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文教案:伞能做什么?
中班语文教案:伞能做什么?1活动目标:
1,了解伞的各种功能。
2.理解儿歌的含义,大方表演。
3.鼓励孩子按照儿歌的模式创作歌词。
活动准备:
1,儿歌《伞能做什么?》
2.各种漂亮雨伞的图片。
活动流程:
一、引导孩子观察各种雨伞,启发孩子思考:雨伞能用来做什么?
1,下雨的时候躲雨。
2.太阳出来时遮挡阳光。
3、还可以用伞柄钩挂物品等。
第二,让孩子想象雨伞的特殊作用。
展示蚂蚁、鸟和长颈鹿的图片,让孩子思考:如果蚂蚁、鸟和长颈鹿有一把遮荫的伞,它们会把它当成什么?鼓励孩子自由想象,大胆表达。
第三,编儿歌
孩子们,老师用你们想象的结果编了一首儿歌。让我们一起听,告诉我你觉得什么有趣,好吗?
四、活动结束
当孩子熟悉了儿歌的内容后,可以尝试用之前想象的内容替换儿歌原有的词句,尝试模仿儿歌。雨伞能做什么?勾东西;雨伞能做什么?当鸟巢;雨伞能做什么?帮助蚂蚁过河...
中班语文教案:伞能做什么?2活动目标:
1.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模仿儿歌,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了解伞的作用,感受自由想象后用语言大胆表达的快感。
活动准备:
1,土家文儿歌。
2.一把带挂钩的伞,一人一把。
活动流程:
首先,开始部分:
展示雨伞,引导孩子观察雨伞的形状;
老师:刚才,孩子们看得很仔细。你能告诉我伞是什么样的吗?
老师根据小朋友回答总结:伞面是圆形的,伞柄是直的,还有一些弯曲的伞钩。
二、基础部分
(一)、引导孩子理解儿歌的内容:
1,老师:“伞能做什么?”(遮风挡雨,防晒。老师会根据小朋友的回答及时播放土家文的儿歌,并带领小朋友读两遍。
2.让孩子感知问答儿歌的形式,通过问答的方式练习儿歌。(老师让孩子回答,孩子让老师回答,男生女生互问互答)
(2)、学习模仿儿歌:
1,老师:除了儿歌里提到的伞的用途,伞还能做什么?
孩子自由回答,老师用图文的形式记录下来。
2、老师和孩子* * *看儿歌的模仿。(老师让孩子回答,孩子让老师回答,男女生互问互答。)第三,最后带着孩子去户外玩雨伞,体验雨伞能做什么。
用儿歌:
雨伞能做什么?遮住太阳。
雨伞能做什么?遮风挡雨。
雨伞能做什么?当作拐杖。
伞还能做什么?我看不见,掩护你。
提示:本教案有配套课件。点击下载。
教学反思:
1.整堂课的环节设计合理,重点突出。
2.全班小朋友基本都能读儿歌,理解儿歌内容,了解雨伞的作用。达到了教学目标。
3.孩子参与广泛,但课堂气氛不是很活跃。
4.孩子在模仿儿歌的时候,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他们会注重孩子的语言表达和语感的培养。
中班语文教案:伞能做什么?3.活动目标:
1,了解雨伞的各种功能和用途。
2.试着通过替换词来模仿儿歌。
3.感受运用语言和想象力的乐趣。
4.拓展孩子用伞做游戏的想象力和体验。
二、活动准备:
1,一把实体伞。
2、图片:雨伞、问号、小蚂蚁、小鸟、长颈鹿等图片。
三、活动过程:
(1)展示你的雨伞,介绍活动。
1.今天老师带了一把伞。漂亮吗?
2.如果你有一把伞,你会用它做什么?
根据小朋友的回答,展示相应的图片,学习儿歌中的新句子。
(遮风挡雨,遮太阳,当拐杖,不见天日,罩着你)
(2)看图学儿歌《伞能做什么》。
1,老师问,小朋友按顺序回答雨伞可以用来做什么。
2、引出儿歌:伞能做什么?
老师完整地背诵了孩子们的歌曲
3、孩子看图读儿歌完全
4.分组朗读儿歌,让孩子感受儿歌的问答结构。
(3)在熟悉童谣的基础上,学会替换原话,模仿童谣。
(1)如果小蚂蚁有这样一把伞,它会用它做什么?(小朋友猜,然后出示图片:小蚂蚁用雨伞当船)
(2)一只鸟可以用雨伞做什么?(展示:鸟儿用伞做窝)
(3)长颈鹿用伞能做什么?(展示:长颈鹿用雨伞当帽子)
(4)读新儿歌《一把伞能做什么》。
1.我们把小动物如何用伞的故事放到儿歌里来读吧。
2.让孩子尝试创作儿歌。
3.我们一起读儿歌吧。
(5)学习如何使用雨伞。
1,雨伞真的很有用。你会用雨伞吗?开伞需要注意什么?
2.收伞需要注意什么?
老师总结:开伞收伞的时候要注意安全。不要打其他孩子或者其他东西。
(6)用雨伞玩游戏
让我们玩一个雨伞游戏(折叠-非常小,展开-非常大)
用儿歌:
雨伞能做什么?遮住太阳。
雨伞能做什么?遮风挡雨。
雨伞能做什么?当作拐杖。
伞还能做什么?我看不见,掩护你。
课后反思:
活动一开始,我问孩子们:雨伞能做什么?孩子小的时候,答案永远是:伞能遮太阳,那么伞能干什么?但是童谣的第一部分省略了,导致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障碍。我们都强调孩子要在语言活动中完成单词。在孩子心中,这种完整的叙事早已有之。所以谷老师在评价中说,活动前可以适当改编童谣,适合我们孩子的年龄特点。
活动中,我也发现了徐老师提到的一个点。第一个环节“遮风挡雨,遮风挡雨,当拐杖,隐形,罩着你。”这些新短语只学过一次,巩固的不好,所以第一个环节速度比较快,有点急。
中班语文教案:伞能做什么?4项活动目标:
1,了解伞的各种功能。
2.理解儿歌的含义,大方表演。
3.鼓励孩子按照儿歌的模式创作歌词。
4.培养孩子的礼貌和对劳动的热爱。
5.培养孩子快速思考、解决和反应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儿歌《伞能做什么?》
2.各种漂亮雨伞的图片。
3.蚂蚁、鸟和长颈鹿的图片。
活动流程:
一、引导孩子观察各种雨伞,启发孩子思考:雨伞能用来做什么?
1,下雨的时候躲雨。
2.太阳出来时遮挡阳光。
3、还可以用伞柄钩挂物品等。
第二,让孩子想象雨伞的特殊作用。展示蚂蚁、鸟和长颈鹿的图片,让孩子思考:如果蚂蚁、鸟和长颈鹿有一把遮荫的伞,它们会把它当成什么?鼓励孩子自由想象,大胆表达。
第三,小朋友,老师根据你们想象的结果编了一首儿歌。让我们一起听,告诉我你觉得什么有趣,好吗?
第四,当孩子熟悉儿歌的内容后,可以尝试用之前想象的内容替换儿歌的原话,尝试模仿儿歌。
雨伞能做什么?勾东西;雨伞能做什么?当鸟巢;雨伞能做什么?帮助蚂蚁过河...
教学反思:
1。整堂课的环节设计合理,重点突出。
2。全班小朋友基本都能读懂童谣,理解童谣的内容,了解雨伞的作用。达到了教学目标。
3。孩子参与面广,但课堂气氛不是很活跃。
4。孩子在模仿儿歌的时候,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他们会注重孩子的语言表达和语感的培养。
中班语文教案:伞能做什么?5活动目标
1,了解儿歌内容,了解雨伞的各种功能。
2.发挥你的想象力,试着模仿儿歌。
要准备的活动
课件准备:雨伞的各种实景图片;
“伞能做什么?”插画和儿歌音频;
蚂蚁、鸟和长颈鹿的图片。
活动过程
老师展示雨伞的图片(或让孩子带雨伞)引导孩子观察各种雨伞。
这把伞是什么颜色的?上面有什么图案?
想一想,伞能用来做什么?
总结:雨伞可以用来挡雨;涂层伞可以用来遮太阳;直柄伞可以当拐杖用;有弯柄的伞可以当挂钩之类的。
老师展示课件中的插图,引导孩子观察屏幕上的雨伞在发挥什么功能。
仔细看看。图中的人用雨伞做什么?
多次播放课件中的儿歌。请仔细听,并根据图片复述儿歌。
-儿歌里伞能做什么?
儿歌中最常见的句子是什么?
教师在课件中展示几个小动物的图片,引导孩子想象雨伞的其他功能,模仿儿歌。
如果蚂蚁、鸟、长颈鹿有这样一把伞,它们会拿它做什么?蚂蚁过河时,用伞当船。鸟儿从树上挂伞当巢;长颈鹿把雨伞放在头上当帽子...)
-我们来试试,把你想象的这些功能改成儿歌,一起创作一首新的儿歌!雨伞能做什么?当一艘船。雨伞能做什么?做一个鸟巢雨伞能做什么?作为帽子。)
活动扩展
* * *在家教育:请孩子回去后和父母一起在周围环境中寻找雨伞,说说雨伞起到了什么作用,并以照片的形式记录下来。
技巧
是启发孩子想象力的重要环节。老师需要引导孩子把想象力和伞的形状结合起来,问孩子为什么伞可以当船用。为什么伞可以是鸟巢?为什么雨伞可以当篮子用等等。,来合理化孩子的想象力。也可以要求孩子们在其他活动中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附儿歌
雨伞能做什么?
雨伞能做什么?遮住太阳。
雨伞能做什么?遮风挡雨。
雨伞能做什么?当作拐杖。
伞还能做什么?
我看不见,掩护你。
中班语文教案:伞能做什么?6项活动目标:
1,了解伞的各种功能。
2.理解儿歌的含义,大方表演。
3.鼓励孩子按照儿歌的模式创作歌词。
4.帮助孩子体验和理解故事,并尝试解释简单的事情。
5、初步理解故事,了解故事中语言的重复特征。
活动准备:
1,儿歌《伞能做什么?》
2.各种漂亮雨伞的图片。
3.蚂蚁、鸟和长颈鹿的图片。
活动重点:
活动难度:
活动流程:
一、引导孩子观察各种雨伞,启发孩子思考:雨伞能用来做什么?
1,下雨的时候躲雨。
2.太阳出来时遮挡阳光。
3、还可以用伞柄钩挂物品等。
第二,让孩子想象雨伞的特殊作用。展示蚂蚁、鸟和长颈鹿的图片,让孩子思考:如果蚂蚁、鸟和长颈鹿有一把遮荫的伞,它们会把它当成什么?鼓励孩子自由想象,大胆表达。
第三,小朋友,老师根据你们想象的结果编了一首儿歌。让我们一起听,告诉我你觉得什么有趣,好吗?
第四,当孩子熟悉儿歌的内容后,可以尝试用之前想象的内容替换儿歌的原话,尝试模仿儿歌。雨伞能做什么?勾东西;雨伞能做什么?当鸟巢;雨伞能做什么?帮助蚂蚁过河...
教学反思:
1.整堂课的环节设计合理,重点突出。
2.全班小朋友基本都能读儿歌,理解儿歌内容,了解雨伞的作用。达到了教学目标。
3.孩子参与广泛,但课堂气氛不是很活跃。
4.孩子在模仿儿歌的时候,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他们会注重孩子的语言表达和语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