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术口袋小班教案
“魔法口袋”小班教案1活动目标
1.有探索物体硬度的好奇心和欲望,体验运用各种感官感知物体硬度的快感。
2.通过感官感知物体的软硬,掌握感知物体软硬的方法,正确表达自己的感受。
3.掌握软硬的概念,能根据物体的软硬进行分类。
重要和困难的活动
1,活动重点:掌握感知的方法。
2、活动难度:可以根据物体的硬度来分类。
活动准备:
1,材料准备
(1)两个神秘的包,一个大筐,两个小筐。
(2)软性物品:棉花糖、面包、玩偶、枕头、毛衣、毛巾、衣服、泡沫板、气球、面巾纸、洗碗布;
(3)硬质物品:硬糖、铁片、木头、纸箱、茶杯、勺子、积木、石头、玻璃瓶等。
2、经验准备:能说软硬物体。
活动过程
(A)触摸、猜测和感知物体的硬度。
1,老师展示神秘书包(一个装软性物品,一个装硬性物品)。首先让一个孩子在前面摸一下,捏一下,告诉我感觉怎么样。猜猜里面是什么?(老师从神秘包里拿出东西)
2、所有幼儿触摸、捏物品,验证幼儿说的感觉,让所有幼儿感受物体的硬度,并能说出“感觉软/硬”。
(2)用不同的感官感知各种材料,并尝试分类。将软硬材料混合在一起,分成几份。
3.要求:摸、捏、按、尝、敲、摔。
4、幼儿小组实验,软硬物品。
分成两组,老师会适当指导。操作完成后,交换数据包进行检查。
5.教师引导孩子互相讨论实际操作和检查。
对他人操作结果的感受和交流感知的方法,进一步加深了对物体软硬特征的理解。总结:用手、牙齿、皮肤、耳朵等感官触摸、捏、咬、敲,可以感知物体的硬度。
(3)巩固:玩“送一个玩具宝宝回家”的游戏,学会根据物体的硬度进行分类。
游戏规则:天黑了。软婴儿玩具和硬婴儿玩具正在回家。让我们一起把软宝宝和硬宝宝送回家吧。
老师将孩子们刚刚操作过的物品再次分组混合。2.要求:摸、捏、按、尝、敲、摔。
(4)活动延伸:
让孩子发现并感知周围的物体哪些是软的,哪些是硬的,让孩子进一步感知物体的分类。
“魔法口袋”小班教案第二部分活动目标
1,能用手感受物体的软、硬、冷、热、滑、糙的特性。
2、能使用更恰当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3.用手感受物体的趣味,发展触觉。
要准备的活动
多个布袋里装着积木、海绵、粗抹布、丝绸、小暖水瓶、小冰瓶等不同质地、不同形状的材料。
活动过程
1,展示神奇口袋,激发活动兴趣。
让2~3个孩子随意摸出几样物品,感觉口袋里有不同的物品。
2.儿童练习使用触觉来感知物体的特征。
(1)孩子随便摸摸布袋里的东西,说出它们的特点。
(2)游戏:听指令拿东西。
请根据老师的指示找出相应的项目。
* * *童:我们的小手真能干!我们用手触摸这些东西,可以知道它们是软的、硬的、冷的、热的、光滑的、粗糙的。
“魔法口袋”小班第三课活动目标:
1,愿意参与科学活动,体验动手触摸带来的乐趣。
2.明白物体有软有硬,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对物体的理解和感受。
3.你可以用手感受物体的软硬特征。
活动准备:
1,每人有1个小布袋,袋口有弹性,方便手伸进去。
2.每个人的包里都装着不同的软硬物体,如娃娃、积木、海洋球、水彩笔、软糖、海绵、棉球、软糖、橡皮球等。
3.两个小动物玩具(其中1只是一只毛茸茸的小猫,另一个1只是一只木头或塑料做的硬恐龙)作为分类标记,分别放在两个篮子上。
活动流程:
1.创设情境,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
(1)创设“魔法口袋”情境,激发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
老师:魔术团里有个魔术爷爷。祖父有一个神奇的口袋。里面有很多有趣的东西。你想看看吗?
(2)引导孩子猜测口袋里的物品及其特点。
老师:你口袋里有什么?不用眼睛看怎么知道里面是什么?
(3)要求孩子触摸和说话。
老师:摸了之后有什么感觉?会是什么呢?
2.引导孩子用手感受物体的不同特性,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
(1)教师引导孩子触摸、抓握、捏捏,表达感受。
(2)鼓励孩子用“喜欢”或“可能”等词语大胆说出自己接触到的东西。
老师:你摸什么?比如什么?会是什么呢?
(3)拿出触摸过的物品,老师和孩子一起测试孩子的猜测。
3、游戏:按要求从口袋里摸出相应的物体。
(1)幼儿根据老师的指示触摸相应的物体。
老师:请摸一些软的(或硬的)东西。
(2)当孩子触摸它时,鼓励他们说出物体的名称,丰富他们对软硬物体的认识。
老师:你摸的这个软(或硬)的东西是什么?
4.游戏《送礼物》。
(1)老师和小朋友* * *合作,把袋子里不同硬度的物体分类。
(2)教师将两只小动物放在不同的位置,引导幼儿送礼物。
老师:摸捏这两只小动物是什么感觉?你想想,软礼物是给谁的?硬礼物是给谁的?
(3)幼儿可以分组自由地从触摸袋中找出不同的软硬物品,送到相应小动物面前的篮子里。
5.巩固对软硬物体的认识。
(1)引导幼儿观察检查篮子里的软硬物品是否分类摆放。如果放错了,大家会重新分类。
(2)引导幼儿自由谈论身边不同的软硬物体,进一步巩固对软硬的认识。
活动扩展:
引导孩子通过触摸来感知周围的物体,找出哪些是柔软的。哪些是硬的?
“魔法口袋”小班第四课活动目标:
1,训练孩子的触觉能力。
2.训练孩子对看不见的物品进行分类。
游戏准备:
小口袋1;各种水果,如香蕉、橙子、苹果、葡萄、橙子、柚子等;各种小玩具,如汽车、玩具兔、熊、狗、手帕、帽子、手套等。
游戏的玩法如下:
(1)家长带着装满各种物品的口袋读儿歌:“有很多神奇的口袋,快来摸摸。”并告诉孩子,“请把手伸进包里,摸一样东西。摸的时候告诉我(也就是父母)你摸了什么,但是不要偷看。”
(2)在孩子把自己说的物品全部摆出来后,家长可以提出要求:“请告诉我这些物品属于哪一类物品?例如,香蕉、苹果、梨等都是水果。属于哪种手帕和袜子?长毛绒兔和小狗属于哪种?”并让孩子开始分类摆放物品。
等孩子熟悉游戏后,让孩子摸一下,说:“这是水果里的梨。”等一下。
家长和孩子在玩游戏时应该注意:
(1)游戏开始的时候,最好不要让孩子区分类似的物品,比如橘子和柚子,而是用大一点的,比如苹果和香蕉,然后逐渐增加难度。
(2)不要违规让孩子看自己的口袋,这样会失去它的积极意义。为了提高孩子的兴趣,家长和孩子互换位置,让孩子提问,家长触摸回答,最后让孩子辨别对错。
在这个游戏中,家长要勤于动脑,善于动脑,不断丰富“口袋”里的“内容”,提高孩子的兴趣,促进孩子感知能力尤其是触觉的发展。
《魔法口袋》小班教案5教材分析:
工具和材料是美术活动的重要条件,如何引导一年级学生用魔法口袋是这节课的难点。在课堂上,我将其定位为美术教学中的综合。神奇的口袋探索领域旨在结合儿童以前(学前)的绘画经验并加以延伸,从而引发所有儿童学习艺术的欲望。神奇的口袋
教学目标:
1,熟悉和了解艺术的形式,认识艺术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新的思维,加深对艺术的新认识。
2.观察和发现各种工具的使用方法,培养爱护学习工具的良好行为习惯。唤起对各种工具和材料的联想。魔法口袋
3.开阔视野,拓展想象力,激发探索未知的欲望,体验探索的乐趣和成功。
教学重点:
观察各种工具和材料的使用,唤起工具和材料的联想。
教学准备:
代表性的艺术品,神奇的口袋实物。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按套路来。
第二,引入新课:
回顾学前绘画经历:今天我们要在课堂上找一个朋友。我不告诉你这个朋友是谁,下课你就知道了。请大家思考以下问题,分组讨论,代表回答,并要求完整回答。
1.你画画的时候用了那些工具。请告诉我们关于他们的情况。他们叫什么名字?怎么用?你能把你的作品展示给大家吗?
2.你见过那些绘画工具。请告诉我关于他们的情况。你在哪里看到他们的?你认为它们可以用来做什么?
3.你最想拥有什么美术用品?为什么?
蜡笔提示:
1是幼儿最常用的绘画工具。
2.相比彩色铅笔,蜡笔颜色更鲜艳,笔芯略软,使用时不会因手在纸上摩擦而弄脏画面。
3、蜡笔可以用来画线,也可以用来画大面积。
油画棒小贴士:
1.孩子们最喜欢的工具是明亮和坚固的。
2、油画棒比蜡笔柔和很多,而且因为是油性的,所以颜色容易混合,色彩变化,层次丰富。
彩色铅笔提示:
1,最简单的彩色绘画工具,像铅笔,比较适合幼儿。
2、色彩柔和,就是可以用来上色,但是上色的时候不能用力过猛,因为它的笔芯比较硬,会在纸上留下痕迹。
3.比较适合画柔和淡雅的画面。魔法口袋
老师总结:在绘画的过程中,工具和材料是非常重要的,就像一个好的助手可以帮助你实现你的绘画愿望。
第三,引导观察,思考,发现新的工具和材料;
1.欣赏中国书画作品。
2.欣赏油画。
3.欣赏水粉和水彩画。
4.欣赏印花。
5.欣赏儿童画。
老师:欣赏完这些画,你能猜出这些画是用什么工具和材料完成的吗?人生自由谈。
6.再次展示(结合作品)。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到工具和材料的不一样的魅力,唤起学生了解工具和材料的重要性,从而在以后的美术课前注意准备。你能猜出我们的朋友是谁吗?
7.如何保管好这些工具和材料?
用很少的工具和材料知识,进一步强调爱护工具、保护学习用品、正确使用学习工具的良好品质。
第四,评价,教师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回答问题。
1.你能知道哪些种类的美术工具和材料?
2.通过学习,你认识了那些画友。他们叫什么名字?
3.你能正确爱护和使用工具和材料吗?
五、课后观察与思考
1.收集并尝试一种你从未用过的艺术工具和材料。
2.去艺术品商店观察什么是文房四宝?发现了哪些新的工具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