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HTT”——跨越生活盲点的最简单的方法论
事(3件事)。也就是说,你人生中最重要的三件事,会通过记录和重记录两种方式,持续做100天,帮助你跨越人生的盲点。
人生盲点的状态可以用但丁的诗来描述:
在我们人生旅途的中途,
我在黑暗的森林中醒来,
因为我迷失了正确的方向。
唉!林地有多荒凉,多崎岖,多原始,很难讲。
一想起来就心惊肉跳!
——但丁:《神曲》?第一首歌:序曲
一、为什么要做100天?
1,时间是习惯形成的客观规律。
习惯是你不用思考就能轻松做到的事,而别人需要考虑,但还是极其尴尬。
我经常带我的学生在培训班上做握手实验。请照着做。请双手紧握,十指交叉。你哪只手的拇指在上面?左手?右手?人群分为两类。我会要求刚才左手拇指的人换成右手,也要求右手拇指的人换成左手。这个时候你是什么感觉?一般在培训现场,你会听到来自学员的感受:好别扭,感觉手不像自己的。
这就是习惯的力量。你习惯了原来的握手姿势,换起来很别扭,但别人还是看不出你换了什么。
如果你连续保持新的握手姿势几百次,你会越来越习惯。这就是习惯形成的客观规律:时间。
我们知道,我们不可能通过任何捷径获得一个好习惯。就算你说花一个亿,让自己有躺在床上锻炼的习惯也没用。
养成习惯的唯一方法是随着时间改变它,这需要不断的训练和积累。
2.习惯形成的五个阶段。
习惯形成的第一阶段:抵抗期(一般1-7天)
这个时期的表现就是身体抗拒变化,只有三分钟热度。抵抗期最容易失败,因为“习惯性重力”在起作用,你想改变但身体在抵抗。
习惯性重力是指身体停留在固定状态会感觉更舒服,变化会被视为威胁。
回想一下,当你决定做一件事的时候,第一周是不是最痛苦的?比如刚开始4点起床,6点就开始晕,好几次7点左右爬上床。
习惯形成的第二阶段,不稳定期(一般8-21天)
过了身体抵抗期,身体逐渐接受这个新习惯,接下来就要提高习惯养成的力度了。这时候习惯的引力开始阻碍我们,从而进入第二阶段。
这时候的症状就是因为各种突发事件而失败,半途而废。要度过不稳定期,就要增强身体习惯形成的稳定性,建立可持续的机制。
习惯形成的第三阶段,倦怠期(一般22-30天)
这个阶段的症状就是没有动力,很无聊,放弃了所有的努力。无聊的根本原因是看不到结果,就像为什么很多人玩游戏停不下来一样。似乎不需要特殊训练,玩游戏也能成为一种习惯。因为玩游戏是即时反馈,你杀了多少怪物,升了多少级,有多少生命值,都可以得到即时反馈。但是现实中,很多事情即使做了20多天,也不会有太多明显的效果,这个时候很容易感觉到累。
习惯形成的第四阶段,适应期(通常30-60天)
在这个阶段,人们的身体已经适应了新的做法,习惯已经形成。
习惯形成的第五阶段,认知期(一般60-100天)
在这个阶段,你会从思维的角度开始认同这件事,并赋予它做这件事的意义,你会享受到做这件事的乐趣。而且,持续做100天,效果明显,人们会积极地去认同它。
二、为什么要用录音和复录两种方法?
1,看记录就是投降
文化人类学家在研究东西方的神话故事时,发现了一个共同的桥梁:当怪物出现时,只要你能叫出它们的名字,大部分魔力瞬间消失。
如果你已经忘记了小时候看过的童话,那么《西游记》里的每个人应该还记得一些片段。孙悟空和一些妖怪打了三百回合,打不完的时候,他就会去找观音菩萨增援。观音菩萨来了,根本不需要什么武器,只要叫出这个妖怪的名字,让它原形毕露,马上就被制服了。
所以,根据这些童话故事的桥段,文化语言学家总结出了一个普世的智慧,供世人享用:见即降。
在进行“OHTT”的过程中,我会建议你把自己习惯形成的过程用录音的方式表现出来,比如做笔记、拍照,以便让我们看到自己的习惯是什么样的,从而制服这种习惯。
2、答案——没有思考的人生不值得活下去。
“复盘”一词起源于象棋术语,意思是每局结束后,你都要在棋盘上再走一遍,以检查棋手在棋局中的优劣。重新对弈被认为是围棋手增加棋力的最重要途径,尤其是与高水平棋手对弈时,能从他人的角度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将他人的经验转化为自己的所用。
我们所说的恢复的一般概念是指在头脑中“重温”我们过去所做的事情。它通过回顾、反思和探索,找出原因,总结规律,来指导我们下一步的行动。
在实施“OHTT”的过程中,我会建议你通过自己做过的记录,为自己做一个副本,这是个人学习和成长的有效途径。
学习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从书本上学习前人总结的知识,二是从身边的人那里学习优秀的经验,三是从自己过去的经验教训中学习。
在这三种方式中,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就是向自己学习,尤其是那些成就了大事的人。他们的行动找不到合适的人和企业,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个时候,从自己身上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最好的自我学习方式是反思自己的行为,检查结果,做出自己的决策判断并重现实施过程场景,对于做得好的部分总结经验,对于做得不好的地方想办法改进。从他们身上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作为知识和技能保存下来。如果你预见到将来再次出现同样的问题,你可以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在“OHTT”升级计划的实施中,我会建议你做一个“原则”回顾,即在对自己一天所做的事情,尤其是做错的事情进行回顾后,总结出自己的“原则”,以此来指导自己以后的生活和工作,防止自己再犯同样的错误。
这个灵感来自雷?达里奥写的《原理》这本书,雷?达里奥说他是一个“专业的错误制造者”,他的英文名字是Professional error Maker。说白了就是用专业的态度对待自己的错误。人生和事业的路很长,难免会犯各种错误。在达里奥看来,我们对待错误的态度决定了我们未来的生活是螺旋式上升还是螺旋式下降走向失败和灭亡。在《原理》一书中,他给出了265,438+00条经验,使全世界数百万人受益。
三、为什么要做三件事?
1,神奇的数字“3”
《道德经》说:“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论语》中,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善而从之,不善而改之”;埃及吉萨高原上的三座金字塔被认为是建筑史上最完美的建筑结构。有人认为三角形可能是与人类意识融为一体的基本图形之一,金字塔等古迹就是这种融合的具体表现。众所周知,所有生物都离不开DNA、RNA和蛋白质。?大乘佛教中,阿弥陀佛两侧各有两个菩萨,称为西方三圣...
“3”这个神奇的数字还体现在人类的记忆容量上。美国心理学家米勒对短时记忆容量的研究表明,人的短时记忆广度为7±2项。换句话说,人们最多记住9项,最少记住5项。
但后来,一些研究人员认为米勒高估了短时记忆的容量,因为实验中的被试可以利用其他信息源来完成任务,比如回声记忆。当其他信息源的干扰被剥离后,研究人员估计其真实容量仅为5 2。换句话说,人们最有可能记住三个项目。这个研究也回应了我们的一个成语:“三番五次”。
每天给自己定三件事做,一方面是为了让自己更专注,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另一方面是因为3这个数字真的很神奇。
2.“转经筒”的简单灵感
在实施“OHTT”的过程中,建议你必须选择的三件事一定要非常简单,容易做到,因为简单是有力量的,是可以持久的。
这个简单的灵感来源于佛教的“转经筒”。
佛教早期,其实印度也有一部分知识分子在学习,因为大部分是经书和文字。但是当佛教传播到普通人的时候,他们发现这些沉重的经书和文字是无法传播的。
所以在佛教开始普及的时候,为了让不识字的人能够接受佛教的教化,就有了一个非常神奇的发明:“转经筒”——把经书放在转经筒里,人就不需要读了,转经筒转一次就相当于读了一次经书。
如果你去过西藏,你可以看到很多藏民边走边转着转经筒。正是因为这种方法足够简单,才能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
一天三件事实际上是你自我管理的小“转经筒”。每天做记录,每天做演示,每天做复盘,在日常事物中注意并取得进步,并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也不需要很大的意志力,用这种简单的方式帮助更多的人穿越生活的盲区,走出迷雾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