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时间感

如何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一个好习惯往往能让人受益终身。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良好的时间观念也离不开孩子的健康成长。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孩子的时间意识呢?马来西亚专家认为,儿童很难通过解释来理解“时间”这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概念的含义。所以家长要通过培养孩子规律的生活,把时间观念以非常自然的方式融入到日常生活中,让吃饭睡觉成为培养时间观念的一个环节。

孩子没有时间观念?拖延写作业?没有什么事做得太慢。不担心火灾?父母着急,孩子却“淡定从容”。不知道家长是不是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孩子每次做什么事情都没有紧迫感,年纪轻轻也没什么大问题,但是以后进入社会怎么办?当今社会生活工作节奏这么快,我们能跟上吗?你想过这些问题吗?所以,在孩子还没有完全形成不良习惯之前,就要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和时间管理!

1

生活习惯

比如穿袜子和爸爸妈妈对抗,看谁更快。家长可以在游戏过程中故意放慢一点速度,让孩子觉得自己有赢的可能。有时候甚至会不经意间输给孩子,让孩子觉得自己做的很快。让孩子在生活中做事快,在学习中起来快。

2

让孩子花自己的时间,给他这个机会。

孩子没有成年人那种“一寸光阴一寸金”的观念,这就需要家长去观察孩子,去理解孩子,去想切实可行的办法,帮助孩子树立观察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时间观念,从而积极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对孩子每天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做一个时间预测。一定要给孩子留出自由时间。每次给1-2小时就行了,不需要太多。

按照时间表规律生活。

有了“时间”这个无形的指挥棒,孩子从小就能形成规律的生活习惯,孩子也比以前更“听话”了,做事情也不会那么拖沓了。在过去,孩子可能总是爱拖延。引入“时间”后,家长可以指着墙上的钟,或者问他现在几点了,孩子就会知道时间,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至于每天必须做的事情,比如起床、刷牙、洗脸、吃饭,家长不用反复督促,孩子会听“时间”的指挥。用规律的生活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需要家长的实践。如果父母自己的生活没有规律,孩子在认识和观察时间上就会无所适从。只有规律的生活和休息,才能让孩子对“时间”这个抽象的概念有深刻的理解。

凝固时间

做作业时,家长不妨和孩子商量一下做作业的时间和休息的时间。这样会给孩子一定的紧迫感,加强注意力,最终提高学习效果。孩子自己的时间表可以让他明白时间的重要性,计划好的事情要按时完成,否则后面的计划就完成不了。制定时间表可以有效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珍惜时间。

保持良好的环境

尽量不要把他最感兴趣的非学习用品放在书桌上,以免分心。既然有规定,父母就不用陪着,也不用监督,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但是不要在家里太吵闹,比如打麻将,看肥皂剧。一定要在家里给孩子提供一个相对安静的学习环境。

奖罚分明

如果孩子一开始没有时间观念,家长应该在做某件事之前和孩子约好,减少不必要的冲突和亲子关系危机。由于都是事先约定好的,我们必须在约定的时间遵守约定。可能孩子一开始会作弊,家长可以提前承诺,如果遵守约定,会得到一定的奖励。在奖励的刺激下,孩子会更认真地遵守约定。比如看电视或者DVD,预约看完节目或者看20分钟,时间到了或者演出结束后让孩子自己关电视。父母可以和孩子竞争“守约”,互相监督。谁不守时就罚一点,守约就赏一点。有了竞争的动机,孩子就会积极争取胜利,通过遵守约定在游戏中做到。

当孩子按规定取得了初步成效,家长一定要及时给予肯定和奖励。这种奖励应该以精神奖励为主,或者辅以必要的物质奖励。相反,必须给予应有的惩罚。

不能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和书本上的知识,还要培养孩子的多元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