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箭备战重大比赛期训练过程的安排应该是怎么样的?

现代射箭训练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比赛次数的不断增加。比赛不仅是检验运动员训练程度的基本形式,同时也是提高负荷强度,促进机体适应,培养运动员心理稳定、积累运动员比赛经验、检查大赛前的准备程度、强化运动员的参赛程序等的重要手段。

一,备战重大比赛期的训练周期划分

原国家射箭队总教练徐开才在带队参加了第23届奥运会射箭比赛之后的总结中指出:本次准备奥运会的训练时间前后不足9个月,实在是太短了。他建议,准备大型运动会至少要有两个大的训练周期(一年为一个训练周期,***两年),即必须经过两个准备期,两个竞赛期和两个过渡期。通过第一个周期(第一年)的训练,发现训练工作中的问题,进一步了解运动员的情况。以便在第二个大周期的训练中少走弯路,训练更具针对性。

二, 训练大周期的基本任务

射箭运动员训练大周期准备期的主要任务是对经过一系列国际、国内比赛选拔而组成的国家队队员,进一步改进、完善基本技术,尤其是重要的技术环节,通过各种训练方法和手段,增强运动员技术、战术、心理及体能方面的能力,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使得在准备期前期所提高的基础技能向射箭专项需要的方向转化和集中,逐步培养和发展运动员的竞技状态,通过参加少量的比赛,增强训练过程的强度。

三,双周期中各部分训练的主要任务

按照射箭项目双周期安排的特点,备战重大比赛期的每一个训练大周期具有不同的主要任务。第一训练大周期的主要任务是:完善技术,优化战术组合,配备调试器材:熟练掌握射箭所需心理技能,提高心理素质和调节水平,培养、建立比赛行为操作程序;提高专项所需的力量储备,提高耐力水平。第二训练大周期的主要任务为:熟练技、战术,提高参赛能力;提高内适应水平,加强对应激的控制;保持良好的机能状态,防止伤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