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子十五岁叫什么

古代女子15岁叫及笄之年。

及笄之年特指女子满15周岁,形容古代女子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出自《礼记·内则》。

《礼记》是我国最古老的儒家十三经之一,为孔子弟子及后来学者所记。

及笄,亦作“既笄”。

笄:束发用的簪子。

古时女子十五岁时许配的,当年就束发戴上簪子,未许配的,二十岁时束发戴上簪子。古代女子满15岁结发,用笄贯之,因称女子满15岁为及笄,也指已到了结婚的年龄。及笄之年在古代绝对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年份,到了及笄之年女子就可以成婚,可以过上相夫教子的生活。

“及笄之年”和“及冠之年”是古代男女成年人的“大节日”,从这年生日开始,就是男女青年最适宜的婚嫁年龄了。

扩展资料:

及笄之年和将笄之年的区别:

“将笄之年”不是“及笄之年”,“将笄”是将要到“笄年”还没有到,“及笄”则是已经到了“笄年”。所以他们完全是不同含义的两个名词。

及笄之年在古代是表示十五岁,这个年纪,也是一个可以结婚的年纪。将笄之年,表示的还没有到十五岁。

及笄之年有的富家女,会被一些达官显贵的人所提亲。而贤惠的女人,在这个时候,就已经有了想要嫁人的心。

舞象之年

是一个汉语成语,是古代男子15岁-20岁时期的称谓,是成童的代名词。原本是古武舞名。

百度百科-及笄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