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抱怨的世界》
书名:不抱怨的世界
译者:陈敬旻,刑爽,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确实,生活中的我们,很可能会遇到各种不如意、不顺利的事情。有时候,人们会发发牢骚,说说对身边人和事的不满;会讲讲闲话,发表一些不敢对当事人说的不良评论;会吐吐苦水,向旁边的人埋怨自己的不公遭遇;如果找不到倾诉对象,我们还会说给自己听,让这种抱怨的负面情绪一直萦绕在脑海中。抱怨,似乎是一件无比微小又习以为常的事情。然而,抱怨、批评和讲闲话,这些负面情绪和思维方式,正在慢慢消耗我们的能量,让我们的生活困于消极和负面的世界中。
不抱怨究竟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在不抱怨的世界里,我们自身的痛苦会得到减缓,身体会变得更健康;在和他人的接触中,人际关系会变得美好,工作起来会更舒心,整个人的状态会更加平静和愉快。相反,如果我们长期沉浸在抱怨中,不仅很难感受到平静,还会把幸福和快乐阻挡在门外,却把痛苦和不幸吸引到我们的生命中。内心的想法创造着我们的世界,我们应该尽可能地消除抱怨,主动创造想要的生活,从而成就美好的人生。
那么,我们为何会产生抱怨?抱怨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抱怨可以从我们的生活中消失吗?有什么办法能帮助我们停止抱怨,进入不抱怨的世界呢?读完这本书,相信你会受益匪浅。
本书作者是美国一位深受尊崇的心灵导师——威尔?鲍温。他曾从事多年广播和行销等工作,后来成为一名著名的牧师。他发起的“不抱怨”运动,帮助无数人改变了命运,告别抱怨的世界。我们今天要解读的这本书,正是写给爱抱怨人士的心灵励志书。它上市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有多达600万人参加了“不抱怨”运动,并迅速风靡世界80多个国家。在本书中,作者通过亲切的语言和活生生的案例,并使用一只紫手环,向我们传达了“抱怨不如改变”的生活理念,帮助我们改变爱抱怨的习惯,收获更美好的生活。
在这本书中,根据内容的逻辑性,我们首先从产生抱怨的原因出发,探究人为什么会抱怨;接着,总结出抱怨这种负面情绪,对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和危害。最后,找出克服抱怨的法宝,用切实可行的方法,让我们彻底转变抱怨的思维,拥抱美好的人生。
在探究原因之前,我们来看看,抱怨具体是指什么?抱怨就是人们理直气壮地表达不满、痛苦和哀伤,是一种自然出现的反应。而且,批评和讲闲话,统统属于抱怨的范畴。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剖析,抱怨能满足人们潜在的心理需求,所以人们爱抱怨。下面,我们来对抱怨的原因进行具体的剖析。
首先,抱怨是为了得到他人的反馈。这里的反馈大致可分为两种:一是为了寻求关注,二是为了引人艳羡。
每个人都希望能够得到他人的承认,这种认可让我们感觉自己归属于某个群体,从而获得归属感和安全感。而且,人们往往找不出积极的方式来达到上述目的。所以,我们会通过抱怨来吸引别人的注意力,获取别人的关怀。
举个例子,情景喜剧《家有儿女》的刘星,曾故意用热水袋贴到自己的额头上,制造出发高烧的假象。他有气无力地躺在沙发上,还不时地咳嗽几声,特意向姐姐小雪抱怨:“哎哟,我生病了。”这种无病呻吟的方式,成功地引起了小雪的注意和同情。虽然她平时和刘星是欢喜冤家,总是意见向左,但这次,她不仅主动给刘星倒水,还放下功课,去离家很远的药店给刘星买药。
我们不难发现,刘星对生病的抱怨,正是他引发关注的方式。他想借此方式,让平时喜欢跟自己斗嘴的小雪,发自内心地关心一下自己。由此可见,抱怨能满足我们寻求关注的心理需要。
人们喜欢抱怨,不仅是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还很有可能是为了得到听者的赞赏和羡慕。
听到这你可能会疑惑:这又是为什么呢?有时候,人们会希望通过抱怨的方式,来展现自己的过人之处,从而肯定自己的价值。简单来说,抱怨就是为了自夸,为了告诉别人:注意,我不存在这些问题,我更加优秀。譬如,当人们抱怨“她穿衣服很没品味”时,背后的含义其实是“我穿衣搭配很不错”。
因此,人们为了寻求关注也好,为了引人艳羡也罢,都是在不知不觉中,把抱怨当成了获取别人反馈的方式,并希望通过这种反馈,获取内心所渴望的安全感,达到自我肯定的目的。
通过上文的阐述,我们明白,为了获取他人的反馈,人们会抱怨。那么,除此之外,人们产生抱怨的原因还有哪些呢?其中,为了获得操纵力也是抱怨的原因之一。
这又是为什么呢?很多人的内心深处,都渴望拥有权力。他们希望通过操纵别人,来为自己树立起权威,获得特权。为了满足这种心理需求,人们会诉诸于抱怨。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置身于各种关系之中。在工作中,同事之间互相抱怨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情。你有想过,他们为什么要抱怨吗?仅仅是为了发泄内心的不满和愤恨吗?他们向同事抱怨老板,抱怨他们的竞争对手,其实是为了把更多的同事拉到他那一边。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招兵买马,获得大家的拥护和忠诚。另外,这一方法也同样适用于家庭关系中。比如,奶奶对妈妈不满意,她很可能会找其他亲戚朋友抱怨。奶奶希望通过抱怨这种方式,得到更多家庭成员的理解,甚至在需要的时候,能得到他们的支持。
所以,许多人认为,抱怨是获得操纵力的有效方式。他们希望通过抱怨,为自己寻找忠诚的拥护者,让自己的力量更加强大。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希望能够控制他人,感受权力的存在。
人们喜欢抱怨,除了上述的两项原因,抱怨还有一项常见的原因就是,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
在事情发生之前,人们为了避免失败的发生,常常会说:“这根本不可能。”“没有用的,不用试了。”人们希望通过抱怨,阐述各种不利的情况,提前为自己的无能找好借口,从而推卸责任。而在事情发生之后,如果失败了,人们也会抱怨,找理由为自己欠佳的表现开脱。
比如,生活中有许多人想健身,他们刚开始会兴致勃勃地找健身房,仔细询问各个健身房的价格,了解课程的内容和健身教练的情况等。然而,到最后他们却会找各种理由抱怨:觉得这个健身房的课程费用太贵,说那个健身房的教练不尽责等。总之,他们迟迟不会付出真正的行动。因为他们没有把握自己能不能坚持下去,就提前找理由说服自己放弃;就算他们办了健身卡,也会经常抱怨:自己上班太忙都没时间过去,最近太累了要休养等。说到底,他们内心深处,是在为自己难以坚持健身,或者健身效果不理想等失败的情况找借口。
由此可见,抱怨可以成为失败的开脱武器,它可以帮助人们塑造成无辜的受害者,为自己的不想做和做不好寻找借口。
通过对第一个重点内容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抱怨的原因。人们之所以爱抱怨,是为了引起他人的注意,得到他人的羡慕,从而获取别人的反馈;抱怨能让人们拥有操纵力,是寻求拥护,壮大自身力量的方式;抱怨能为人们不想做的事情推卸责任,为人们失败和欠佳的表现找借口。
首先,抱怨疾病会消灭健康的能量。我们抱怨疾病,可能会得到周围人的注意和同情,获得更多的关心。但是,与此同时,我们的身体也会接受到不好的信号,引导身体做出不良的反应。
譬如,作者去探望一位老朋友珍。她中风了,医生和护士都认为她能完全康复。但是,珍却坚信自己快死了,状态很不好,甚至还谈及自己丧礼要怎么办。结果,两个礼拜后,她真的离开了人世。这是因为珍总是抱怨自己的健康问题,说出负面的词语,促使心理的负面能量被注入体内,进一步损害了她的身体健康。
其实,有许多病症是由病人的想法造成的,心理对身体有很大的影响。抱怨疾病对病情没有帮助,既不会缩短生病的时间,也不会让病情减弱。相反,它只会起到反作用,加重病情。
所以,抱怨生病有百害而无一利,相当于火上浇油。当我们要抱怨时,可以先想想这样做的影响,避免负能量蔓延到全身。
当我们生病时,很容易抱怨自己的不健康。而当我们与他人的相处中,也容易产生抱怨。但我们往往不会跟当事人抱怨,而倾向于和第三方抱怨。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和局外人的抱怨会引发三角问题,阻碍有效的沟通。
生活中,有些夫妻总喜欢向好朋友抱怨自己的另一半。比如,不少妻子在和闺蜜聚会时,会时常吐槽自己的丈夫,谴责他乱扔脏袜子、不帮忙做家务等行为。你会发现,这样的抱怨并不能解决问题,丈夫依然我行我素。而且,消极的抱怨还会加重妻子对丈夫的不满,而丈夫也会对妻子越来越不耐烦。
夫妻关系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问题。向局外人抱怨,而不是采用跟当事人谈的方式容易引发“三角问题”。“三角问题”指的就是当矛盾出现时,你不直接去和跟你产生矛盾的人谈,而是去找另一个人诉说。在背后议论人的方式,并不利于问题的沟通和解决。
在孩子的世界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孩子之间总免不了会发生摩擦,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个孩子生另一个孩子的气,他跑来找老师或者父母投诉。这时,作为长辈,我们很可能会介入,劝说这个气鼓鼓的孩子,或者去找另一个孩子兴师问罪,这就是典型的“三角问题”。从短期来看,长辈的介入可能可以立刻化解孩子们的矛盾。但是,从长远来看,这样做并没有教给孩子应对未来类似问题的方法,并且让他充当了受害者。孩子很可能会用受害者的模式去应对未来的挑战。
那么,怎样才是有效的沟通呢?方法很简单,直接找和你发生问题,引发你负面情绪的当事人谈,这才是健康的沟通方式。和局外人抱怨,不仅不是在解决问题,还会制造出更复杂的问题。上述的例子中,孩子们的问题最好就让他们自己沟通,相信他们能凭借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到健康的沟通方式,这才是给他们的最好礼物。
抱怨,除了会引发健康和沟通问题之外,还有另一个危害,那就是——批评式的抱怨会扩大事端。
批评通常是一种更为尖锐的抱怨,它希望能用言语改变某人行为,同时也带有贬低的意味。作者认为,批评很可能会产生反作用,造成不良的效果。
作者举了自家的例子。他家就在马路边,许多司机总是从他家门口飞速开过,非常危险。作者的做法是用力挥动手臂,冲司机高声尖叫:“开慢一点!”然而,这样做效果并不好,司机们依然维持原来的速度,有些还故意转过头躲避作者的目光。更让作者生气的是,有一辆黄色的跑车,车里的年轻女司机完全无视提醒,继续以更快的速度呼啸而过。有一天,作者在家门口除草,妻子在种花。黄色跑车又从作者家门口开过。这次,司机竟然踩了刹车,减慢了速度。原来,妻子冲这个女司机微笑,并像老朋友一般挥了挥手。
同样是为了让女司机减速慢行,作者用的是批评的方式,表达出强烈的抱怨,充满了对女司机的抨击;而妻子用的是善意,用正面和肯定的方式来对待。这两者的效果截然不同。批评的方式让人想逃避,于是女司机急速驶过;正面肯定的方式让人舒服,所以女司机愿意减速行进。
为什么批评反而会起反作用呢?当我们批评某个人的某项缺点时,很可能会给这个人贴标签。而这个人忍不住会认为,他可以做出和标签相符合的行为。于是,批评反而会促使缺点的出现。另外,我们每个人都有获得认可,得到注意和重视的需要。就算这种注意是负面的,带有批评意味,我们为了获得这种注意,也会继续这样负面的行为。
所以,面对问题,我们要善于运用赞赏的、正面肯定的方法,来激励对方表现出更好的举动,推动问题的解决。
以上就是本文的第二个重点内容:抱怨带来的危害。抱怨疾病会给身体带来不好的信号,消灭健康的能量;向局外人抱怨,容易引发三角问题,不利于健康的沟通;此外,以批评的方式来表达抱怨,会扩大事端,从而阻碍矛盾的解决。因此,抱怨所带来的负面能量,会破坏我们的生活。
经由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对于自我肯定不足的人们,抱怨可以满足他们内心的需求;而且,我们了解到,抱怨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种种危害。那么,怎样才能停止抱怨,置身不抱怨的世界呢?最后,我们来讲讲消除抱怨的具体方法,从日常生活着手,养成不抱怨的习惯。
首先,我们要学会沉默,在抱怨前给予自己思考的空间。当不好的事情发生时,我们很容易陷入抱怨的情绪无法自拔,更难以冷静下来,去寻求解决办法。作者告诉我们,当发现情绪不好时,我们可以深呼吸,然后沉默。沉默虽然会让许多人感觉不自在,但沉默却给了我们冷静下来与自己对话的机会。学会沉默,借助这段时间冷静思考,往往会找到更好的方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生气就容易口不择言,劈头盖脸地抱怨,最后说出让自己后悔的话,做出伤害他人的行为。比如,恋爱中的人,很容易在冲动之下就冲对方发脾气,指责对方的缺点,发泄心中的不满,这样的事情做多了,会影响彼此的感情,甚至因为彼此话赶话而闹分手。
工作中的人,不少人一言不合就拍桌子、怼同事,这很容易给大家的工作造成不愉快,甚至导致自己被集体排挤。而等事后冷静下来,你会发现,事情或许并没有自己想的那么严重,而在当时的情境下,用抱怨的方式来发泄情绪,并不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反而将事态推向了相反的一面。
所以,很多时候,抱怨并不是解决问题的灵丹妙药。在遇到生气等不良情绪时,不妨先深呼吸,让自己沉默,努力控制住情绪。然后,在沉默的这段时间里,我们应该冷静分析,找出真正能解决问题的办法。
遇到事情时,我们要懂得沉默,给自己冷静思考的时间。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可以找一个态度积极的人,帮助我们重塑生活,追求快乐。
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周围人的影响。在告别抱怨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有榜样的指引。生活态度积极的人,能从眼前的境遇中发现闪光点,能在黑暗中发掘光明面。当你快要放弃时,他能发自内心地鼓励你,助力你挑战成功。
书中有个例子,作者在回家的途中经过一块告示牌,上面写着:如果你快乐就按喇叭。作者照做之后的那一刻,真切地感觉到了快乐。原来,放告示牌的人是一个教练,他的妻子身患重病。他认为,游客从这条路经过,去海边度假,是很棒的欢乐时光。
于是,他放了这块告示牌,让大家用按喇叭这一具体行为,提醒自己,用心感受快乐的时刻。在教练的影响之下,他的妻子也不再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她明白了,这一声声的喇叭蕴含着快乐,她可以通过倾听喇叭声来感受全世界的快乐。此后,她没有抱怨,专注于发掘身边发生的好事,这也使她创造了奇迹,战胜了渺茫的存活概率。
根据上述的例子,我们能看到,一个生活态度积极的人,能给身边的人带来许多正能量。有这样一个人的出现,我们更容易重新发现身边的美好。因此,当我们尝试消除抱怨时,不妨寻找出身边态度积极的人,借助榜样的力量,调整看待事情的视角,发掘出生活中的美好,增强幸福的体验,从而远离讨厌的负能量。
不过,光靠身边人的快乐熏陶还不够,人们仍然可能会经常地抱怨。我们需要将不抱怨变成自然而然的习惯。书中提到一个好办法,实施21天不抱怨计划,用紫手环的力量,戒除抱怨的瘾头。
作者曾发起一项“不抱怨”运动,让每个参加者带上一个紫手环。具体的做法是:如果发现自己抱怨了,就将手环换到另一只手上,直到这个手环能在一只手上戴满21天为止。不到一年,全世界就有80个国家、600万人参加。许多人养成了不抱怨的好习惯,收获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事业上也有了好的发展,人变得平静又快乐。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很容易陷入“抱怨轮回”的模式之中。当你表露出抱怨时,会招致许多原本不想要的东西。面对这些东西,你再次进入抱怨的模式,从而招来更多负面的事物。这样一直循环往复,就是“抱怨轮回”。其实,不抱怨也是一种能力。在培养这种能力时,需要经过“无意识的无能”,“有意识的无能”“有意识的有能”和“无意识的有能”四个阶段。
简单来讲,就是从不知道自己抱怨,到知道自己抱怨,再到知道自己能够不抱怨,最后渐渐进入自然而然不抱怨的阶段。这样才能真正戒掉爱抱怨的瘾头。然后学会用戴手环的方式来提醒自己,帮助我们养成好的习惯,通过时间的推移逐步告别抱怨的世界。
好了,以上一***给你介绍了三种消除抱怨的方法。首先,我们要学会沉默,控制情绪,给自己冷静思考的时间。然后,我们可以找一个态度积极的人,以他为榜样,帮助自己寻找快乐,幸福生活。最后,我们可以通过21天不抱怨计划,借助紫手环来帮助自己养成不抱怨的习惯,从而让满满的正能量萦绕在身边。
我们为什么会抱怨?抱怨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危害是怎样的?要告别抱怨的世界,我们该如何努力?
《不抱怨的世界》这本书中,作者运用亲切的讲述和鲜活的事例,告诉我们产生抱怨的原因所在,揭示了抱怨的影响,强调了它对我们生活的危害,最后用三大操作性很强的方法,为我们消除抱怨进行方法论的指导。
读了这本书我们了解到,人们之所以爱抱怨,是因为抱怨能满足人们潜在的心理需求。抱怨能引起他人的关注,得到听者的赞赏,获取别人的反馈;抱怨能帮助人们获得操纵力,得到他人的拥护,壮大自身的力量;抱怨还能给我们可能面临的失败和欠佳的表现找借口。
接着,我们明白了,抱怨产生的负面能量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危害。当我们抱怨疾病时,健康的能量会被消灭;当我们和局外人抱怨时,三角问题容易出现,有效的沟通难以进行;当我们采用批评式的抱怨时,事情不但没有解决,反而会扩大事端。
最后,我们还学习到,要从日常生活入手,养成不抱怨的习惯。当问题来临时,要学会沉默,懂得在抱怨之前给自己一定的思考空间;在平常的生活中,找一个态度积极的人,学习他看待问题的视角,帮助自己重塑生活,追求快乐;有抱怨的瘾头时,借助紫手环的力量,给自己定一个21天不抱怨计划,养成不抱怨的好习惯,从而吸引正面的磁场,远离抱怨的负能量。
本书作者带领我们告别抱怨的世界。进入这个世界之前,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抱怨为什么会产生;了解到抱怨具有种种危害,会破坏我们的生活;学习到三大消除抱怨的方法,揭开了告别抱怨的神秘面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