和他的同龄人充满了温柔和关怀。他总是用人类的道德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行为,竭力维护人类社会的各种道德观念,尽管吸血鬼的特性决定了他也必须以人血为生。然而,每一次谋杀都给他带来巨大的痛苦。他身上这种残留的人性总是与吸血鬼的本性相冲突,与自己的同类格格不入,无法与人类交流,这让他处于极度的痛苦、矛盾和孤独之中。他执着地压抑着自己的吸血鬼本性,不断寻求存在的意义,渴望重返人间。在路易看来,他已经变成了吸血鬼,他更加懂得了生命和关怀的意义和价值。作品中的路易象征着那些脱离社会,努力追求自我的“边缘人”。他们无法融入所处的时代和环境,因为找不到人生的方向和意义,在等待中不断迷茫和挣扎。

而莱斯特则是一个和路易完全不同的吸血鬼。他对一切都是那么冷漠和超脱,不受任何道德观念和良心谴责,一味追求个人感官快感的最大化,以快乐为原则行事,冲动,盲目,放纵。他对生命本身极其不尊重,用行动践行着自己对吸血鬼的定义,杀人,吸血,甚至玩弄人情。他专注于为他曾经拥有的人类生命复仇,在掌声中玩弄人类生命。他对路易对人类的感情视而不见,甚至鄙视。他孜孜不倦地一点一点地向路易传授吸血鬼的生存法则,就像一个老师引导路易接受吸血鬼的本性,同时看着路易在他的精心设计下生活的变化,希望通过影响路易的生活来获得他的满足和快乐。

克劳迪娅,一个小女孩,是路易的受害者。她的母亲死于瘟疫。路易斯循着哭声找到了她,忍不住吸了她的血。然而,克劳迪娅并不是失血过多而死,顽强的求生意志支撑着她年轻的生命。期待路易改变的莱斯特看到他吸食克劳迪娅的血时欣喜若狂。几天后,他把她从医院赎回来,带回住处,把她变成了一个小吸血鬼。本质上,她只是一个无辜的孩子,对自己昏过去后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

小吸血鬼克劳迪娅按照莱斯特的意愿,成为他们的吸血鬼女儿,作为缓和他和路易关系的纽带。她对即将面临的生活一无所知,从小就接受了莱斯特和路易对自己的影响。作为莱斯特的亲生子女,莱斯特为她提供了优越的生活环境,使她沉迷于奢华的物质生活。与此同时,克劳迪娅在莱斯特的指导下迅速掌握了杀戮技巧,追求杀戮和血腥带来的感官快感和满足感。她跟着莱斯特到处搜寻猎物,引诱猎物,玩弄人命。克劳迪娅对自己的行为没有是非观念,也没有道德良知的谴责。从她变成吸血鬼的那一刻起,她就一直喊着:“我要,我现在就要”“最多能有个孩子。”但一切完成后,她回到路易学习音乐、绘画等知识,学会用审美的眼光看待人类的创造。在路易的启蒙下,克劳迪娅从读书中学到了人类的智慧,反思了自己的人生,学会了用吸血鬼的眼光观察世界。虽然她的心智随着岁月而成熟,但她的身体却没有改变,依然被禁锢在孩子的身体里。出于对自己的种种怀疑,她终于问起了自己的身世。残酷的真相引起了克劳迪娅和莱斯特的激烈争吵,这个“吸血鬼家族”65年的平静生活就此结束。之后,克劳迪娅才真正意识到自己的真实处境,以及它作为莱斯特制造出来控制路易的工具的价值。她向往独立和自由,梦想着自己能成为一个真正成熟的女人,但她的身体永远保持着凡人死去时的样子,永远像洋娃娃一样虚弱,没有自我保护和威胁。

在此期间,克劳迪娅深受自身身体缺陷和莱斯特压制的打击,她厌恶吸血鬼的身份。由于未能从鬼怪传说中找到摆脱吸血鬼困境的有效方法,她将自己压抑的心理能量全部投射到对莱斯特的仇恨上,于是说服路易谋杀了莱斯特。克劳迪娅在计划过程中看似深思熟虑,捉摸不透,但在执行杀人行动时却更加自信冷静。摆脱莱斯特后,克劳迪娅和路易走遍欧洲寻找同类,希望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他们相互陪伴,历经艰难险阻。克劳迪娅心理上的成熟也让她对路易的感情变成了爱情,但她一成不变的外表却成了她无法完全拥有路易的障碍。想要路易的吸血鬼阿曼德的出现让她更加焦虑,于是克劳迪娅开始怀疑路易的感情。他给自己找了一个因失去女儿而痛苦的女人,并强迫路易把她变成吸血鬼以“替身的母亲”的身份永远陪伴着她,这也间接加速了他悲剧命运的发展。终于认识到“杀害同类”是不可饶恕的罪行,巴黎的吸血鬼暴露在阳光下,被消灭。克劳迪娅变成吸血鬼的时候还只是个孩子,她没有什么是非善恶的观念。莱斯特纵容她杀人,她乐此不疲。沉睡了65年,她意识到了自己现实的局限性,却无能为力。她只能让本我发泄,寻求生存之道,没有回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