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对青少年的危害有哪些例子?
案例一:网瘾少年跳楼自杀。
天津少年,13岁的张小艺(化名,下同)沉迷网络,让他很难区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最终,他从24层高楼跳下,结束了这段纠缠。张小艺在遗书中透露了自己对网外的失望。虽然他再三保证不再进网吧,但还是没能控制住自己。他的遗愿是把他在游戏里的东西,他的文字,他的书送给几个不同的学生。直到看了他的遗书,张小艺的父母才更加了解儿子生前的内心世界。
案例二:沉迷网络导致猝死。
2009年4月7日,深圳15岁男孩周蓉(化名,下同)说在家里吃完妈妈做的早饭就去上学,结果走了学校路线对面的街。五分钟后,周蓉突然死在路上。监控视频拍下了他倒地的瞬间,他死亡的现场距离小区最大的黑网吧只有50米。法医初步认定,周蓉的死亡与他沉迷网络导致的心脏病发作有关。他的父母痛心地说,儿子长期沉迷电脑游戏,经常出入黑网吧,但除了晚上回家睡觉,整天都泡在黑网吧里。
案例三:为上网实施诈骗。
网瘾少年史明宇(化名,下同)痴迷网络。为了能让自己在家挂机打游戏,他在网上找了一家无押金租电脑的公司,从该公司租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并签订了租赁合同。后来因为没钱还房租,史明宇就想到多租几台电脑,然后卖掉来还房租。短短几个月,史明宇诈骗189台电脑,总价值35万元。负责审理此案的法院认为,史明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骗取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已构成合同诈骗罪。最终,史明宇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并处罚金10000元。
网络由节点和线组成,代表许多对象及其相互关系。数学上,网络是一种图,一般认为是一种加权图。除了数学上的定义,网络还有特定的物理意义,即网络是从某一类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来的模型。在计算机领域,网络是信息传输、接收和共享的虚拟平台。通过它把各种点、面、体的信息联系在一起,从而实现这些资源的共享。网络是人类发展史上最重要的发明,推动了科技和人类社会的发展。
青少年是人类发展的一个时期,介于童年和成年之间。在此期间,人类会经历一段青春期,也就是性成熟的过程。学者们认为很难给青春期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因为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当今社会,对青春期的全面了解来自于各个角度的信息,包括心理学、生理学、历史学、社会学、教育学、人类学等。从所有这些观点和角度可以说明,青春期是一个变化和蜕变的时期。其目的是让儿童为其成人角色的转变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