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还有几个君主制国家?

君主国的历史非常悠久,迄今已有数千年。但随着时代的发展,18世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以前遍布世界的君主制国家,到现在只剩下几十个,其中亚洲有科威特、约旦、阿曼、卡塔尔、巴林、沙特阿拉伯、柬埔寨、不丹、尼泊尔、日本、泰国、文莱等;欧洲有英国、卢森堡、挪威、瑞典、西班牙、丹麦、荷兰、比利时、摩纳哥、列支敦士登等;非洲有摩洛哥、莱索托、斯威士兰;大洋洲和美洲还有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十几个英联邦成员国也实行君主制。

君主制在历史上有过不同的类型,如西欧封建社会早期,由于地方割据势力强大而出现了国王的行政权力有限的贵族君主制;后来,在反对封建割据的斗争过程中,欧洲出现了等级君主制,其特征是国王通过召开等级代表会议来寻求民众的支持。当然,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的封建制国家,最典型、最主要的政体仍是专制君主制。虽然在不同国家,专制君主制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但其核心思想却是相同的,即认为君权神授,国王或皇帝的权力至高无上。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人民民主意识的增强,君主专制制度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障碍,人们要求推翻或变革专制君主制。1688年英国的“光荣革命”,标志着君主制的历史命运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此后,在大多数国家里,人民民主取代了君主专制,平等自由战胜了阶级特权。只有少数国家仍然保持着君主立宪制。

在君主立宪政体下,君主的权力不是无限的,而是受到了宪法和议会的限制,但在不同情况下君主的权力仍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按照君主掌握权力的大小,当代世界的君主立宪制一般可以分为两种形式:二元君主制与议会君主制。

二元君主制的主要特征是,君主的权力虽然受到宪法和议会的限制,但国家实际权力并不掌握在议会手中,而是由君主以及君主亲近的少数人控制。政府内阁是君主行使行政权的机构,内阁首相的任命、内阁的去留由君主决定。此外,为了有效地控制议会,君主可以任命或者指定部分议员。目前还保留这种制度的只有极少数国家,例如约旦、尼泊尔、不丹、文莱、汤加、摩洛哥、斯威士兰等。

今天大多数君主制国家实行的是议会君主制。议会是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君主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其职责多是礼仪性的。内阁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议会拥有最高立法权,政府向议会负责。政府内阁如果得不到议会多数的信任,就会出现政府总辞职或解散议会、重新进行大选的情况。君主一般只承担礼仪性的职责,比如签署法律、主持集会、出席公众仪式、作为国家元首出访等。在有的国家,君主甚至没有这种形式上的权力,而仅仅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像瑞典和荷兰的国王,不仅不能挑选政府首脑,而且完全不能干预政府的工作,他们甚至要与普通公民一样纳税。

英国是最早实行议会君主制的国家。从法律上看,英王可以说是英国权力的最大统治者。但是,实际上英王早已成为“临朝而不理政”的人物。法律赋予英王的权力,都必须经由内阁和议会行使。这种制度后来逐渐扩展到欧洲大陆。到19世纪末,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比利时、瑞典、挪威等也先后采用议会君主制。二战后迄今,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毛里求斯、牙买加等大多数英联邦成员国,以及日本、泰国、西萨摩亚、莱索托等国都实行了这种政体。

客观地说,君主制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积极的作用,推动了文明的发展和民族国家的形成。在今天,君主及其王室成员们虽然因为享有的特权、奢华的生活、庞大的财富而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有时甚至成为人们抨击的对象,但在另一些人看来,君主是民族团结的象征和维系社会的力量,这是直到今天它们还未被彻底送进历史博物馆的原因。