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借助多媒体开展幼儿园数学活动
当代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对学习材料本身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媒体教学综合运用形、色、声、光的效果,创设各种生动的学习情境和教学情境,能极大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其不知不觉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长期以来,我发现一些纪律性差的孩子,在教学时能很快静下心来看多媒体课件,特别认真。
“用智慧拯救懒惰”活动一开始,我就展示了课件,以孩子们最喜欢的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狼》中一个关于懒狼在河边追逐的场景为背景,激发孩子们对这个活动的兴趣。
因为小班的孩子受年龄限制,长时间不关注事物。老师讲故事是一个相对安静的活动。如果采用单调的说教,孩子不仅难以理解,还容易产生疲劳,最终影响教育效果。课件的参与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幼儿期的思维主要是借助具体形象进行的,而不是借助概念判断和推理。所以我将以多媒体动画的形式讲述这个故事。多媒体课件可以借助图片表达更抽象的道理或要求。它非常具体,不仅色彩鲜艳,形象生动,而且音乐甜美,声音富有感染力。可以说是形、声、色的结合。孩子可以听,可以看,可以娱乐,可以思考,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二、利用多媒体课件巧妙设置游戏情境,有利于鼓励孩子探索新知识。
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曾经说过:“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小班的孩子特别喜欢游戏,数学因为学科特点相对抽象枯燥。如果把数学知识融入到游戏中,让孩子玩中学,既能满足孩子游戏的需求,又能达到数学教学的目的。在多媒体课件中使用游戏,还可以将娱乐性与教育性有机结合。
我设计了一个游戏,在活动中锻炼孩子,让孩子在游戏中发展智力,体验成功的喜悦,重新改变追求成功的兴趣。纲要提出:“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形、量、时、空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的概念,学会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的一些简单问题。”在课件中,我把“形状链接”设为第一关。屏幕上有四个美丽的家,分别是鸡、兔、狗和小猫的家。每个家都标有他们最喜欢的形状。鸡喜欢和三角形交朋友,兔子喜欢和圆形交朋友,狗喜欢和正方形交朋友,小猫喜欢和心形交朋友。当鼠标点击某个形状时,请孩子们帮助它找到朋友,并将其连接到相应的家。如果找到合适的,它会发出小动物欢快的叫声。如果找错了,形状会自动回到原来的位置(这些都是课件中路径预设的)。)同时听起来“拜托,请再想想”。利用电脑制作出形态各异、活泼可爱的动物,配以丰富多彩的背景和活泼悦耳的声音,整个过程清晰、生动、形象、逼真,有效地刺激了幼儿的听觉、视听,使他们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探索欲望,为完成活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小班的孩子对鲜艳的颜色感兴趣,所以在第二关,我展示了四个一模一样的房子,但是颜色不一样,有蓝、红、绿、黄。这一关的题目叫彩色触摸,就是让孩子看到自己手里有什么颜色的房子,然后在电视上触摸和你一样颜色的房子。如果是对的,点对音乐“恭喜你,你是对的,你很棒”,如果是错的,点错音乐“继续努力,加油,加油”。这样,孩子对这项数学活动的参与度明显提高,孩子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在游戏中逐渐掌握了更多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在多媒体中用音效表扬孩子,让孩子在活动中产生兴趣、情感储备、思维敏捷、自信,比传统教学中摆弄图片然后等老师来检查效果更直接、更方便。
孩子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当表演成功时,就会激起重新表现的欲望。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我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孩子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创设能激发新的陌生感的多样学习情境,真正给予孩子自主性,让孩子打破常规思维的束缚,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从不同的途径和角度积极思考问题,积极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根据幼儿的认知规律,有意识地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问题情境。第三个层次是结合一两个层次,让孩子知道如何搭配东西,既有颜色又有形状,以“智慧测试”来激起他们的表达欲!
第三,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动态演示,实现人机交互。
多媒体课件因其自身直观、形象的特点,具有最佳的视听效果。它提供了许多可能性,这些可能性往往超出了我们普通的教学方法。它会使无声的教材生动起来,使课堂生动起来,把学生引入教学所创设的独特情境中,通过直接的视听感官效果,让孩子对活动学习产生兴趣。在《以智救懒》的结尾,设计了缓缓打开的门内懒人啼哭的动态形象和开门声与懒人啼哭声的组合,使画面更加生动、具体、直观、动态,强烈吸引了小朋友。然后我露出了一个慵懒快乐的笑脸,让整个活动圆满落幕。孩子们看到自己用大家的努力拯救了懒惰,大家心里都很开心,有效的实现了人机互动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