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昂
历史来源 「杜」源出; 一:出自祁姓,以邑为氏。周成王将唐杜氏移于杜城(在今陜西省西安市东南),居者以地名「杜」为氏,据《通志.氏族略》云:杜氏亦日唐杜氏,祁姓。帝尧之后。 建国于刘,为陶唐氏,裔孙刘累能扰龙,事孔甲。故在夏为御龙氏。在周为唐杜氏,成王灭唐。而封虞,乃迁唐氏于杜,是为杜伯。居杜城者为杜氏。 二:为南北朝时鲜卑族姓氏所改。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北魏有代北三字姓独孤浑氏,随孝文帝迁都洛阳, 改为汉字单姓杜氏。 杜氏在历史上有着不俗的表现。东汉时就出了两位著名的杜姓大臣:杜林,官至大司空,显贵于朝,同时,他还是一位学问渊博的经学家,被世人誉为通儒;杜密,曾事桓、灵二帝,政绩卓著。东汉时的杜姓名人还有书法家杜度。三国时魏有杜夔,音乐造诣很高,是当时著名的音乐家。晋代有著名学者杜预。唐代诗人杜甫,可以说是无人不晓,他与“诗仙”李白齐名,被称为“诗圣”,其诗被称为“史诗”,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杜牧、杜荀鹤两父子也是唐时较为有名的诗人,特别是杜牧,在文学上的造诣可与杜甫并驾齐驱,《阿房宫赋》这篇大作正是出自他手,因他比杜甫年纪小,故被称为“小杜”;名相杜如晦亦是唐代有名的杜姓人。到宋代,则有平章事杜衍,明代时则有书法家杜环。 今天,杜姓是中国第五十三大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