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原始洞穴壁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欧洲原始洞穴壁画一般表现原始狩猎生活的历史。

“在轮廓和主要部分,画出了简单而浑厚的线条,鲜红色、黄色和黑色的矿物颜料与动物脂肪混合在一起。那些粗犷豪放的线条,饱满明快的色彩,准确分明的结构,雄伟狂野的意象,让人神往,至今仍显示出巨大的艺术魅力。”

同时,它也只是作为巫术仪式的一部分而存在,所以每次画的时候都会用到。可见它与我国半坡上装饰有美人鱼的彩陶盆功能相同,也是作为“图腾”来崇拜的。

此外,在法国和西班牙石窟的壁画、石雕、浮雕和圆雕中,以野牛、野马、野猪、猛犸象、洞狮、驯鹿、熊等动物为题材,植物的形象很少见。虽然也刻画人物,但不如前者生动。这证明在石器时代,这些野生动物是原始人维持生命不可或缺的食物。要猎杀这些凶猛的动物,需要整个部落齐心协力。所以原始人研究它们的形象特征、习性、气质,向同伴传递信息。所以,除了巫术活动,绘画和石雕也成为了传递信息的工具,成为了人类最早的语言:画一头野牛和一匹野马,无异于告诉同伴去围捕这类动物。而且绘画可以传达更复杂的内容,比如阿尔塔米拉洞穴中受伤的野牛,这正好警告大家受伤的野牛很危险,要赶紧躲开!这种现象在现代过着原始生活的原住民中依然存在。普列汉诺夫在他无法投递的信件中,写了一个关于一个美国旅行者的故事:“有一次,旅行者在巴西一条河边的沙滩上发现了一条土著人画的当地的鱼。他告诉他的印第安同胞撒网,印第安人抓到了几条和沙滩上画的鱼同种的鱼。很明显,土著人之所以画这样的画,是为了告诉他们的同伴这个地方生活着这样的鱼的消息。”因此,旧石器时代的人用具体的图像来传达信息就不足为奇了。

有人认为原画能如此传神是个奇迹,几乎不可思议。当然,这些独特的原始艺术是非常珍贵的;不过,在原始时代可能已经相当普遍了。因为绘画和雕塑是当时狩猎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几千年漫长的狩猎生活中,原始人对野生动物的反复观察、狩猎和解剖,使他们对动物的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性了如指掌。所以这些猎人和画师很容易就能摆摆手。那时候没有分工,所以最好的猎人往往也是最好的画家。由此可见原始艺术与狩猎生活的密切关系。同时也自然说明了它的功利意义。据说,现在还处于氏族公社阶段的北美印第安人,在远行狩猎时,在门上钉了一块刻有图画的木牌,并将行动公之于众。可见,绘画对于生活在部落生活中的原始人来说,具有明显的实用和功利价值。

艺术是功利的,也是艺术的。它们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相互依存的。千百年来,人类的眼睛和手在生产劳动、狩猎生活和艺术实践过程中不断得到锻炼和发展。眼睛可以逐渐分辨正方形和圆形、长短、大和小、直线和圆弧、主次等。逐渐形成形体感、色彩感、平衡感、对称感等审美因素。从中国新石器时代原始社会出土的陶器、兵器、工具来看,那些石墙的圆纹、圆孔是如此的规整,那些炊具的三足分布是如此的精确,那些箭头两边的刀刃是如此的对称,彩陶的回文、云纹、三角涡纹、圆点、方块等装饰图案是如此的精美,这些都反映了原始人长期观察生活所形成的一定的审美观念。同时,他们也知道艺术创作的目的应该是有利于生产的,所以他们设计了盆(容器)、碗(盛食物的容器)、壶(盛水的容器)等等。在造型上,它们的口径、腹径、底径都各不相同,但比例却十分和谐,达到了实用、美观、大方的标准,以至于千百年来在陶器的制作中一直保留着当时的基本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