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为何要神化诸葛亮,他又是如何被神化的呢?
提到诸葛亮,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已然成为了智慧的化身。可事实上,真实的诸葛亮并非如此完美,他虽然是一位贤相,但是并没有人们所认为的那般神乎其神。尤其是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被过度神化了。
演义中的诸葛亮多智而近妖,不过,这种神化过程并非只由作者完成,也少不了普罗大众的***同参与。那么罗贯中是如何神化诸葛亮的呢?
在历史中,曹操的才能是十分突出的,他丝毫不比诸葛亮差。但是在演义中,曹操的才能和指挥能力完全不及诸葛亮,同时曹操的仁德也远比不上刘备。但是事实上,如果我们读过曹操《述志令》的话,就足以看出他兴复汉室的远大理想不输刘备。那为何小说与历史相差这么大呢?
其实很简单,罗贯中一直贯穿着“尊刘贬曹”的思想在创作。造成这种原因的根本在于刘备和曹操治国理念的差异,刘备向来以仁德为本,而诸葛亮作为刘备同一阵营的核心成员,神化他也就顺理成章了。反观曹操,他的治国之策就不同于刘备,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多了很多严厉的刑法,在这一点上就与儒家思想完全背道而驰。以罗贯中的立场来看,他是认可儒家思想的,因此“尊刘贬曹”也就合情合理了。
为了能更生动贴切的神化诸葛亮,罗贯中花费了很大的精力设计情节,其中像“草船借箭”“空城计”,就浓墨重彩的塑造了诸葛亮超凡的智慧。当然,诸葛亮被神化并非罗贯中的一厢情愿,如果没有广大读者的参与,恐怕也行不通。
大文豪苏轼就曾亲眼目睹了“闻刘玄德败,颦蹙而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畅快”这样的情景。就连朱熹也是站在“尊刘贬曹”的一方,如此一来,“尊刘”必然导致在某种程度上神化诸葛亮,“贬曹” 则必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丑化曹操。
还有很多根据三国而改编创作的戏剧、评书中,曹操向来都是以一个奸雄的形象出现,这也间接的把诸葛亮推到了高不可攀的神坛。
甚至由于很多朝代佛教和道教的盛行,一些民间传说把诸葛亮吹捧的更加的具有神秘色彩,往往把诸葛亮塑造成了得道高人救济世间的形象。
以至于上千年来,很多人把小说、传说、书评、戏剧中的诸葛亮当成了真正的诸葛亮,他在人们的心目中也就几乎成为一个高高在上的神化人物。所以,当有人把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展示出来的时候,往往很多人不愿接受,因为褪去诸多虚构的光环之后,二者反差极大。
当我们理解了历史上三国的正统之争,也就可以理解为何经常有人要替曹操翻案,因为曹操的奸雄形象,也是南宋时期出于现实利益需要而人为塑造的。
同样的,统治者为了给臣民树立忠诚的典范,就需要塑造一个合适的人物形象,而诸葛亮的忠诚是很少见的,他对蜀汉的忠诚达到了何种地步呢?明知道刘禅是扶不起的阿斗,而且当时独揽大权,但他却依然对这位“草包”皇帝忠心不二,不生异心。这种对君主的极度忠诚是历代统治者最喜欢看到的,因为这有利于统治。
因此,除了小说、戏剧、书评等对诸葛亮的吹捧,再加上统治者的推波助澜,诸葛亮在人们心目中就更加被神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