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涅的《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有哪些主要内容

1、对普鲁士封建专制制度的憎恶与讽刺。诗人对普鲁士军人可笑的装束和呆板的动作也进行嘲讽。对普鲁士国王为他们设计的军盔上那个尖顶,诗人预告了它的命运:“一旦暴风发作,/这样一个尖顶就很容易/把天上最现代的闪电/导引到你们浪漫的头里!”

2、对封建制度的帮凶,宗教进行讽刺。诗人来到莱因河畔的科隆市,在朦胧夜色里浏览市容。在审视“阴森森的高高耸起”的科隆大教堂时,他把这座被教会势力当作他们“神圣”的象征、苦心经营了300年之久的大教堂称为统治德国的“精神的巴士底狱”。

现在那些教堂协会的无赖们企图继续马丁·路德中断过的建筑,“把这专制的古堡完成”。诗人警告说,这个企图是愚蠢的忘想,因为不久的将来,人们不仅不会把它完成,而且还要把教堂内部当作马圈使用。

3、对国粹主义者“复活日耳曼精神”的讽刺。诗人向他讲述法国大革命,当讲到国王路易十六和王后被斩首时,红胡子皇帝怒火满腔,他说这些行动违背了一切礼仪。对诗人直接称他为“你”,也大发雷霆,指责他是大逆不道。

诗人与红胡子皇帝的分歧越来越大,最后,他气得大声喊叫起来:“你只不过是一个古老的神异。去睡觉吧,没有你,我们也要解救自己 ,因为我们根本用不着皇帝。”?

4、讽刺德国资产阶级的怯懦、平庸以及对封建势力的妥协。资产阶级庸俗社会现实的守护女神汉莫尼亚与诗人相遇。诗人诉说了自己长年流亡巴黎、怀念祖国的心情。汉莫尼亚这个富有肉感的风骚女人,请诗人喝甘蔗酒浆,用甜言蜜语劝诗人留在德国,不要去巴黎。

她说现在的德国,人民享受着思想自由,只有写书和印书的人才受到限制,没有专制行为,即使是最恶劣的煽动犯,也只有通过法庭才剥夺他的公民权;在监狱里没有一个人因为饥饿而死亡……她认为这些都是美好的现象,是德国的进步。

扩展资料:

诗歌成为海涅的武器,他在作品中对德国进行讽刺、嘲弄和攻击。然而,掩藏在这痛恨之下的,却是海涅对德国无法割舍的赤诚的爱。身为犹太人,他从小接受的是德语文化教育,受德国文化熏陶,又用德语写作。

他的性格,是生于斯长于斯的德国塑造的。正是诗人对德国这种爱恨交织的感情,使他在流亡期间感到倍受惩罚:他成了一个无国可归的人。于是,他将对德国的爱以一种讽刺、仇恨的形式宣泄出来。

在出版前言中,海涅写道:“你们放心吧,我跟你们同样热爱祖国。为了这种爱,我在流亡中度过13年的生命,也正是为了这种爱,我又要回到流亡中。”

百度百科-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