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别逼我!”男孩吞手机吐血背后有多少家长怪错了人?
记得在综艺《少年的故事》里,一位母亲为了孩子的学习,把手机藏在花盆里,甚至是马桶盖里。
当然,不耐烦的家长可能会直接没收手机,切断网线,更改暗号,或者责备责骂孩子。
但这些还不是最无情的。
不久前,网上流传着一段令人揪心的视频。那个男孩坐在地上吐血。
原来他经常半夜偷手机,反复劝他不要换。另外,他这次考试不及格。父亲情绪失控,打孩子,逼孩子吃手机。
更是扬言:以后哪个手指碰手机,哪个手指就要被切掉!
不知道大家看完之后是否认同这位父亲的做法?
有人调侃,“不玩手机,妈妈会善良孝顺,但是一碰,鸡就飞了,狗就跳了。”这一点也不夸张。
好像手机破坏力超强,亲子关系分分钟就毁了。
那么,仅仅是拿走手机就有可能解决根本问题吗?
今天,本苗就来和大家一起揭开这背后的真相。
1
玩手机的孩子就这么惨?
说实话,苗很理解家长“谈机色变”的心情。
毕竟网络上时不时会冒出各种手机引发的负面新闻。
如果每天玩手机超过10小时,就会患上后天性红绿色盲;
还有人因为手机吵架威胁要跳楼自杀:
也有玩手机太多,导致智力下降的:
以上种种现象几乎都在传递一个信息:如何快速摧毁一个孩子,给他一部手机就够了。
但是我们发现,其实有很多通过玩手机等电子设备达到人生巅峰的故事。
在澳大利亚,Ipad和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学生的标准“玩具”。
当很多人还在玩泥巴的时候,亚洲男孩尤马就开始用手机玩新东西了。8岁开发上架的订餐APP,10岁参加苹果开发者大会,受到乔布斯的称赞。
12中山人小源,因为从小接触电子设备,意外掌握了BASIC、Python等语言。
2018我在DuerOS开放平台上开发了三个技能。收到百度的邀请后,我一下子解决了以后工作的问题。
当然,也有很多人因为流畅的玩电子设备,参加各种比赛,坐直通车上学。
同样是玩手机。为什么会有这样完全不同的结果?
孩子沉迷手机的背后是否隐藏着其他微妙的因素?
2
手机不为人知的魔力中隐藏着哪些真相?
事实上,更不用说的孩子,甚至成年人都无法抗拒手机。
有研究表明,成年人平均每天看手机150次,至少花2小时玩手机。
到了孩子那里,就变成了这样的场景:
每一个都是父母心中的痛。
一位母亲曾经告诉我们:
女儿是个不太爱玩手机的孩子,但是每当我们工作忙,没人陪的时候,她总是问我:妈妈,我好无聊。我能看一会儿电视吗?
或者有时候带她出去吃饭,孩子早吃饱了,大人还在聊天,孩子又会玩手机。
让我们认真考虑一下。孩子真的离不开手机吗?
不完全是。
孩子背后的需求缺失值得我们深思。
首先,可能是大人陪孩子的时间不够。
就像上面那位妈妈的情况,孩子玩手机只是为了找点事做,转移注意力。当孩子需要陪伴的时候,大人因为各种原因不能也没有足够的时间陪在孩子身边。通过玩手机,可以让孩子的精神得到一点寄托,让情绪有一个休息的地方。
你可能会说,父母没时间,能找到孩子吗?
但人是群居动物,没有人喜欢被孤立。
比如孩子在看喜羊羊,聊天的时候插不上话。所以孩子还是要通过手机学习,这样才能有相同的话题。
另一方面,我们知道,很多app都有这样的设置。刚注册的时候一般都有赠品,升级会特别轻松,让人很有成就感。
如果几天不登录,它甚至可能会送一份小礼物作为惊喜。
即使你打得很差,游戏本身除了队友也不会责怪你,甚至会永远鼓励你,完全接受你的不完美,有机会重新开始下一场游戏。
总的来说,这个过程很快乐。
想想我们一直对待孩子学习的态度。一般他们考得不好,解不出题,就会忍不住说:“你怎么这么差?”
时间长了,孩子自然会觉得“他就是亲生电话”,妈妈接了起来。
这个时候,你喜欢谁,你拒绝谁,就很清楚了。
最后,游戏本身的乐趣是孩子在现实生活中不容易体验到的。
很多父母对孩子的未来寄予厚望,迫不及待地去经营孩子的未来。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忽略了孩子成长需要的独立意识。
以游戏《我的世界》为例,是另一个世界。
孩子们可以随意建造城市、房屋,在空地上放置不同的人物和故事。这种他们从未体验过的掌控感应该不会太爽。
你看,现实世界缺失的情感需求,在手机里都能得到满足,这就是神奇之处。
三
为什么这么反感孩子玩手机?
为什么很多大人看到孩子玩游戏会生气?
原因是他们认为孩子的天职是学习,玩是学习的对立面。
其实玩也很重要。尤其是对幼儿来说,学习的材料和方法是否有趣,能否边玩边学,决定了学习的质量。
另外,有些家长会认为孩子玩手机肯定会影响学习。
曾经有一个孩子在后台抱怨他的妈妈,一旦他拿起手机,他就会接受一次教育:
“如果你沉迷于游戏,你就不会好好学习。如果以后考不上大学,找不到好工作,买不了房,结不了婚,以后养家糊口,就会被人看不起。”
“我只是一个10岁的孩子!”
说实话,跟一个10岁的孩子说自己以后养不了孩子的家长,真的有点太着急了。
焦虑的原因很简单:一是害怕,二是无能为力。
归根结底,成年人是没有安全感的。因此,孩子的学习成为很多成年人缓解焦虑、增强安全感的救命稻草。
被认为是学习反面的游戏,自然成了很多家长眼中的洪水猛兽。
说到这里,喵喵觉得大家有必要升级一下对游戏的理解。
如今,电子竞技是一种正当职业。孩子适当玩游戏,可以锻炼思维能力、反应能力和意志力。
而且游戏相关的工作也很多。如果你担心一个立志在游戏领域打拼的孩子以后找不到工作养活自己,生存都成问题,那就有点out了。
我们需要的是顺应潮流,以孩子喜欢的游戏为支点,引导他,发展他的特长,发现他的天赋,提前为未来的比赛添砖加瓦。
最后,成年人讨厌手机,但其实有一个事实是他们不想承认的:
你也需要孩子的陪伴!
这种心理需求也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此时,你不妨换一种玩法,跟孩子撒娇说:“小鬼,别玩了,出来陪陪父母。”
当他觉得需要的时候,他会很乐意“等我,马上来”。
偷偷告诉大家一个小妙招。如果孩子太沉迷手机不能自拔,就让他一下子玩通宵,直到他“呕吐”到玩不动为止。
绝对有效。
如果你有什么更好的方法,请在下面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