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的人已经在手机上收到了来自北京的打车记录。什么情况?如何预防?
人明明在南京,手机却收到了自己在北京打车的消费记录。南京的赵先生发生了听起来不可思议的事情。如果不是警方最终摸清了嫌疑人的作案手法,赵先生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的个人信息竟然是从网络直播中泄露出来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每天怎样才能预防这样的问题?
今年6月5438+10月中旬的一天早上,赵先生发现自己的手机收到了一条陌生的短信,竟然是前一天晚上的182元的出租车费。消费地点在北京,他却明显一直在南京,这让赵先生百思不得其解。
赵先生说,他的手机从来没有借给过别人,最近也没有丢过。在民警的建议下,赵先生查询了最近的消费记录,才发现原来消费不止这点打车钱。
赵先生说,他经常收到一些购物平台或金融机构的验证码,但他从来没有下载过这些应用程序,更不用说用的是钱。
经查,嫌疑人通过直接输入手机号和验证码登录某购物平台,然后利用该平台的白条功能透支了店主的账户。
第二,嫌疑人是如何作案的?10月初,警方在海南抓获4名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吴某交代,他是在赵先生玩游戏直播时进入首页,然后在购物平台输入赵先生的手机号,直接用短信验证码登录进行消费。
这时,赵先生才想起自己做过游戏直播,并在直播平台上留下了自己的手机号码。由于直播时精力集中,他根本没有注意到验证码的提示信息。
第三,如何防止出现这样的情况?这种情况,其实最终还是个人信息泄露造成的,所以我们有必要把自己的相关信息保存好。不要在可访问的互联网上保存或处理个人敏感信息;做好需要发送的邮件的加密工作;不要点击不认识的链接或短信中的链接;办理各种购物卡、会员卡时,不要轻易留下个人信息和联系方式;不要轻信网上问卷调查、购物抽奖等活动,更不用说留下个人信息、电话号码等隐私信息;对于来源不明的网站,不要注册,谨慎使用手机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