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垃圾分类第一个月上海比较脏?

“98.9%的市民愿意分类垃圾,不愿意的只有1.65,438+0%。”165438+10月29日,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公布了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减量调查报告。调查通过随机抽样上海市100个居委会的100名居委会干部、200名保洁员和2000名居民获得数据。

数据显示,67.6%的市民表示上海具备实施垃圾分类的相应条件。但调查也显示,上海生活垃圾分类标准不一,市民垃圾干湿分类意识差,垃圾混运让市民对分类望而却步。为此,报告建议政府应加快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化步伐,加快垃圾终端处理投入,加大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市民垃圾分类意识。另一份由上海市政协人力资源与环境建设委员会完成的调查数据《关于优化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机制的若干建议》显示,在上海部分小区,60%的垃圾分类由专职人员二次分类完成,居民积极参与分类的积极性不高。在此之前,6月20日,165438+,上海市政府法制办组织听证代表举行了《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减量促进办法(草案)》立法听证会。本次听证会的议题包括:生活垃圾分类标准、非住宅物业和公共场所分类收集容器的设置、生活垃圾分拣机辅助分类系统。紧接着,65438年2月9日,上海市人大年终集中视察活动期间,从环保检查组传来消息,上海有望在今年年底出台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办法。

上海今年新推广的小区垃圾分类实施情况如何?你遇到了什么困难?全国各大城市的垃圾分类是怎么做的?《新民周刊》记者的调查结果显示,喜忧参半。当时,上海广泛的废物回收利用受到了联合国专家的称赞。时过境迁,垃圾回收的路很难再走回来。当然,垃圾分类毕竟是在前进的路上前进的。今年以来,截至6月5438+065438+10月15,上海市共有369个菜场、229个机关、866个企事业单位、1097所学校、89个园区,覆盖新增居民98.8万人。

6月,2013,上海市普陀区真如镇樱花园小区,垃圾分类开始。居委会书记徐佩英做过几次统计。如6月5日至7日,小区垃圾日均产量为808.2kg,其中湿垃圾分类率为36.2%。垃圾分类实施一个月后,从7月16到7月18进行统计。由于夏季的到来,小区日均垃圾产量上升至949.2公斤,湿垃圾分类率也上升至42.7%。这些经过分类的湿垃圾被计入了社区的垃圾减量。这样一来,樱花园小区门前的垃圾投放点减少到了3个。

上海垃圾分类的推广不是从2013开始的。早在20世纪末,上海就开始探索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几乎与台北同步,走在了中国各大城市的前列。特别是2000年以后,上海生活垃圾的终端处理方式基本确定为焚烧,垃圾分类标准逐步与垃圾焚烧厂的要求相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