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幼儿园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

孩子们的特点是活泼,热衷于参加各种活动,尤其是游戏。同时,孩子是有竞争意识的,没有人愿意因为自己的行为失误或动作迟缓而破坏团队的成绩或排名,更不愿意因为违规而处罚或取消团队资格。因此,在幼儿体育教学中应组织更多生动有趣的游戏,以充分激发幼儿的兴趣,达到教学的目的。同时也要注意游戏的选择。好的游戏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如果组织不好,整个教室就会变得一塌糊涂。

一,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在体育教学中,幼儿园的孩子很难按照书本上的知识点,按部就班,取得好的效果。因此,体育教学中应该穿插一些游戏的元素,或者贯穿整个课堂。游戏在儿童体育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有利于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

认知的形成过程首先是大脑收集外界信号的过程,然后是大脑皮层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去伪存真的过程。大脑对外界信号接收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认知的深度和广度。孩子收集多少信息取决于他们是否感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因为有兴趣的孩子愿意参与活动。体育游戏往往来源于生活,适合生活,有利于激发孩子探索美好生活的热情。他们在游戏的剧情中扮演各自的角色,更好的理解和感悟生活。比如在“大鱼网”游戏中,有的孩子扮演被围网捕捞的渔民,有的孩子扮演活泼的鱼儿。在游戏设计的巧妙剧情中,孩子们体验了捕鱼的过程,学习了渔民作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体验了渔民的辛苦生活。

(二)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

之所以在游戏中加入运动,主要是让孩子在游戏过程中动手动脑,锻炼自己的观察力、记忆力和判断力,提高相应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老师要给孩子更多的空间去思考,去提问,让他们去思考,去创造。比如在“美化校园”的游戏中,老师把花草树木送给同学后,你可以给一点提示,让孩子自己去玩。使他们的构思、创造和思维能力逐步提高。

(三)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和能力。

在体育游戏中,孩子缺乏合作意识和能力,游戏中的矛盾往往以攻击和向老师抱怨而告终。因此,我们在活动过程中评价孩子的行为和感受,提醒孩子不合作的现象和行为,鼓励和表扬孩子之间的友好合作,同时引导孩子总结合作中的失败和成功,让孩子更好、更恰当地回归合作的快乐。

合作是孩子未来适应社会的重要素质。通过体育合作游戏,孩子们正在逐渐掌握与他人协商合作、解决问题的技能。渐渐学会了站在别人的立场去观察和思考,认识到只有合作才能分享快乐,收获成功。这样,我们的孩子就会在快乐、合作的氛围中成长,成为被社会接受和欢迎的公民,从而满怀信心地迎接更高更远的新挑战。

二,体育游戏教学的组织原则

无论什么样的游戏,都要有孩子、场地、设备、规则等等条件。如何合理利用游戏,让教学事半功倍?如何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选择体育游戏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组织游戏教学应注意以下原则:

(一)体育游戏应适合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

一般来说,孩子在3岁到6岁之间。在此期间,它们的各个器官和系统都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他们的身体组织比较稚嫩不成熟,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占主导地位,而且兴奋容易扩散,控制过程较弱容易疲劳,大脑需要的氧气量比较大。另外,生长发育非常迅速和旺盛,但肌肉力量较弱,耐力较差,动作不稳、不准、不灵敏、不协调,有明显的个体差异。亢奋,喜欢无拘无束,缺乏纪律性。针对这些特点,我们在体育课的时候,应该把教学内容变成游戏来教孩子,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游戏来达到教学目的。比如之前的扔网球教学,孩子就觉得很无聊。在实践中,我表现出各种无奈,感觉很无聊,气氛死气沉沉。我采用了《小解放军》这个游戏后,给孩子设计了一个有一定情境的游戏,效果不一样。用球当手雷,孩子受到强烈刺激,容易培养兴趣,也能持久。在篮球运球教学中,可以利用运球追赶比赛,让一个运球好的孩子在前面运球,其他孩子运球追赶,追赶者为小组加分。这既满足了他们积极的心理,也满足了他们的集体竞争意识。同时也达到了教学目的。

(二)体育游戏应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

体育游戏服务于体育课教学,尤其是幼儿体育课教学。不要不顾教学内容,随便用体育游戏来活跃课堂气氛。我们应该根据具体需要有目的地选择它们。比如在快速跑的教学中,使用20米迎面接力;在篮球“原地双手传球接球”的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采用了“正面传球接球”的体育游戏。

(3)体育游戏要结合实际,便于教学。

有时候,孩子在课堂上的主动性不强,只知道瞎玩。我们在创作游戏时,要注意孩子的年龄特点,考虑游戏是否实用,是否方便教学。如果你想跑得快,让他们在没有范围的情况下跑来跑去,会很难发号施令,甚至教学效果都体现不出来。我们想让他们充分调动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而不混乱,我们就能取得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三,体育游戏教学中运用的教学方法

在选择游戏的时候,会有这样一个问题:现在独生子女比较多,家里很多人照顾。家庭中的小皇帝,从小就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但离开家庭后,会产生强烈的焦虑和不安全感,甚至导致性格孤僻。有时他们对游戏的兴趣不是很高,因此体育游戏教学方法的选择对教学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为了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我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一)角色扮演教学法

角色扮演教学法是一种以儿童为中心的、互动的、能提高儿童参与积极性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在幼儿时期,让他们在体育游戏中扮演一定的游戏角色,使游戏具有一定的情境性,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集体对自己角色的期望,得到同伴的掌声和老师的表扬。从而得到自我肯定和确认,让他们对这项运动产生兴趣。比如“运球接力”“看谁传得快”等等。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经常表扬有助于培养个体的自信心,使内向的性格变得开朗豁达。培养善于与人相处的性格特征。对于活泼调皮的孩子,通过在集体活动中被指责犯规来纠正他们的行为,自然养成有秩序有纪律的作风。老师应该对他们的出色表现给予及时的表扬。通过游戏的角色扮演,可以激发孩子对学习和活动的兴趣,从中可以让孩子在活动中得到评价,从而了解自己和自己与群体的关系,逐渐克服以个人为中心、离家后感到孤独的习惯,形成良好的性格和品格。

(二)逐渐增加游戏的难度

在幼儿时期,好奇心是儿童非常重要的特征。好奇心不仅是孩子学习的动力,也是推动科学进步的原始动力。孩子对事物很好奇,往往想自己去体验。这样,你就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采用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逐步增加活动难度,引导他们保持对活动的兴趣,培养孩子敢于挑战的精神,如“小解放军”、“跳障碍”、“走位平衡”等。遵循孩子贪玩的天性,在这些活动中教会他们如何参与集体活动,让他们的身心在克服自身和自然障碍的过程中,得到抵御外界冲击和打击的训练,产生积极的情绪。通过遵守游戏规则,服从裁判,他们可以逐渐了解群体活动的规则,学会自己克服困难,化解矛盾的方法。

(3)自主探索法

人的想象力很丰富,尤其是在幼儿时期。在给孩子传授知识的时候,老师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给孩子一些独立的空间,让孩子自由地发挥想象力,用自己的方式完成体育活动,然后老师会在此基础上进行引导,肯定孩子的进步和成绩。让他们肯定自己的能力,发挥孩子的自主性和创造性。这将有助于孩子们对枯燥无味的体育活动产生兴趣。

(四)集体荣誉激励法

集体荣誉激励法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通过表扬和奖励集体来激发幼儿的集体意识,使每个集体成员产生强烈的荣誉感、责任感和归属感,从而形成自觉维护集体荣誉的向心力的方法。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对小班和中班孩子的集体意识要求不是很高;要求大班的孩子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自己的行为影响着集体。在体育游戏中,老师把孩子分成几个小组,给他们一些高难度的活动,比如“合作游戏”、“小篮球运动员”。对获胜的小组给予表扬,然后多次分组,打乱孩子的组合,让大部分孩子有机会获胜。在为一个小团体努力的过程中,我自觉不自觉地被集体团结的氛围所感染。在同龄人的鼓励和影响下,当我发现自己的小团体处于劣势时,我渴望胜利和荣誉,渴望努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不自觉地对活动产生兴趣。这对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积极的意义。

第四,注意安全事故的发生

任何游戏都必须防止伤害事故。分析事故原因,一般是课前准备不充分或组织不到位,或者思想上疏忽造成的。因此,我们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防范。比如使用的场地要平整,设备要牢固,发现问题要立即停止使用。游戏难度应根据儿童的年龄、性别、个体差异等特点确定,不应超过对象的体质、素质、技术水平等客观条件。在从事大运动量的游戏前,要做好准备,避免关节扭伤和肌肉拉伤。在游戏中,要注意孩子体力的变化,科学合理地安排运动量。

总之,体育游戏教学是幼儿园体育教学的重要手段。从实用的角度来说,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具有很好的锻炼价值。教师要不断深入研究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发挥游戏的作用,在游戏中渗透教育。充分发挥其在幼儿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在体育教学活动中体现其应有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