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的草书写法
岭的草书写法如下:网页链接。
山,山脉:山岭。分水岭。岭脊(山脊)。特指中国大庾岭等五岭:岭南(指五岭以南的广东、广西一带。亦称“岭外”、“岭表”)。
(1)(形声。从山,领声。本义:山道;山坡)。
(2)同本义:岭,山道也。——《说文新附》。
(3)顶上有路可通行的山,亦泛指山峰。
(4)又如:翻山越岭;岭隘(山岭上险要的隘口);岭北(山峰北面;五岭之北)。
(5)相连的山,山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苏轼《题西林壁》。
(6)又如:岭阴(岭北。山的北面);岭坫(山岭屏障、边缘)。
(7)高大的山脉;山脉的干系。如:秦岭;大兴安岭;葱岭;岭梅(大庾岭上的梅花)。
(8)五岭的简称。大庾、始安、临货、桂阳、揭阳为五岭。也专指大庾岭(别名“梅岭”)。如:岭外(岭表,岭南。岭徼。五岭以南的地区);岭峤(泛指五岭地区);岭海(指广东和广西。因两广在五岭之南,临近南海,故称岭海)。
说文解字注
(领)项也。按项当作颈。硕人、桑扈传曰。领、颈也。此许所本也。释名、国语注同。领字以全颈言之。不当释以头后。若广雅领、颈、项也。合宜分别者浑言之。其全书之例类皆然矣。衣之曲祫谓之领、亦不谓衣後也。仲尼燕居注。领犹治也。淮南书高注。领、理也。皆引伸之义。谓得其首领也。龟传用领为莲。异部假借。从。令声。良郢切。古音在十二部。
康熙字典
《广韵》《集韵》?郎丁切,音零岭巆,山深貌。
又山名。《唐·元结·闵岭中乐府》入岭中而登玉峰。
(岭)〔古文〕阾《唐韵》良郢切《集韵》《正韵》里郢切《韵会》里整切,?音领。《说文》山道也。《广韵》山坡也。《正字通》山之肩领,可通道路者。《裴潜广州记》大庾,始安,临贺,桂阳,揭阳,为五岭。《邓德明·南康记》大庾,桂阳,骑田,九眞,都龎,临贺,萌渚,始安,越城,为九岭。《沈约诗》置岭白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