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国宝会说话,那解说词是什么?
你来自泥土,头微微抬起,仿佛在仰望天空。6000多年后,我们不断地进食、生存、繁衍和进化。现在我们盯着你,还在思考这一切的意义。
头壶——由红陶制成,是距今六千至六千五百年前仰韶文化的先民所制。当时人们不断打磨手中的石器,开始驯养牲畜,开辟田地,形成聚落。人类历史已经进入新石器时代。
道是人类从无到有的第一次实验。在双手的作用下,土、水、火相互交织产生物理化学反应,实现质变。从处理土壤开始,人类就意识到自己创造万物的非凡能力。
生如光明,死如黑夜。人类一次又一次的问长问短,也一次又一次的溶解在厚重的土壤里。根植于对生死的思考,人类开始盯着自己。
世界古文明的觉醒是从人像艺术的诞生开始的,这个仰韶文化陶罐只是地球留下的亿万张失落的面孔中的一张。陶罐里分不清男人和女人,微微上翘的嘴唇像孩子一样天真地扬起。这个物体不仅仅是一个锅,更是一个人体。宽阔圆润的腹部似乎是女性丰满身材和生殖功能的隐喻。
一根横截面呈扁圆形的管子从头壶的后部伸出,用于向壶内注水,眼睛和嘴形成出水口。狭窄的出口降低了器皿的实用性,表明这种陶罐可能有额外的功能。当水从头壶的眼里流出来,就像眼泪一样,纪念着人类孕育的最初的痛苦。
古人参照自己塑造的形象,寿命比制造者长,与大地同命,至今面目清晰。我们凝视最初的目光,感受另一颗穿越时空的心,看到生命力量的总和。六千年仿佛一瞬间,村变成了国,符号变成了诗,号召变成了歌。
2.《贾湖骨笛——穿越9000年的笛声》
九千年前,一只鹤死了,把它的翼骨留在了一个原始的村庄里。人们捧着它,鹤哀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将鹤的翼骨凿成乐器。这是一次勇敢的尝试。一个简单的骨笛就这样诞生了。它的孔是上下排列的,气孔也不是那么讲究。但先民们创造了一种简单的乐器,具有神奇的灵感,并不断发展和丰富,直到今天。
丁一直珍藏着一支仿骨笛,它的模型是河南贾湖遗址出土的骨笛,这是一个距今7800年至9000年的史前聚落遗址。1986年至1987年间,贾湖遗址出土了20多支这样的骨笛,是我国出土最早的乐器。
早期的骨笛可能只是为了模仿鸟叫来吸引猎物;慢慢地,狩猎后的庆祝把这些骨笛变成了乐器;后来随着人类审美的不断升级,人们开始需要越来越复杂的音乐...
在这些贾胡骨笛中,从最早的五孔到后来的七孔甚至八孔,正负面地反映了这种文明的演变。很多人认为中国传统音乐是五声音阶,七声音阶是从国外引进的,而七孔贾湖骨笛已经可以发出类似今天的七声音阶,这也让很多研究者改变了对中国古代音乐的看法。
为了在像鹤的翼骨一样的不规则管上找到喷水孔的完美位置,原始猎人必须一点一点地尝试和修正。直到今天,顶尖的长笛演奏家调音师还在使用这种传统的方法。
九千年后,生活逐渐变成了艺术,骨笛逐渐演变成了竹笛和笛子的大家庭。今天,在丁和更多的中国音乐家看来,这些来自几千年前的乐器也有着非常现代的表现形式。
只是贾湖骨笛的影子可能一直在背景中呢喃着历史的回声。走过骨笛的孔,是九千年前人类的气息,是文明的先行者——那时风在动,现在心在动。
3、《陶丁英——陶醉六千年》
陶器来自泥土,但生活来自实践。需要扔,捏,烧。制作陶器就像塑造人一样。经过这些磨难,泥塑成为器物,完成涅槃,变成不同的样子。
它,陶丁英,是中国最特殊的古代陶器之一。是6000年前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陶塑。仰韶文化以彩陶为特征,器物多为日用品。陶是唯一一个以鸟为造型的。
它是用来装水的吗?储存粮食?还是牺牲?为什么要让它看起来像只鸟?由于其独特性和缺乏可参考性,这些问题仍然吸引着研究者去探索。然而可以肯定的是,陶展示了6000年前中国人的生活用具的实用性和造型可以实现非常奇妙的融合。
“王者之气,虽然看起来很可爱,但是气势和霸气还是很明显的。”可可更喜欢古代器皿中的动物造型,她想模仿的下一件作品是陶丁英。
六千年过去了,陶丁英的位置、方式、方法、制作周期、烧制细节都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考证。现代陶艺家只能依靠画面和想象,以自己擅长的方式赋予它新的生命。
“当我开始时,我会先做我身体的这一部分。等它干一点,翻过来,再继续做腿,包括支撑。然后最后,做鹰头。”
这是一只腿很肥的鹰,它的尾巴和两只前爪巧妙地组成了三脚架。鹰的胸部和身体是鼎的主要部分,内容是心灵。陶的造型有着古老的韵味,也有着中原淳朴的民风。但更神奇的是,除了古代的王者精神,还表现出另一种非常现代的气质,用当下的话说就是“萌动”。
在这个层面上,陶丁英可谓是古典与现代的绝妙融合。六千年前的造型艺术精美绝伦,令人赞叹不已。捧着陶,你就捧起了一方六千年的土壤,一泓中华文明起源的泉水。
陶器是时间的艺术。土太干就裂,太湿就崩。为了达到一件完美的陶器,工匠们需要等待,等待泥土变干,等待火旺,等待陶器冷却。今天,我们总是感叹生活太快,时间不够用。六千年前,古人教导我们如何与时间融合,如何不与时间竞争。
如果陶·丁英会说话,他可能会告诉我们六千年前他在熔炉内外的日日夜夜。今天,它被珍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示了它的自然美,巧妙的思维和它自己的肌肉萌芽。
4.龙山蛋壳黑陶杯——0.2mm精致。
你对博的理解是什么?薄如蝉翼,薄如钱唇,1 cm,1 mm,甚至0.2 mm,四千多年前,在中国黄河中下游,龙山文化时期,最质朴的材料遇到了最高的工艺。出土了极少量的薄壁黑陶杯,留下了那个时代永恒的绝唱。
地球的早期文明首先被Tokisho的朴素光泽照亮。龙山时代的黑陶杯,在彩陶界是那么的与众不同。
4000年前地球文明最精美的制作,是世界考古界对龙山时代黑陶杯的赞誉。“这个蛋壳黑陶杯壁很薄,口沿这个地方只有0.3到0.5 (mm)左右。我不敢用力碰它。里面还有陶丸,里面。”
"空心的眼睛有点小,所以你应该看不到陶片."“这是古人的杰作,特别高大。最美的是我们蛋壳陶里最美的。”
出土的蛋壳黑陶杯,造型各异,而且不是批量生产的。在工艺的背后,作品充满了信仰和尊重。极致的工艺让黑陶杯在世界上独树一帜,用现在的工艺恢复原来的工艺还是很难做到这样的极致薄。
"你如何能显示这个轮子系统的痕迹?"“从这部分可以明显看出快轮生产的痕迹,这些地方也能看出来。”
这样的薄壁陶胎,在快速旋转中非常容易破碎。做这么小的船,对快速轮盘设备的精度和稳定性要求非常严格。由于至今没有找到窑址,我们只能想象这些动力设备在四千多年前是如何工作的。
蛋壳陶器是由古代河流和湖泊中沉积的细泥制成的。经过反复淘洗,不含任何杂质。最简单的材料,经过拉丝成型后,就能达到保证器皿精细度和硬度的最终目的。窑的温度和烧制时间决定了陶器的最终命运。
史前的黑科技可能就是这样。独特的窑封渗碳技术,在高温下将碳分子渗透到基体的微孔中,基体表面抛光后呈现黑色。这种神秘的黑色金属光泽,有着直观的视觉冲击和震撼,让人不由自主地感到无限的敬畏和虔诚,不敢轻举妄动。
可想而知,当时这种高端器皿的制作可能已经被某个特定阶层所垄断,耗费了如此多的人力物力,达到了一个极致。目的是什么?或许作为一种礼器,蛋壳陶的存在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祭祀中虚无缥缈的仪式可以用标准化的制度和工艺极致的器皿来表达,这就是权力和等级的诉求。
在龙山文化时代,在黄河下游的山东沿海地区,陶器生产从随意到严格的工艺程序,标志着人类社会的新秩序逐渐形成。如果蛋壳黑陶杯是礼器的话,泥料硬度的遗憾只能等未来的青铜来填补了。
5.《红山玉龙——寻龙记》
这是在内蒙古翁牛特旗发现的神秘玉石。雕刻的动物鼻子上翘,眼睛微凸,下颌下有网格状纹理,颈后似皮毛,动感冲天。造型简单,玉质温润。五千年前的风早已停息,却依然保留着在风中的姿态。
之前在三星塔拉村也发现了类似的蓝色玉器,被认为与中国传说中的龙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赢得了“中国的伊龙”的美誉。两条玉龙都出现在内蒙古赤峰附近,这是辽河流域的一个古代聚落遗址。
红山文化的全身泥人、玉蚕、马蹄形玉环、钩云形玉饰、黄玉猫头鹰、玉钩云形佩饰、玉鸟形于君、龙形于君、玉猪龙和黄玉龙
五千年前,人类创造了红山文化,那是一个自然与人类直接面对的时代。生命和心灵,以及没有杂念的想象,都在双手中表达和传递。红山文化出土了大量的玉器,古朴、天真、朴素、厚重。玉猪龙是最常见的神秘意象之一,已经成为红山文化中成熟而重要的象征。
事实上,在比红山更早的兴隆洼文化遗址,已经发现了猪和龙崇拜的陶片。仰韶文化中,也有龙虎贝葬坑。地理空间上相距甚远的文明,有着相同的感应和共情。
龙被描绘成由几只动物组成的猛兽,在浩瀚的天空中似乎同源,这种形态也呼应了中国多民族的大融合。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是龙的传人。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组成了龙的鳞片,以中华文明的姿态翩翩起舞。龙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独特的象征。
龙是怎么形成的?我们把玉龙在不同时代的形象演变联系起来,试图追溯它的足迹。玉龙形象的演变体现了历代审美风尚的继承和延续。龙的形象又回到了蜷曲的身材,就像婴儿在母亲体内的形象一样,成为了几乎最古老器皿的雏形。这是个体生命和文明的开始。
有时候,我们会在光源前看玉,就像我们五千年前的祖先一样,看它的清澈透明,看它笔直的脊柱在空中跳跃。这块玉已经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延伸到空中,在时间中飞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