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期货公司交易额
一、香港期货市场概述
1.香港期货市场发展历程
香港期货市场是从上世纪70年代以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历史虽然不长,发展过程却十分复杂曲折。香港是先有经纪行,后办交易所的。1976年之前,香港有在欧美期货市场上进行交易的经纪行的分公司,主要是替香港客户在芝加哥等地交易期货。
1973年6月,一些公司和商人组成的时金集团提出申请,根据本地情况开设期货交易所。经过香港政府4年的严格审核,立法部门制定了《商品交易条例》之后,香港商品交易所于1977年领到执照后才开始营业,最初主要从事棉花和原糖期货交易,1979年和1980年又先后推出了大豆和黄金期货合约。这些品种推出仅几年,棉花期货交易便宣告失败,其他期货品种也很不景气,加之管理上存在集团操纵等严重弊端,香港期货市场从1982年起开始进行整顿,后经有关各方多次磋商和港府从中协调,于1984年由多家银行组成的集团与商品交易所达成了联合改组协议,原商品交易所改组为期货交易所。2000年,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联交所)与香港期货交易所有限公司(期交所)实行股份化改制并与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香港结算)合并,由单一控股公司香港交易所拥有。
在期货监管方面,由于1987年10月发生全球性股灾,戴维森委员会建议由一独立于政府的委员会负责监管交易所,而政府仅在该委员会未能施行适当监管时加以干预,此架构于1989年起运作,至今仍保持不变。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香港证监会及政府经过近10年的努力,终于在2003年4月颁布了《证券及期货条例》并于当年4月份生效,《证券及期货条例》整合并取代了10条监管证券、期货及杠杆式外汇行业的条例。
2.期货交易所及品种
香港交易所旗下的衍生产品市场——香港期货交易所是亚太区内主要的衍生产品交易所,提供一个高效率且多元化的市场,让投资者可通过130多家交易所参与者(许多为国际金融机构的联系机构)买卖期货及期权合约。
香港交易所旗下的衍生产品市场为各类期货及期权产品提供交易的市场,这些衍生产品包括股票指数、股票及利率期货及期权产品。香港交易所及其附属公司香港期货结算有限公司及香港联合交易所期权结算所有限公司实施一套严谨的风险管理制度,使交易所参与者及其客户能在一个高流通量和监管完善的市场进行投资和对冲活动。
目前香港交易所衍生产品市场的产品分为三类:股市指数产品、股票产品、利率及定息产品等。股市指数包括新华富时中国25指数期货及期权、恒生中国H股金融行业指数期货、恒生指数期货及期权、H股指数期货及期权、小型恒生指数期货及期权、小型H股指数期货等;股票产品包括股票期货和股票期权;利率及定息产品包括港元利率期货和三年期外汇基金债券期货。
二、香港期货公司发展历程
1.香港期货公司概况
香港证监会规定,必须持有期货合约交易牌照的经纪行才可以代客买卖期货合约。香港的期货市场主要有四类参与者:一是自营商(Trader),仅从事自有账户交易;二是经纪商(Broker),既从事自有账户交易,也为其他会员代理交易;三是期货商(FCM),可从事自有及客户账户交易,也可代理其他会员的经纪业务;四是商品自营商(Merchant Trader),他们是可交割商品的期货自营商。
香港期交所持牌经纪行数目
在这些持牌的期货经纪行中,规模小的接受定单后不是直接向交易所下单,而是向本地有规模的经纪行下单。一些大的经纪行可24小时下单,既可以电话下单,也可以网上下单,而一些小的经纪行在晚上电话接单后第二天上班时间才回复客户是否下单完成。而且,视提供的服务不同,各家经纪公司在征收佣金、交收费及股份存仓费等收费上会有一些差异。有些经纪公司收费低廉,但服务只限于买卖指示的执行,另一些则会同时提供一系列如研究、投资顾问等其他服务。此外,一些经纪公司会提供网上交易服务、全权委托账户或保证金账户等特别服务,另一些则只允许客户开立现金账户。投资者开户时要凭身份证明,有些公司要求至少存入10万港元才可以开户,有的则只要求开户后存入足够的保证金就可以进行交易。
持牌经纪行的受规管活动数目
2.香港期货公司分类介绍
香港期货公司可分为三类:一是国际大投行,二是香港本土实力较强的金融集团,三是规模较小的本土或海外证券或期货公司的分公司。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吸引了全球诸如摩根史坦利、高盛、UBS、摩根大通、德意志银行等国际知名投行在这里构建其全球金融的亚太根基。对于这些国际大投行来说,期货业务只是其所有业务中的一个部分,而且他们的主要客户群一般都是保险公司、***同基金和对冲基金以及其他机构型投资者,即便有面向个人的业务,数量也极少,此外也只是选择有资金实力的高端客户。所以说,在市场细分方面他们切分并垄断了金字塔的最顶端。
香港本土实力较强的金融集团一般也是以证券、期货等综合性服务为主,如辉立、敦沛、新鸿基金融、英皇等。这些金融集团除了香港本地的期货期权外,一般还会提供买卖全球商品期货的渠道,其客户群为散户以及少量小型的机构客户。
3.国际经纪行交易情况
根据香港交易所进行的“衍生产品市场交易2005/2006年度研究调查”的调查结果显示,美国、欧洲、日本及新加坡的投资者交易主要来自机构投资者,而中国内地的投资者交易则主要来自个人投资者。在衍生产品的交易中,无论是总成交量还是外地投资者的交易,大部分都是通过外地衍生品经纪进行。美资控制的衍生产品经纪最活跃于为美国及欧洲的投资者服务;欧资控制的衍生产品经纪则活跃于为欧洲投资者服务,为其他海外地区的投资者服务则较少;中国内地的投资者主要采用本地衍生产品经纪的服务。
外地衍生产品经纪的数目
三、典型公司介绍——敦沛金融集团
敦沛金融集团(简称敦沛)成立于1990年,是一家全面的金融服务公司,通过敦沛期货、敦沛证券、敦沛财务、敦沛资产管理和敦沛融资五家全资附属公司,提供全面和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和投资组合。公司的服务范围涵盖日本商品期货、美国期货、恒生指数期货、利率期货、证券、单位信托基金及保险相关产品、借贷、股票孖展和企业融资等,为个人和企业客户提供一站式的投资理财服务。2002年1月,敦沛金融集团成功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
敦沛金融期货交易类别
敦沛金融集团大事记
1.期货经纪业务所占比重下降
敦沛金融集团从事多项金融服务业务,但期货经纪业务一直占主要地位。2002年集团的期货经纪业务占营业总额的91%,2003年期货经纪业务占总营业额的93.5%,2004年期货经纪业务占总营业额的比例减少至75.3%,2007年期货经纪业务收入占总营业额的比例下滑至31.9%。
造成敦沛金融集团期货经纪业务占总营业额的比重下降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其他业务的扩张,另一方面则是期货经纪业务的萎缩。敦沛是日本商品期货在香港的最大经纪商,所占市场分额达50%以上,居于无可比拟的领导地位。在2001年—2003年,期货业务处于扩张的过程,但从2004年开始,期货业务则不断萎缩,并出现了亏损。
期货业务出现萎缩也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投资者转向其他投资工具,减少买卖日本商品期货,尤其是谷物、原糖及红豆等基本商品,香港的日本期货市场交易出现收缩情况;二是从2005年开始,金融业及地产业持续取得增长,劳动市场开始复苏,敦沛拥有的优秀、能干兼有大客户群的客户主任成为竞争对手甚至银行争相挖角的对象,结果造成敦沛大量客户流失。
2005年,敦沛金融集团来自日本期货交投的佣金收入由2004年的9970万港元下跌49.6%,至5300万港元,集团年度经营亏损达1100万港元;2006年,来自期货合约的经纪佣金收入较2005年下跌30.8%,至3620万港元;2007年,来自期货合约的经纪佣金收入较2006年下跌9.7%,至3270万港元。
2.其他业务的拓展
敦沛金融集团定位于“全面金融服务机构”,所以,除了进行期货经纪业务外,还大力发展其他金融服务业务,比如证券经纪及证券孖展借贷、企业融资、财富管理及保险代理、放债、坐盘买卖等各项业务。2007年的营业额构成显示,营业额占比前四位的分别为期货经纪、财富管理及保险代理、证券经纪及证券孖展借贷、坐盘买卖,坐盘买卖相当于自营业务。
另外,敦沛金融集团定位于大中华区内及东南亚持续发展,并展开多项投资项目,主要分为三个领域:
一是寻找收购内地金融及期货公司权益的商机,然后有效而迅速地进入内地市场。2007年7月,该集团分别与三家内地典当公司签订了谅解备忘录,计划在内地建立典当连锁业务,并计划在内地收购一家期货公司。
二是私募投资,除扩大内地经纪相关业务以外,拟投资具增长潜力的香港和中国内地上市或私人公司。上市公司方面,可因股价上升而受惠;私人公司方面,则可因成功为该等公司上市而取得可观回报。经权衡不同选择,于2007年7月收购了一家从事开发及提供光学字元识别系统的私人公司20%的权益。
三是基金管理,与不同基金经理携手合作,管理一系列基金及投资A股或H股或投资内地多项物业项目。
2007年敦沛各业务营业额及占比(单位:港元)
3.集团品牌的打造
敦沛金融集团非常重视品牌的建立和推广,在市场推广方面投放了大量资源,包括通过电视广告及参与香港及内地的金融博览会、合营企业研讨会,以及报刊及广播媒介的金融资讯节目,借以建立品牌效应。而事实证明,敦沛金融集团的品牌建设比较成功,在众多企业及个人投资者心中建立了诚信及专业的形象。通过品牌的打造,敦沛金融集团的知名度得到提升,从而为集团带来了更多的业务。
此外,敦沛还在同业中率先设立市场推广小组,以开拓及提倡电视、报纸及互联网等多种通讯渠道,从而进一步提高品牌知名度及研究实力。这些市场推广活动,通过宣传新服务及跨产品行销的机会,进一步打造了公司形象。
4.员工培训
敦沛根据集团“全面金融服务”的定位,一直致力于招揽更多高级行政人员加盟,以加强各方面的力量,迎接日后的挑战。敦沛金融集团一直把员工培训作为重点工作推进,比如为客户主任设计了一系列的培训课程,以提升其专业知识及操守;鼓励客户主任及财务策划顾问考取各种金融产品牌照,针对客户不同投资目标和要求,为客户提供全面周详的意见。
随着香港市场竞争的加剧,敦沛对研究方面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一方面是为其“专业要求”服务,另一方面集团还设立了“坐盘买卖”业务,对研究要求非常高,为此还专门设立了一支精干的研究分析队伍。
四、香港期货公司发展的启示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聚集了全球众多顶尖的国际大投行,本地的期货公司面临激烈竞争。不过,这些本地的期货公司仍然在竞争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并不断扩展业务,在市场上占了一席之地,甚至在某些领域还居于领导地位。香港期货公司的发展经验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细分市场的定位。由于香港的金融企业众多,如何寻找自己的一席之地,就成为本地期货公司成败的关键。如敦沛金融集团就定位于“全面的金融服务公司”,为个人和企业客户提供一站式的投资理财服务,其业务也正是围绕这个定位展开的,因而取得了明显的成功。
二是业务发展的创新。香港金融市场充满了创新,业务创新成为常态。对于以期货业务为主的公司,仅以期货经纪业务作为其收入的唯一来源是不够的,在巩固核心的期货业务基础上,不断扩大利润增长点就成为期货公司发展的必要要求。从创新的角度看,还要求期货公司具有广阔的创新视野及必要的人才储备。
三是对员工培训的重视。金融服务业中最重要的就是人才,不管是增加现有业务的竞争力,还是拓展新的业务,都要依赖优秀的人才。除了招揽各种高级人才外,香港期货公司对现有员工的培训非常重视,会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香港金融市场竞争的激烈,不仅体现在业务竞争的激烈上,而且还反映在人才竞争的激烈上,因此,如何留住优秀的员工也是香港期货公司面临的挑战之一。为员工提供各种培训机会,除了可以提高员工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外,还可以提升员工的忠诚度,并进一步形成公司的良性循环,员工给公司带来良好的业绩,而公司则为员工提供稳定且回报丰厚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