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在幼儿园更好地玩游戏
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我们以儿童为活动的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应该在各种活动中促进孩子主动学习。在幼儿教育领域,游戏是一个占据特殊地位的重要课题,游戏是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幼儿园教育的目的是构建以幼儿主体性活动为特征的幼儿园教育活动体系,培养和发展幼儿的主体性,创造适合幼儿年龄的幼儿园生活。
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确立选择和引导游戏的原则。
一、及时抓住孩子的兴趣,推广儿童游戏。
兴趣是学习和玩游戏最根本的动力。对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欲望,是儿童进行一切活动的基本条件和心理起点。所以作为老师,要善于把握孩子的兴趣,及时引导。使孩子始终处于积极的状态,从而满足幼儿的需求,促进其发展。
比如小班的一次户外活动中,我不小心把手帕折成了一只小老鼠,和孩子玩猫捉老鼠的游戏。玩了几次,孩子对我手里的鼠标产生了兴趣。“老师,小老鼠真好玩!”“老师,老鼠有耳朵!”“老师,我也有手帕。请你帮我折一只老鼠好吗?”孩子不再注意玩游戏,都在我身边。他们手里不停地抖着手帕,争着让老师折老鼠。一开始我拿着他们的手帕,一条一条叠起来,但是我一个人怎么满足20多个孩子?他们等得太久了!折了几次之后,我突然想到:为什么不在孩子们中间玩一个叠老鼠的游戏呢?回到教室,我让孩子们拿出手帕,和我一起叠老鼠。刚开始孩子还能跟上脚步,但是因为手绢太软,孩子的小手不够灵活,后来就跟不上了。孩子们的兴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我不会的,老师!””“老师,麻烦你帮我折一下”“太难了,我不折了”。看到孩子这种状态,我没有任何想法:如果中途停止活动,对孩子的发展非常不利!突然想到了“手工纸”。用纸折老鼠会更容易吗?
在孩子们的迷茫中,我赶紧用手工纸折了一只小老鼠。孩子们的注意力又集中了,他们的兴趣又回来了。他们都围在老师身边看“纸”做的老鼠。我趁机说:“我们用手工纸折老鼠吧!”孩子们又开心了...这次折纸游戏进行得很顺利。只有65,438+0或2的孩子需要老师的个别指导,大部分都能独立完成。看着自己的小老鼠“站”在那里,孩子们开心地笑了。我对这个折叠活动并不满意,继续问孩子:“为什么纸可以折叠得很好,手帕却不行?”小朋友,你说一句话,我说:“手帕是布做的,手工纸是纸做的。”“手帕是软的,纸是硬的。”“手绢折起来的时候可以躺着,纸折起来的时候可以站着。”我又问:“小老鼠还能是什么?”“用橡皮泥捏”、“用纸画”、“用布缝”……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下来的几天,孩子们对老鼠的兴趣一直很浓厚,在艺术区玩得很开心。
在这次活动中,老师无意的举动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我没有置之不理,而是及时发现了孩子们感兴趣的东西,于是改变了原来的计划,组织孩子们在美术区折手帕。当孩子们出现困难,逐渐失去兴趣时,我及时寻找替代材料,使孩子们能够按计划顺利完成活动。作为教师,他们是儿童活动的观察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只有深度参与到孩子的活动中,才能观察到孩子的兴趣和需求,从而更好地组织孩子的活动,满足孩子的需求,正确引导孩子进行深度思考。老师要能激发孩子的好奇心,随时随地带领孩子学习。
第二,适时适度的干预,促进孩子更好的玩耍。
游戏是孩子主动的、独立的活动,是自愿的,而不是强制的。老师应该允许并让孩子知道,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来决定做什么,而不是老师规定孩子必须做什么。在观察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观察到的信息,引导幼儿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促进游戏的发展。
一旦进入隔板,孩子们就跟着音乐进入他们计划好的区域活动。我看到许宁站在手术区门口徘徊了很久却没有进去。我走过去问他:“宁宁,你怎么不进区里去?”他说:“我想进入这个区域,但是……”然后我发现操作区已经满了。我提议:“我们先去艺术区,好吗?”但他使劲摇头,只想进手术区。我认为:不能强迫孩子进入该区域,因为那不是孩子主动要求的。许宁现在对操作区很感兴趣,这是他自己的需要,动手操作能力还是需要练习的。我又引导他:“想办法加入他们,和他们一起玩,好吗?”许宁是个内向的孩子。想了想,他和每个伙伴都仔细商量了一下。但是,作业区的小朋友都在认真拼写,没人理他。宁宁都快哭了。
我想我应该介入并帮助他。正在这时,学区的赵志浩跑过来说:“老师,我的飞机要上天了!””我趁机敲敲桌子说:“喂!我是机修公司,我们专门修各种机器!赵志浩马上说:“欢迎,欢迎!”我当着大家的面推了推许宁:“这是修理工,请他给大家修一下。“该地区的所有孩子都鼓掌欢迎,并给他自己的材料,让他插入工具中。许宁开心地笑了笑,和大家一起忙活起来。
在这次分区活动中,我作为一个观察者,发现许宁的行为并没有立即介入,只是在他需要帮助的时候才出现。在和宁宁的谈话中,我没有强迫他改变主意,而是支持他做搭档。当他的方法失败后,我以参与者的身份加入游戏,帮助宁宁及时加入伙伴的游戏,把操作区的单体建筑活动变成了一场交际游戏。推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虽然它不同于教育活动,但它也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手段。教师在重视教育活动的同时不能忽视游戏的作用,要从认识上明确什么是真正的游戏。教师要明确游戏独特的教育价值,在环境中需求和物化教育目标,让幼儿真正自主地游戏,使幼儿的游戏活动兼具游戏性、教育性和发展性。让孩子在学校玩,在中学玩,在学习中发展!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用纸箱玩游戏
这个学期,我上了一个小班。最近班里有两个长L米,宽0.8米,高1.5米的大纸箱。几个孩子被这个大纸箱吸引住了,调皮的芮芮推着纸箱。当纸箱落地时,孩子们欣喜若狂。他们蹲在地上说:“我们钻山洞吧。”我一看,赶紧肯定道:“用纸箱钻个洞是个好主意。但是你现在能钻吗?”宁宁说:“把洞里的纸板剪掉就行了。”“你需要剪刀。有点危险。我能帮你吗?”“很好。”躺在地上的孩子们立刻站起来,看着我把一个箱子的底部和顶部都切掉。当孩子们看到纸箱上的洞时,他们非常兴奋。我把纸箱放在地上,平贴着玩具柜,原来的长边作为高度。婷婷迫不及待地潜了进去。当她爬出来的时候,由于箱子的另一边没有支撑,纸箱突然倒在了她这边的地上。孩子们看到这情景笑了。我说:“有没有办法让山洞不塌?”孩子们的思维非常活跃。有的说用椅子顶着,有的说用桌子顶着,有的说请人站在箱子旁边。为了逐一验证这些方法的可行性,他们摆好椅子,放好桌子,站在箱子旁边,忙得不亦乐乎。经过测试,这些方法真的很好,能把箱子修好,满心欢喜。最后他们发现,只要用大的东西堵住纸箱,它就不会倒。“哦,这是你自己发现的秘密。好像很有道理。”我表扬了孩子们。
后来我指着走廊问孩子,如果搬到那个地方玩钻山洞,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让箱子稳定不塌。小孩子还是想用东西挡,但是因为空间小,这些方法都一一否决了。最后我拿出一根绳子,问:“如果我让它帮忙,我怎么用?”林林灵机一动,说:“可以用绳子把纸箱绑在柱子上,这样纸箱就不会倒了。”很多孩子不理解他的想法。我按照琳琳的想法把纸箱固定好,孩子们试了试。真的很好吃!
孩子们仍然担心另一个大箱子,所以我提醒他们想想他们可以用它做什么。朱珠说,“钻进山洞后我浑身冒汗。好热啊!你可以在那里洗澡。”旁边的孩子附和着。我问他们怎么洗澡。有的小朋友说要用纸箱做浴缸,有的小朋友说要用纸箱做淋浴房。最后大部分同意做淋浴房。“怎么把它做成淋浴房?”我问。程程说:“把中间的纸剪掉,下面做个门,装个水龙头。”我按照他们的意图剪好之后,问:“水龙头用什么材料合适?”孩子们环顾四周,发现了许多雪碧瓶。玉玉建议用雪碧瓶做水龙头,大家都同意了。装上水龙头,简单的淋浴房就做好了。孩子们急切地围了过来,思思和陶陶也同时上车了。旁边的孩子不同意一起洗澡。陶陶说:“我是妈妈,带宝宝一起洗澡。”孩子们不得不同意。“妈妈”和“宝宝”刚洗完,一群人争着挤进来。没挤进去的豆豆急得大喊要排队。于是,我拿出我的小脚印,贴在地上,说:“豆豆说得对。排队洗澡可能会快一点。”孩子们立刻寻找脚印站立,开始排队等候。这时,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有的孩子在淋浴房呆久了,让不耐烦的孩子跺脚,有的进去拉,有的过来抱怨。看大家吵来吵去,我建议:“我们家的水龙头节能环保,很特别。从1O往下数到L,就没有水了,有人换进去洗澡,水又流出来了。”这个建议很有用。排队的小朋友耐心等待,游戏变得井然有序。
在这次纸箱探索活动中,我认识到问题是活动的动力、出发点和主线。问题可以由孩子或老师发起,激发孩子对游戏的兴趣,唤起他们已有的经验。教师不仅要提出适当的问题,还要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倾听孩子的各种回答和解释,从中发现教育价值,促进游戏的发展。
此外,教师的及时介入可以使活动顺利进行或进一步扩大。小班的孩子没有形成良好的沟通能力,他们无法独立解决冲突。这时候就需要老师及时介入了。比如大家争先恐后地进淋浴房时,如果老师用命令式的语气让他们一个一个排队,表面上孩子们会遵守,但内心的愉悦会减少很多。老师通过粘贴孩子熟悉的小脚印来建议正确的方式,效果更好。教师应该对孩子的兴趣和需求保持敏感,发现他们的意图,并相应地调整他们的行为。比如有的孩子会在不会玩的时候寻求老师的帮助,有的会找一个“合理”的理由给自己一个玩的机会,有的会搬出规则为自己赢得机会,这些都体现了孩子的智慧。教师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孩子的行为,提供更多支持性的游戏环境,让他们充分体验游戏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