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三则
蒂希
认识元、焦、分宜,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材一年级第二册第五单元第一课内容:52,53页,例题1,例题2及相关习题。
二、教学目标:
1,能识别各种面额的人民币。
2.使学生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点,1元=100点。
3.使学生认识到人民币的功能和作用,培养学生爱护人民币的意识和勤俭节约、合理用钱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
重点:让学生知道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点,1元=100点。
四、教学难点:
知道1元=10,1 =10,1元=100。
五、教学准备:
老师:多媒体课件,模拟人民币。
学生:各种面额的仿真人民币若干。
六、教学过程:
(1)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
1,展示态势图
2.板书:对元、角、分的理解
(2)实践和探索新知识
教学实例1
1,让学生自己试着认人民币,说自己认识的。
2.将人民币分类。
3.问题:识别人民币时主要区别是什么?
4.小结:人民币单位:元、角、分(老师同时写在黑板上)。
5,全班一起读认识人民币顺口溜。
6.知识检测
教学实例2
1,元素与角度的关系:1元=10角度。
2、健康:思维1角=分;1元=积分
3、轻松一刻:唱《一分钱》
4.越境练习
(三)、课堂总结
在这个班学习人民币,你收获了什么?以后应该怎么用这笔钱?
黑板设计:
认识人民币
单位:元、角、分
①1元=10角。
②1角度=10点
③1元=100积分。
偏激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加法的含义,感受计算与生活的联系。
2.探索和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非进位)的口头和书面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感受计算过程的合理性。
3.培养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垂直计算
教学过程:
首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介绍情况,提出问题。
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老师今天会带你去海边吗?海边很热闹。给我看看形势图。请看形势图,看看孩子们在海边做什么。
2.学习情况图。谈:从看孩子们捉虾中你知道了什么?根据这两个条件可以问什么问题?看孩子们捉螃蟹,你知道些什么?根据这两个条件可以问什么问题?根据学生的答案,老师在黑板上写字。)
二,合作探究与问题解决
(1)学习示例1
1,列计算公式,体会加法的意义。
说说:一个* * *抓了几只虾?如何形成?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12和26是几位数?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板书题目)
2.探索算法。
(1)学生尝试独立计算。
(2)同桌交流,班级交流。(将学生交流的口算和竖算写在黑板上)
(3)动手操作,独立施工。(用棍子拿,在柜台上拨)
(4)学习竖排书写和算法。
老师:既然我们学了竖体,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问题:25+4。可以试着用竖排的风格来回答吗?(学生写,上来交流)
老师:和她有什么不同吗?老师,这里有不同的写法。让我们看一看。
显示:
25
+4
老师:你做对了吗?为什么?
结论:计算时要一位数对一位数,十位数对十位数。总结一句话:
两位数怎么加两位数?垂直计算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2)实例2
第二个问题应该怎么表述?它的结果是什么?
第三,实践
1,老师:孩子们在海边解决了两个小问题后,在海边的树林里发现了两只小刺猬。他们在做什么?你想去看看吗?你能编一个数学故事吗?你能问一个数学问题吗?谁能很快算出结果?
2.自己练习第三题。
学生们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一些可怜的小壁虎。他们正忙着找他们的尾巴。你能帮助他们吗?学生独立回答。
3.自己练习问题4
学生们自己买过东西吗?这里的老师给你这个机会。看,这里有很多东西,但是你只能买两件。你要买什么?算出他们需要多少?
第四,拓展
在海边活动了一天,小明回到家做了几道竖式计算题,却不小心在这张答题卡上掉了几滴钢笔水。你能完成不完整的地方吗?
动词 (verb的缩写)全班总结
我们在这节课上学到了什么?你得到了什么?
提索
教学内容:西南师范大学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材,一年级第二册教学目标;
1,使学生对矩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
2.培养学生的初步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积极探索的精神和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准备:一些图文纸品,学校工具,多媒体课件,剪刀等。
授课方式:小组活动,四人为一组,一个组长。
教学过程:
首先,创造情景,引入新课
介绍: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几位老朋友。你认识他们吗?
1.认出来了
展示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让学生认识并说出物体的名称。(课件演示)
选择一个物体
你的书包里有这些东西吗?让孩子们选出他们喜欢的物品。你选好了吗?
3.初步感知(触摸、绘制、剪切、剪切和粘贴)
老师:请选择一张脸来触摸。你感觉如何?
所以,要不要把摸过的面留在纸上?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摸过的面条留在纸上,用小剪刀剪下来。让我们听听音乐,看看哪些孩子能剪得又快又好。
要不要把自己的图形剪下来贴给其他小朋友看?(老师和学生* * *一起贴剪下的图形)
二、揭示话题
孩子们剪的图形真的很漂亮。你想看得更清楚吗?看啊!老师已经把你剪的图形搬到大屏幕上了。
谁能给这些数字起个好听的名字?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些图形。他们相似吗?
比较长方体和正方体。
过渡:这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新知识,理解图形。
第三,实际操作
我们已经知道了这四种图形。我们四处看看,摆个姿势。
1.用钉板围住。
2.用小棍子挥杆。
第四,课间活动
今天,我们知道了新的图形。孩子们,你们快乐吗?让我们用歌声来庆祝!(师生一起唱《快乐拍手歌》)
五、走向生活,提高能力
1,找到了(找到生活中的相关图形)。
老师:刚才,我们已经知道了这四种图形。请仔细考虑它们。他们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吗?(是)
请找出来,如果找到请告诉你的孩子!
2.区分。(老师展示一些实物,指向相关实物。)
老师:小朋友,你找了这么多有趣的图形,老师也找了一些回来。你想看看吗?我们来做一个快速回答的游戏,知道的小朋友马上站起来说。这是什么?它的脸是什么形状?(老师展示准备好的几个物理课件)
3.数数。
看,数学多有趣啊。甚至我们今天学到的图形也能组成美丽的图画。孩子们,让我们一起来数这些有趣的数字吧!(课件展示组合图形)
4.认出来。(多媒体显示交通标志)
看,孩子们!这是什么?(交通标志)这些交通标志是什么意思?每个图形中有哪些图形?谁会说?过马路走斑马线。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教育学生认识交通标志,遵守交通规则,安全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