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幼儿园的区域活动

“评价在教育实践中起着强大的杠杆作用,但这种作用不一定能推动教育朝着理想的方向发展。评价是一把双刃剑。评价理念、评价目的、评价方法和技术都影响着评价对教育的定位区域活动评价是幼儿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新范畴。对区域活动的评价还存在很多误区和问题。我们试图从一个区域评价的案例出发,对区域活动评价的有效性进行初步的探讨。

区域活动评估记录:

如今,教师们围绕“动物”主题预设的区域优先事项是:

1,拼图区:按一定规则串珠。

2.建筑面积:为小动物建造一个温暖的房子。

3.艺术设计区:梅森-可爱的小动物

区域活动结束后,教师组织孩子们坐下来:

老师:孩子们,今天你们在活动区玩了什么?

你1:我在拼图区玩珠子,串了好多串。我非常高兴。老师:你真的有能力串这么多弦。但是我发现心悦的孩子比你弦多,所以你下次一定要努力,好吗?(孩子有点难过的答应了。)

年轻人2:我已经在结构区域组装了一栋房子。老师:你真棒!孩子们,来看看他的房子。它建造得好吗?漂亮吗?(大多数孩子只是羡慕地看着,没有孩子研究房子是怎么建的,孩子的创造力没有被大家发现。)

少年3:我在瓦工区做了一只小青蛙。老师:你做的青蛙真像。

老师:那么你认为你今天过得愉快吗?

年轻2:我在结构区盖了房子,我过得很好,但是杨泽成来捣乱,把我的房子推倒了,我只好重新盖。

老师:某某,你这样闹孩子就不喜欢你了。下次活动小心点好吗?

老师:孩子们,你们今天都表现得很好。每个孩子都在自己喜欢的地方玩耍,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老师希望你在下一个活动区能做得更好!

从表面上看,教师似乎在今天的评价活动中体现了儿童的主体地位,让儿童自己评价自己的活动,教师可以肯定。但仔细分析,不难看出,老师的评价导向停留在做了什么,做得好不好。而不是围绕预设的目标分享新的体验,老师对孩子的鼓励没有任何促进意义,其他孩子根本不知道老师所说的“真的很好,很棒”是什么。又很棒了。它在哪里?可以说,这样的评论,孩子什么都不是。我们将当前区域活动评估中存在的典型问题总结如下:

1.由于教师没有充分认识讲评活动的教育功能,讲评活动的目的不明确,评价的方向盲目。例如,新的创造性教师在结构领域的儿童没有进一步探索,使其成为所有儿童的共同新经验。

2.评价过于注重结果,忽略了孩子活动的过程。老师们对评价活动有一种传统的观念,从一句话开始:“你玩得开心吗?”从《都完成任务》可以看出,老师关注的是孩子活动的结果,而不是探索的过程。比如在教育活动中,我们只比较两个孩子串珠的数量,却没有注意到串珠少的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有多认真和努力,忽略了孩子的进步和努力。

3.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强调孩子的主体地位,而忽视教师的主体地位。在整个评价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被动的,未能体现出引导、诱导和促进儿童交往的导向作用,从而弱化了评价活动的教育功能。

4.评价标准过于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教师往往更注重技能的掌握,而忽略了儿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内容。比如美术领域,老师大多用“××画的真好”、“××做的很好”、“你们今天都很棒!”好在老师什么都没说的地方,评价敷衍了事,用统一的标准评价,忽视了孩子的个性发展。

5.评价的方式和方法单一且有局限性。评价多以终结性总结性评价为主,忽视过程性评价和随机性评价。只重视集体评价,忽视个体和群体评价。

成功的评价应该是有效的、动态的、互动的和战略性的。应从功能、理念、教师角色定位、评价内容和策略等方面重新认识和研究区域评价活动,使评价活动发挥其最佳教育效果。

第一,深化认识,理解地区评论的教育功能

评价的作用不是评判,而是鼓励、诊断、引导、增进体验,促进儿童的同伴交往和学习。在点评时,不能简单地用好坏来评价孩子的活动,而应特别关注孩子的努力程度、人格品质、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的发挥,以及所获得的经验。成功的区域活动评价可以使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区域情况和每个孩子的发展,随机灵活地让孩子与人、事、物(物质、环境)进行交流和互动,进而促进区域活动各要素的不断优化、组合和协调,使活动区域的潜在价值转化为现实的实践价值。

第二,转变评价观念,注重评价活动的过程。

在新大纲的指导下,随着课程理念的转变,评价理念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注重结果转向注重过程。在区域活动结束后,评价教师应尽可能关注儿童在探索活动中所做的努力,即儿童在自信心、坚持性、独立性、创造性等方面的表现。,与其过分关注孩子学到了什么知识,不如关注他们是如何获得这些知识的。教师对儿童的过程性评价有助于儿童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体验成功的喜悦,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和积极的心理。

三、准确定位,发挥教师在区域评价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在讲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应该是引导者、支持者和参与者,能够有效引发积极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充分调动幼儿的思维和智慧,在引导、支持、整理和促进幼儿的讨论和交流中发挥核心作用。在实施区域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意外事件中所蕴含的教育价值,善于捕捉有利于幼儿发展的机会和评论信息,并能根据幼儿的活动进行随机调控,使评论环节成为区域活动的“热点”和“高潮”,起到“点睛”作用。在区域评价活动中,教师的主导地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引导幼儿回顾反思:通过回忆自己做过的事情,引导幼儿初步学会反思自己的活动,从而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二、引导孩子分享交流:可以引发孩子分享交流,根据自己的操作经验进行理解判断,促使孩子从同伴交流中获取信息。第三,引导幼儿转移经验:教师在引导幼儿表达和展示经验的同时,要帮助幼儿进一步转移和整理经验,以隐性的方式转移经验、提升经验,从而重新唤起探究活动的欲望。

第四,善于捕捉有效信息,使评论内容动态化。

区域活动的目标是发展个性,培养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应该将区域评价活动融入到儿童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区域评价活动教育功能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评价内容的提取和发展。在点评时,点评的内容要兼顾群体的需求和个体差异,多采用正面评价和纵向评价来评价孩子,让孩子体验到被肯定和成功的喜悦。儿童在区域活动中的各种信息都可以作为评价活动的内容,比如儿童参与活动的情况、儿童的社会交往水平、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儿童遵守区域规则的情况等等。但是,这些内容在某个评价活动中并不是共存的,每个评价活动都应该有所侧重。这些焦点的确定取决于教师在区域活动过程中对有效信息的仔细观察和捕捉及其直接生成。

第五,评价方式多样化,促进师幼双向互动

每个区域活动的侧重点会有所不同,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发展优势和个性特征,同一个孩子在不同区域活动中的表现也不尽相同,这就决定了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

1,讨论方式:设置或提问讨论,师生总结点评。

老师通过对孩子区域活动的观察,在小组中抓取一些有价值的内容进行讨论和推广,可以是老师提问,让孩子讨论;也可以是孩子自己发现问题,提出来和大家讨论。无论哪种讨论,目的主要是让孩子通过讨论和思考,充分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总结出大家都认同的学习方法,积累各种经验。

2.成果呈现法:呈现作品成果,体验成功的一种方法。成绩展示是教师在活动中发现一个孩子的创新作品或创新玩法,在点评时展示交流、分享成绩的一种方式。主要通过展示孩子的作品,或者让孩子在公共场合再次介绍和演示自己尝试过的方法和过程,让孩子自我介绍互动,分享成功的快乐,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成功感,鼓励孩子大胆创新,发展孩子的个性和创新能力。例如艺术领域或建筑领域的作品的展览和介绍。

3.探索主题法:围绕当前主题活动或半天主题活动,在区内角落投放新材料后进行讨论交流的评价方法。其特点是将区域活动的自主学习与集体活动相结合。讲评时,老师和孩子讨论正在进行的主题活动的名称;沟通一下,搞清楚哪些区域的材料发生了变化,变化了什么;根据主题内容讨论这些资料可以开展哪些探索活动等。,激发孩子探索主题奥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六,尊重个体差异,把评论的范围和方面结合起来。

根据评价对象的不同,评价的范围大致可以分为三种:个性化评价、群体化评价和集体化评价。个性化评价是“逐点论证”,群体评价和集体化评价都是“逐点论证”。

三种评语在运用中应注意的策略。不同的评价方法适用于特定的场合。个别化评价侧重于孩子的个体进步,宜采用激励法进行点评。同时也不要忘记为孩子的进一步提高指明方向,而不是简单的说“你很棒,那很好。”当区域小组活动出现操作性问题,急需解决时,就是利用小组评价的好机会。教师提供脚手架,引导幼儿在小组中一步步讨论当前的问题,让幼儿在思维碰撞中提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进一步实践探索,从而促进幼儿在小组中的共同活动扩大。当孩子在活动中出现不能马上解决的典型问题时,当孩子在活动中出现有价值的操作亮点时,当孩子出现一些共性问题时,就需要在活动后组织集体点评。

综上所述,我们对评论区域活动的探索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会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完善和总结。在评价中学习,在学习中评价,提高区域评价的效率,使区域评价活动成为区域学习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优化区域活动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