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军女人,营口警营硬汉刘志军。

说到警营里的硬汉,我们脑海中浮现的形象通常是高大、有力、浓眉大眼、正直...刘志军,这个又矮又瘦又小,眉毛上带着笑容,鼻子上架着一副眼镜,与警营里的硬汉毫无关系,却用一次又一次的实际行动,在群众心中牢固地植下了勇敢、忠诚、为人民服务的人民警察形象。

(1)

被10.5cm的道钉射穿脸部。

他还是制服了嫌疑人。

2020年3月8日7时22分,大石桥市公安局南楼派出所接到110指令。白寨街道办事处村一男子在新城超市持改装射钉枪欲杀害超市老板崔。南楼派出所教导员刘志军带领龚伟等人立即出警。到了现场,他看到现场还有人。刘志军立即安排警力疏散群众。经询问民警和现场群众得知,犯罪嫌疑人刘某(38岁,本村村民,单身)前不久在新城超市上班时,老板崔某给了他一瓶饮料,刘某喝下饮料后感到身体不适。他认为老板崔在害他,去了几次超市。今天他带了两把改装过的射钉枪来“复仇”。在警察赶到之前,他已经在超市二楼向崔开了两枪。崔慌忙逃到楼顶,但超市二楼的房子里仍有两名妇女(崔的妻子和村妇女主任)被困。曾有与嫌疑人刘某交情较好的村民上楼劝说,但都被刘某用射钉枪逼了出来。当时刘还扬言:“我今天一定要干出轰轰烈烈的大事来”,“谁来我就杀谁!”

刘志军立即向局领导汇报情况,请求警方支援,随后部署现场警戒、自首等工作。村民张某、姜某平日与嫌疑人刘某关系较好,便主动申请帮助民警上楼劝说。考虑到嫌疑人刘某情绪极不稳定,楼上人员随时有危险,刘志军决定亲自带着两人上二楼,试图说服嫌疑人刘某为增援部队争取时间。

上楼前,刘志军让其他民警躲在他身后,伺机抓住他。为了不激怒嫌疑人,他换上便服走在前面。正当准备上二楼时,犯罪嫌疑人刘听到楼梯口有声音,于是伸出改装过的射钉枪对准楼梯口。他一手拿着一个,对着刘志军等人喊道:“别上来,快走,要不你不走我就杀了你!”这时,刘志军身后的村民张说,是我。把枪放下。犯罪嫌疑人刘根本不听劝说,大喊:“谁来我就杀谁!”

见此情景,刘志军把村民张拉到身后。准备撤退时,刘志军隔着楼梯看到屋里有两个女人,她们极度恐惧和无助。联想到之前嫌疑人的威胁,刘志军害怕再僵持下去屋里的人会有危险。他上前两步,假装和女子说话,以分散嫌疑人刘的注意力。嫌疑人一边快速挡开左手拿着射钉枪,一边在说“我要杀了你”,射钉枪响了!10 cm长的钉子打在了刘志军的左脸。没有考虑到自己,他趁嫌疑人稍有慌乱,迅速抢过手中的两把改装射钉枪,扔到地上。随后赶来的民警和辅警迅速冲过去,一举控制了嫌疑人。

此时,刘志军脸上、身上全是血,在村民的帮助下被送往医院。医生看到刘志军的伤口,连说“幸运”,因为改装过的射钉枪威力太大,坚固的墙壁都能轻易打穿,更别说脸了。如果当时稍微偏离一点,穿透太阳穴或者眼睛,后果不堪设想。

像这样的,刘志军经历过很多次。历任大石桥市公安局巡警大队民警、中队长、中队长26年,南楼派出所副所长、反恐大队副大队长,周嘉派出所副所长、所长,现为南楼派出所教导员、二级警长。先后获得全国优秀青年辩护人、辽宁省优秀青年辩护人、辽宁省优秀党员标兵、辽宁省政法系统人民满意警察等荣誉称号。,并获得1个人一等功和4个三等功。在每一个哨所,他都走出一串闪光的脚印;每一个荣誉的背后,都有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

(2)他被捅了十多刀。先拨110。

协助警方抓获两名歹徒,在多地破获恶性案件56起。

那是2003年5月12日的中午。值完夜班忙了一上午的刘志军累了,准备回家休息。但当他打开门时,让他万万没想到的一幕发生了:一个躲在门后的穷凶极恶的歹徒迅速把门关上,然后一手拿刀一手拿枪顶着他的头,并恶意威胁:“我们要的是钱,不是命!”

“我们”刘志军向房间里望去,却发现房间里还有一个持刀歹徒,他的妻子已经被绑在了地上,房间被翻得一片狼藉...刘志军马上意识到这是入室盗窃!正当他紧张地思考着应对的办法时,被捆绑的妻子突然把塞在嘴里的布塞吐了出来,大叫道:“抢了,智君快跑!”刘志军趁着歹徒惊慌失措、蠢蠢欲动的机会,突然向右一闪,用拳头将歹徒手中的左轮手枪一拳打出,冲到厨房抓起一把菜刀,然后转身与持刀尾随的歹徒展开了你死我活的搏斗。与此同时,另一名歹徒却是个懦夫,冲向正在不断呼救并试图站起来的女主人。她的腿和右臂被捅了好几刀,一时间血流得到处都是,女主人倒在血泊中...与歹徒搏斗的刘志军看到妻子倒在血泊中,稍一分神,他就被深深地捅了一刀。歹徒趁机拉住刘志军,两人滚到了一起。另一名歹徒也冲了过来,刺伤了刘志军的大腿和手臂。刘志军在危机面前无所畏惧,强忍剧痛。他猛地起身,用头推开挟持自己的歹徒,顽强地夺过歹徒手中的弹簧刀,刺向歹徒。由于长时间的挣扎,多处受伤,失血过多,刘志军终于筋疲力尽,被再次跳起来的歹徒压住。即便如此,他依然没有放弃挣扎,奋力去抓掉在地上的刀。两名歹徒合力用菜刀刺向刘志军左右胸部和右手,刘志军晕倒在地。

以为刘志军已经死了,两个歹徒疯狂地捡起赃物和掉在地上的手枪,冲出房间,关上门逃走了。晕倒在血泊中的刘志军被关门声惊醒。他的第一个想法是:再也不能让歹徒逃脱,伤害人民了!他艰难地从身上掏出手机,拨通了110,用微弱的呼吸说:“我是刘志军,住在哈西里。两个歹徒来我家抢劫,其中一个穿着有线工装裤,有外地口音,还有一个被我捅了。他们有枪。快点!”然后,他用最后的力气爬到门口,打开了防盗门...

由于刘志军及时提供线索,他打车从家中逃出,不到半小时两名歹徒被警方抓获。经进一步深挖,两名歹徒交代,自1998以来,他们结伙在黑龙江佳木斯、沈阳、辽阳、抚顺、鞍山、盘锦等地实施抢劫、抢夺、盗窃、轮奸、强奸犯罪56起,涉案总价值百万余元。

身中十多刀的刘志军躺在重症监护室里。最重的刀伤在左胸,刺穿了肺的肋隔膜,刺伤了肝脏。胆管、肺和肝的动脉血管被切断,失血近5000毫升...病危通知一个接一个,为他祈福的同志和群众也是一个接一个。他与歹徒搏斗的壮举迅速传遍了全城。不到一周,就有近千人自发前往医院。

也许是刘志军顽强的意志战胜了死亡,也许是群众的祈祷感动了上帝。二十多天后,奇迹出现了,刘志军逃脱了。经过这一战,他获得了中国杰出青年卫士的荣誉称号!

专攻“硬骨头”

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都说人会珍惜自己找回的东西。按理说“死”过一次的人会更加珍惜自己的生命,但在刘志军心中,他更珍惜的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机会。2005年春夏,大石桥市汤池镇、周嘉镇、波罗铺镇连续发生7起蒙面入室盗窃案,长期未破,市局压力很大。为此,整体选拔优秀侦查员组成专案组,专门审理此案。刘志军主动找领导打。领导怕他身体吃不消,不想给他派重活。他拍着胸脯说:“我的身体,我知道是什么。请组织信任我,给我一个机会。我一定不会让领导失望的!”获批后,他和专案组的同志们一头扎进了项目。根据犯罪嫌疑人尾随单身“富婆”作案的特点,专案组决定补侦。于是,他们冒着烈日酷暑,蹲在每一个聚集地,小心翼翼地搜寻着嫌疑人。好事多磨。最终,刘志军和专案组的同志们在博罗铺集贸市场找到了犯罪嫌疑人、李。根据部署,刘志军已接近李。接到“行动”指令后,他用干净利落的锁喉将十分彪悍的李扑倒在地。在其他同事的配合下,他制服了持刀试图反抗的李。接着,他与战友合作,成功抓获陈某。随后,他和战友化装成买羊人,前往盖州市温泉镇,将另一名犯罪嫌疑人张抓获。经审讯,犯罪嫌疑人对在营口老边区、盖州、大石桥等地40余起蒙面入室盗窃逃逸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案件告破,群众心中的恐惧和阴霾消散,刘志军恢复了勇气和自信。但当领导准备奖励他时,他说:“把荣誉留给工作队里的其他人,让我参与行动就行了。”

其实“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他的影子”才是刘志军的常态。1999 65438+2月,为了摸清情况,避免人员伤亡,刘志军自告奋勇从楼外的铁管爬到三楼高度,坚持了半个小时,脸部被楼外的电线割伤,血液被刺骨的寒风直接冻住。他仍然坚持,为逮捕提供了准确的信息。2002年8月,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来袭,刘志军自发投入抗洪抢险第一线,在齐腰深的最低处救出一名孕妇。战友赶到后,他和5名队员先后救出14人,抢出落水车辆89辆。

然而,当他加入警察队伍时,他并不被认为是一个训练有素的人。1994年2月从大石桥市体委调到公安局。当时有人说他长得不像警察,一定有后悔的一天。但刘志军是个“难啃的骨头”。为了保持身材,他每天坚持跑步五公里。他还多次向老师学习捕捉敌人的拳法和警体技巧。没事的时候,他就拿起法律书籍,努力学习。就连看电影,他也专门找福尔摩斯、神探007系列电影和一些重要案件。从纪录片来看,可以说他对公安业务的学习已经到了如饥似渴的程度。正是因为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26年来,他破获刑事案件600余起,抓获逃犯70余名,刑事拘留500余人,为国家和人民挽回经济损失400余万元。

群众是“有爱心的人”

“刘主任是个伟人”已经成为辖区人民的口头语。

对于罪犯来说,刘志军是一个硬汉,但在辖区群众面前,他是一个真正的“暖男”。在担任南楼派出所分管社区工作的副所长期间,嗜酒如命的吴某在刘志军的真诚帮助和耐心疏导下,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他不仅发挥自己的文学特长,积极参加社区活动,还参加老年志愿者巡逻,帮助照顾重病工人,成为社区干部的好帮手。就连经常去派出所闹事的李太太也开始夸警察了,因为刘志军主动帮她打零工,钉防寒塑料布,锁门...还自掏腰包为她解决了冬季取暖问题。

在担任周嘉派出所所长期间,刘志军在下乡走访时了解到,在他管辖的冯佳村有一户人家。因为母亲离家出走,父亲被刺激得精神失常,留下一个年幼的男孩由叔叔抚养,不仅生活困难,还让男孩无法登记,成为名副其实的“黑户”。看着男孩的家,连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窗户玻璃都碎了。他只是在上面贴了张报纸。刘志军心里一酸,马上说:“我帮你!”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他在相关部门跑来跑去,经过沟通协调,终于办完了所有手续,免费给男孩登记了户口。户口本送上门的那天,刘志军自己拿出500块钱,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了这个可怜的家庭经济援助。男孩的叔叔冯至今还经常把刘志军挂在嘴边:“刘主任是个了不起的人,是个老百姓的贴心人!”

曾经逢会必访、逢会必闹、甚至爬上北京烟囱上访的村民张,在刘志军的帮助下再也没有去上访,因为刘志军亲自担保他们家,坚持定期上门帮扶。当得知张的儿子考上高中,没钱交学费和生活费时,他便自掏腰包拿出3000元,解决了家里的燃眉之急。张的儿子性格内向,自卑感强,怕上学,心理负担重。于是刘志军联系了同学,利用个人关系找到了某高中教务处的领导和孩子的班主任,齐心协力帮助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他还时不时去学校看看,送生活费。在他的帮助下,孩子们逐渐变得开朗起来。张家深受感动,保证以后不再上访,不给公安机关添麻烦。不仅仅是信访人张,还有镇几个知名的信访人都做出了这样的承诺,正是因为他们被刘志军的真诚所感动。

逢年过节,刘志军会带着礼物和民警一起去走访辖区的贫困户、低保户和孤寡老人。在他的带动下,周嘉派出所民警主动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传为佳话的故事数不胜数。警方与辖区内的人们建立了牢固的关系。

用真心换真心。多少年来,刘志军一直是这样对待辖区人民的。一句表扬,一面锦旗,一张张笑脸,都是人们对他的认可。

“深水炸弹”防疫——17前抗击非典,17后抗击“新冠肺炎”。

17年前,在抗击非典的战斗中,刘志军因表现突出,被大石桥市公安局巡警大队确立为抗击非典标兵。当时,在北京丰台区开了一家会馆的唐身体不适,与家人分乘三辆车从北京回到大石桥市高坎镇,并参加了一场婚宴。因为唐发高烧,被列为非典疑似病例,与唐有过密切接触的19人要隔离,需要警方的配合。在没有标准化防护装备的情况下,刘志军主动出击。他只戴了一个口罩,24小时内两次深入唐老家。第一次深入村里工作6个小时,发现7个人。为了防止感染,领导安排他休息。但刘志军想到只要休息,其他战友就会深入疫区,增加了感染的风险。为了保护战友不被感染,他毅然再次冲进“疫区”,一直工作到第二天凌晨4点,找到了需要隔离的12人。短暂休息后,他又回到抗击非典的第一线,连续工作7昼夜,直到疫情完全解除,他才从火线上退了下来。

17之后,疫情在新冠肺炎爆发。作为南楼派出所教导员,刘志军带头战斗在防疫第一线,坚守卡点。每次24小时轮班结束后,他都要立刻把自己投入卡点阻断控制,直到深夜22点。每辆车都要检查,每个人都要检查。如果不是被警察打伤住院,第二天他还是会出现在卡点...但这一次,他。

在刘志军的身上,有11处缝合长度超过10厘米的刀伤,3处鼻骨骨折,1处手指骨折,2颗牙齿脱落,嘴里缝了40多针...这些伤痕有的是为了保护战友,有的是为了保护群众,有的是为了抓捕毒贩,有的是因为近距离接触枪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