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拿什么来拯救城市?
在《蝙蝠侠初养成》(Batman Begins)之前,恐怕没人有过这方向的全面尝试。毕竟,漫画英雄这种注定要在不断的狗血情节中涅槃轮回的东东,实在离现实有些远。但是,诺兰哥非常聪明地发现了漫画与现实最易互通之处,那就是角色的心路历程以及由此传递的可以让观众感同身受的角色情感。至于基调的黑暗,那个其实和“现实感”没有必然的逻辑关联。当然,在后9.11时代,任何对“英雄”的演绎,都会被多愁善感的人士赋予现实意义——这在美国“文艺评论”这个最多愁善感的圈子里更无法避免。所以,到2008年《暗黑骑士》(The Dark Knight)上映时,舆论似乎更加认定诺兰是想在完全现实的设定里“重新定义”超级英雄。小丑那无法捉摸的极端无政府主义疯狂,不就是现实中让美国人民心烦心悸、却又无法根除的恐怖主义隐患么?作为标准的懒人,我向来懒得对电影做过多的深入思考,并且信奉“电影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这样的教条。关键是,我从来不以为应该从“电影让人思考了什么”来评价影片,最多可以探究一下“电影是如何让人那样思考”。所以,TDK于我,基本上就是一部戴了漫画人物外套的《盗火线》(Heat),可以归属于城市犯罪史诗(urban crime saga)类型。不过,我得承认,影片引发人产生现实性思考的“方式”是很令人激爽的:除了主题昭显的“制度化正义”VS.“无序的恐怖”、以及“制度化正义的脆弱性”外,影片影射小布什后期挑战个人自由与隐私的反恐方式、以及结尾类似“囚徒困境”的“双船抉择”都是神来之笔;这使得影片的现实主义氛围,从对有限角色的生动演绎,引申到所有观众都能认同参与的现实争议。从第一集的个人心路历程展示,到第二集大众心理反应,“黑骑士”系列现实化的方向,似乎是由内而外、由个体而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