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应该有一个秘密的情绪基地。

2、3岁是孩子发展“我”的时刻,需要自我独立感。这个时候,孩子开始喜欢在自己的角落里玩耍。在心理学理论上,“秘密基地”确实有助于帮助孩子发展独立性和安全感。

家里有两三岁的孩子,家长可能会发现孩子开始喜欢钻到桌子底下,藏到床下,或者在家里制造一个小角落,然后在自己的那个小角落里玩耍。这个阶段的孩子开始喜欢有自己的空间,给孩子提供“秘密基地”的过程确实有利于孩子未来独立性的发展。

现代城市化和少子化,父母更加重视孩子,会主动帮孩子准备“秘密基地”。最近发现印度帐篷很受欢迎。在网上可以找到很多教家长搭建印第安帐篷的文章。有些妈妈会把印度帐篷当成孩子的“秘密基地”。在心理学理论上,确实可以证明印度帐篷这种“秘密基地”确实有助于帮助孩子发展独立性和安全感。

两三岁的孩子,正面临人生中的第一个“叛逆期”。他们的“自我”在发展,他们想独立,想掌控环境。对于幼儿来说,独立过程的挑战是内心对分离的焦虑。真正的独立,一定是建立在良好的分离体验上,感觉和父母的关系很稳定,不会改变,无论能不能看到对方,都能有安全感。在稳定的关系基础上,孩子将能够勇敢尝试一次又一次独立和分离的发展过程,从而发展出安全感依恋。这样的安全感可能会延续到成年人的亲密关系中,在与另一半相处时更不容易感到担心或怀疑,可以放心地享受爱情和婚姻的亲密关系。

儿童独立性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在独立和依赖之间取得平衡的学习过程。也就是说,在学会与父母分离(比如独立上幼儿园)的同时,我们仍然可以在内部与父母有一个安全的联系。或许我们可以把这种感觉称为“靠信心而不是看”的绝对安全感。也就是说,孩子知道即使看不到父母,他们的爱也会在我身边,一定会带我回家。当孩子能够顺利地与父母分离,发展自己的独立性,孩子就可以更安全地探索和学习身边的各种新奇事物,享受不一样的创造性学习的过程。

在这种“独立-依赖”的社会情绪发展过程中,如果能有一个独立可控的空间,并与外界保持联系,练习成长的游戏,对孩子体验这些情绪感受是有帮助的。所以两岁以后,孩子的游戏会开始有自己的秘密空间,窝在帐篷里,在小角落里玩,开始喜欢有自己的空间。

印度帐篷提供了孩子想独立但又能和妈妈联系的功能。在发展心理学中,孩子两岁以后需要独立的空间存在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帐篷,会让孩子觉得“这是我的地方”,体验到自己有自控的能力。如果从心理动力学的角度来看,也许印第安人的小帐篷会让孩子觉得特别包裹,就像母亲的子宫。当孩子想独立,想躲进“秘密基地”却又感到不安的时候,子宫可能是孩子潜意识里最安全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