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笔仙是真的吗?是不是送不回去,魂魄就死了?
这是假的,不要信那么多。“问仙”是一种占卜游戏。玩“笔仙”一般有两个人,工具是一支字迹流畅的笔和一张白纸(据说白纸越大越有效)。神仙们会在白纸的两面写上“1、2、3、4、5、6、7、8、9、10”和“唐、宋、元、明、清、金”,另一面写上“男、女”、“是、否”。在方框中写出问题的三个可选答案,并用单词圈出。要看是否有效,通常其中一个是已知的正确答案。纸放平后,两只手十指交叉,一起提笔。按照游戏规则,不允许手肘或手腕支撑,所以需要悬空,笔垂直于纸上任意一点,准备开始。求仙者反复念叨着“前世,前世,我是你的命,如果你想和我继续,请在纸上画个圈。”时间久了,笔开始神奇的移动,提问者开始提问,比如“我能考上大学吗”“我这辈子谈过几次恋爱”等等。笔会向一个方向转圈,当问题重复时,笔会逐渐向回答方向靠拢,直到到达其中一个。得到答案后,需要恭恭敬敬地念咒,送走“笔仙”。除了“笔仙”,还有“菜仙”、“筷子仙”、“钱仙”等类似游戏。记者在一些占卜网站上了解到,“碟仙”应该是比较讲究的。最好选择安静的地方,一般在晚上11点左右。道具是一个小白盘和一张纸。“他们一般都是半夜点上白蜡烛转笔或者转盘子,问能不能实现什么。”中国科普研究所研究员郭正毅向记者讲述了他亲眼目睹的“碟仙”。郭教授说:“菜仙更讲究铺一块布,在布上画一个“阴阳鱼”的图案,四周有文字,一般写与命运有关的文字,如“富贵”“贫穷”“健康”。把小碟扣在阴阳鱼的图案上,在碟底画一个小箭头。两三个人把手指放在盘底,围着桌子站着。大家都在想,‘小碟仙,快来’。求仙者认为,当菜“自动”离开阴阳鱼的格局,转移到其他地方,就说明“小盘仙”来了。不管你问什么,小箭头都会移动到一个预先写好的对应词上,寻仙者认为‘碟仙’是‘有效’的。”同样的,问完所有问题后,你要念一个咒语把碟仙送走,此时盘子会回到原来的位置。寻仙者认为,如果菜没能回到原来的位置,说明用心不够。“求仙者认为,只要“笔仙”和“碟仙”第一次有效,几乎每次都能出现。所以很多人都对游戏着迷。尤其是在校园里,崇拜这一点的同学,遇到什么问题都要请“笔仙做个预言”。记者跟进了一些年轻人,他们承认都玩过这种游戏,有的在中学,有的在大学。他们有的问未来,有的问婚姻,有的预测吉凶。他们告诉记者,“笔仙问笔仙”不仅需要诚意,更需要氛围。深夜寂静,微弱的烛光,虔诚的期待,精神的高度集中,构成了问“笔仙问笔仙”的最佳环境。一些看似神秘的现象,迷惑了很多涉世未深的年轻人。他们坚信笔和盘能自己动是“天意”。然而,专家的解释揭开了这个荒谬的骗局。在一些大学和中学生中流行的游戏,如“问笔仙”、“筷子仙”、“菜仙”,并不是新的现代游戏,而是中国最古老的巫术之一的变体或简化版本。中国无神论学会理事涂建华先生告诉记者,“伏羲”起源于对传说中的紫姑仙的崇拜,但关于其起源的史籍说法不一。宋人洪迈在他的《三记》中认为它是在唐代武则天时期才逐渐出现的,但南朝刘在其《别园》中有所记载。沈括《孟茜笔谈》中记载的子固故事、问天时间、地点和内容的变化,反映了华福巫术的变迁。“华福”最大的变化是被文人、道士、巫师操纵后变成了占卜游戏。到了现代,已经被行会门所利用,成为帮派聚集会众、汇聚财富的手段。郭正仪教授介绍,华福一般指的是横棍和钢笔的使用。两人手指抵住横杠,下面有一个沙盘。笔在沙盘上画线后,主人们读“天书”,耙平沙盘后可以再读。文革和80年代中期,“邀仙”开始在农村蔓延。有的请了观音,有的甚至声称毛主席、周总理都可以请。这种活动在河南、陕西尤为猖獗。最早的《碟仙》只是个人剧,后来流传到了巫女碟仙堂。”“邀仙”在中国南北都有,北方流行的叫“簸箕仙”。簸箕里装着米饭,插着筷子。当筷子举起盛满米饭的簸箕时,信徒以为簸箕仙女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