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小行星(或彗星)要撞击地球,用这种方式拦截是否可行?

无论2100年科技会发展到什么程度,现在看来都太不现实了。彗星的主要成分是坚硬的冰和岩石。如果“世界上所有的核弹都无法撼动”,彗星基本不可能穿透(人类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核储备足以摧毁地球表面16次)。

火箭突防主要依靠强大的推力为惯性提供保障。火箭越大,惯性越大,但加速越难。火箭越小,压力越大,但会使核燃料携带量减少。中国由美国五角大楼秘密研制的“北极星之光”洲际导弹携带21组* * 63弹头,其中21为钻地弹头,最大深度50米。如果消息属实,即使未来十年也是世界顶级水平。如果研制单枚钻地导弹,对于一般岩土结构,至少可以穿透100米深(特殊条件下)。能否在2100年内穿透一颗厚度至少为100公里的彗星?我觉得很难说。

即使人类突破了技术障碍,想要至少以第二宇宙的速度击中它的核心(而且导弹必须足够狭长),导弹的大小、质量、核载、速度等因素相互制约,方案也行不通。

事实上,以人类目前的核能力可以将一颗直径数百公里的彗星逼出轨道,而且成本不高(2100年运载技术应该很先进)。让彗星与我们擦肩而过是最好的方式。否则就算砸了,如果这些碎片进入地球轨道,像流星一样撞得满天飞,恐怕我们也防不胜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